先是在《金曲捞》节目,后来又发了微博,于是,“王杰无预警宣布退出歌坛”这个事件,很快就上了微博热搜榜,并且成了近段时间华语乐坛的头等大事,风头甚至还超过了最近的台湾金曲奖颁奖礼。
不认识你的也可以黑你
像王杰这个级别的歌手,突然间说要退出歌坛,理所当然地出现了一些致敬、怀念和回顾的声音。但和同时期的殿堂级歌手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王杰宣布退出歌坛,迎来了大量的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文字更是有不少。毕竟是曾经给予许多歌迷回忆的老歌手啊,还能不能好好欢送了?
当然,有些人对王杰的冷嘲热讽,也能够从客观上找到根源。一者是王杰确实是个“大嘴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宣布退出歌坛了,有好事的人,还把这几年王杰宣布退出歌坛的次数都一一呈现。
二来是90后或更往后的歌迷,确实已经很少知道这位曾经的忧郁王子,有小年轻说出“王杰?这人是谁啊”也并不奇怪。而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对老艺人讲情面、讲厚道的时代。即使不了解你,我也可以黑你,一旦有人起头,则汹涌而至……
不说王杰的个性如何,或者他在“英皇娱乐”时代,那个“被毒哑”的“段子”是真是假,但王杰在华语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确实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以及诸多传唱至今的作品。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人们记住一个歌手的真正原因。一个歌手让不让你喜欢,毕竟还是因为他的歌曲,而不是他的人生与性格。
八十年代末的年度垄断级别歌手
1987年,王杰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所谓出道即巅峰,说的就是王杰这样的歌手。首张专辑就获得了400多万的台湾本土销量,以及全亚洲总共1800万的销量。这还没有算上这张专辑的延伸影响力,因为专辑中的《说声珍重》,在改编成粤语版《珍重》,并由叶倩文演绎后,同样成为1990年的港乐街曲。而另一首作品《惦记这一些》改编而成的《一生何求》,更是不用多说。陈百强的演唱,香港十大中文金曲,TVB剧集《义不容情》主题曲等等标签,对于如今已是中年人的老歌迷来讲,说多了都是泪。
王杰也是继齐秦之后,又一个在中国内地市场形成年度垄断的港台歌手。至少在1988年和1989年,王杰非常完美地继承了齐秦的“狼”效应,成为又一位来自港台地区的全民级偶像。此后,虽然王杰的风光渐渐被“小虎队”、童安格、周华健等歌手取代,但九十年代以后的内地乐坛,因为开始真正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像曾经的邓丽君、刘文正、费翔、齐秦、王杰那样,在一个时间点处处都是一种声音的现象,也就慢慢消失了。
但王杰并没有赶上好时候。他的成名之作《一场游戏一场梦》直到专辑推出两年多后,才被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进口,不菲的价格,再加上时间延迟太久,实际上已经错过了官方渠道传播的最佳时机。不过,好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在1989年,从台湾“飞碟唱片”同步引进了王杰的第三张专辑《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但这时候王杰在中国内地的热潮,其实也已经稍有降温了。
没有了官方渠道的传播,王杰的歌曲主要只能是在调频立体声电台、拷带等形式不断相传。但同样不可忘记的是在那个时代,还有一种歌手叫导唱歌手。屠洪刚模仿齐秦、高枫模仿童安格、那英以苏丙之名模仿苏芮等等,都是一种遥远甚至快乐的记忆。而传播王杰的,则是一位名叫WAN JIAN的歌手,以及一张名为《重点提名》的专辑。
很多人直到很久后,才发现《重点提名》这张专辑,虽然封面上是王杰本人,但里面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王杰本人唱的,因为WAN JIAN这个拼音,很容易被误导成WAN JIE。再加上在听到原版的王杰歌声之前,没有什么对比,所以也将错就错地学唱了《一场游戏一场梦》、《惦记着一些》、《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和《少年的心》等歌曲。此后虽然被揭穿此WAN JIAN非彼王杰,但依然还是有人好奇,这个模仿王杰的WAN JIAN是谁?而答案,至今仍然是个谜。
他的歌始于情也止于情
王杰有着坎坷的经历,当时的“飞碟唱片”,也恰如其分地将这种坎坷与沧桑,以包装的方式融入到王杰的唱片里。尤其是那个半遮着脸,几乎完全采用暗色系的封面,更是非常好地体现出王杰忧郁,甚至阴郁的音乐特质。
无论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还是《安妮》,无论是《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还是《忘了你忘了我》,王杰的歌曲主题,往往是一次次分手、一次次情伤,甚至是一次次别离和死亡。说来如此反讽,原本以为流行音乐只是歌舞升平、皆大欢喜,但在习惯了这样的套路之后,很多人慢慢喜欢一种更真实的声音,比如王杰歌声里那种不标准的普通话咬字,比如他歌词里那种扎心的场景。人有时候在孤独时,就是需要一种受虐的歌声,用来止痛、用来疗伤,也用来当成情绪释放的出口,而王杰的歌声在那个时代,恰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王杰的歌曲,始于情也止于情。这让他的歌声很容易打动人,也慢慢会因为歌曲题材的单一,让人产生一种审美疲劳,这甚至也是王杰后期陷入创作枯竭的原因,因为好旋律已经被早年的自己写完了。
与此同时,王杰从第四张专辑《孤星》开始,也陷入了“忧郁王子”这个形象的束缚,无论是选曲还是唱法,基本延续了前三张专辑的基调。虽然后来转投“波丽佳丽”和“英皇娱乐”后,王杰的音乐风格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对于大市场来讲,这种变化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没有人再关心,于是王杰这个名字,也就慢慢从华语乐坛的主流淡出了。
当然,对于很多歌迷来讲,王杰毕竟是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即使王杰自己在微博上说“失去的嗓音已经失去了,就像光阴逝去岂能再回?”但逝去的光阴虽然找不回,歌声却永远不会逝去。
即使有些听着王杰歌曲长大的歌迷,看到王杰依然浪子的身世,会有一种怜悯与同情,就如同有人对坐地铁和吃面的窦唯会投射一种同情的目光一样,但音乐终究是去人格化的产物。离歌手太近,知道的故事太多,反而离纯粹的音乐更远。有时候,我们只需要被音乐感动,就够了。
王杰后来在音乐上的停滞,其实也和两个人的离开有关:一个是已经逝世的编曲大师陈志远,包括《一场游戏一场梦》在内王杰早期的经典专辑,都是由陈志远编曲并弹奏键盘的。另一个则是一直被传闻“逝世”的王文清,他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等歌曲的作者,可以说是早期王杰成功的重要幕后音乐人。而王文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就淡出了乐坛,如今在台中市的媒公寓大厦管理会任职,并且断绝了与乐坛的联系。其实,如果想要和王杰告别,更应该和王文清道声迟到的珍重。
无论是道别还是再见,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谁说不是呢!
(编辑: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