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男孩》尚未上画,先行的《小苹果》已然攻陷全国各大广场,成为跳舞大妈们的精选曲目,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夏神曲之冠。神曲年年有,近年特别多,有理没理都叫神曲——这里,神曲是红的代名词,很多音乐人甚至直接开始按神曲模式制作音乐。
这样的盛况其实多年前就有,只是彼时神曲这个词还没诞生——那时叫网络歌曲,多少带点儿鄙夷。代表作包括《2002年的第一场雪》、《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等。它们与一般流行歌的打歌途径大不相同,不派台不打榜(有的即便派了也没用,因为主流媒体嫌Low不予报道),一心针对目标人群。
发廊、彩铃、QQ、超市卖场成了“网络神曲”的另类战场,诞生了多少奇迹:有人在此闷声发大财,走红后到二三线城市大肆走穴掘金,一首歌吃足十年;有的得以挤进主流乐坛,成了“流行金曲”。
神曲被赋予新定义,应从龚琳娜的《忐忑》开始。这首先锋的艺术歌曲,因为太过“奇怪”,被大众解读成“搞怪”,加上演唱者夸张的表情,终于得以大肆传播。
和主流音乐一样,神曲的风格会随着时代而演变。早年神曲偏重于情歌:《第一场雪》卖的是乡愁情怀,《黑色香水》延续了《味道》的苦情;如今则偏重于电音洗脑舞曲,《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通过广场舞的传播,占据有利地形——这个趋势甚至在近期大热的张惠妹新专辑中也能听到,《跳进来》、《BootyCall》、《前进乌托邦》都有着洗脑的企图,能否封神?有待观望。
筷子兄弟的成名作《老男孩》是有情怀的,来到《小苹果》就赤裸裸地低龄化了,因为现今的网民主体已经转移到“90后”了。某网总裁甚至“泄密”说:它非常受3岁以下小朋友的喜爱——旋律是怀旧迪厅范儿,简单易记;“裸体马赛克”式的MV借鉴了去年RobinThicke的《BlurredLines》,舞蹈请来的是鸟叔“骑马舞”的编舞;精心设计的要素们拼贴起来,加上视频网站的力推,这首神曲能不火爆么?
近期,粤语地区诞生了另一首神曲:被评为2014香港“MKPop”(旺角风)三大天团之一的广州团体拾音社,以一曲《KissKissKiss》在香港及广东地区火得一塌糊涂,甚至连容祖儿都会唱!这支歌,在制作上旋律上都优胜过《小苹果》,主创们需要的,是尽快出个国语版、拍支好玩的MV,然后,就等着在北方大热吧!
(实习编辑: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