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探讨成闹剧 删除《背影》反思抑或哗众取宠
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在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是任何时期都不会过时的”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这是江苏东海人朱自清,再现了1918年在火车站目送父亲背影离开时的一幕,之后,这一幕父子亲情,被定格成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学启蒙读本。
世纪流逝,不同年代的人都或曾读过《背影》。
浙江人丁启阵生于上世纪60年代,20多岁时读朱自清。20余年后,他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中文系老师,写下近来引发轩然大波的《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
湖南人熊良柏生于上世纪70年代,读朱自清时已是一名中文系学生。多年后,他在北京四中初中校园里,给学生们讲述《背影》中的情感故事。“《背影》已经讲给两届学生听了”。
江西人刘一静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今年9月将成为一名初中生,利用暑假预先学习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文,读到了《背影》,她说:“虽然我更喜欢郑渊洁,但这文章也挺感人。”
2010年6月24日,当《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一文开始在网上流传,一时间舆论形势近乎一边倒。
反对声音认为,该文脱离历史情景,以今人要求苛求古人,贸然颠覆经典,有哗众取宠,不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之嫌。
关乎基础教育教材中的改编问题,《背影》并不是第一个引发删改争议的。是否要将鲁迅的作品剔除出基础教材,也一度在上世纪90年代几经争议。大背景是基础教育教材改革乃至教育观念改革寻求出路的数十年历程。
教材增减名作应秉持何种原则?语文教材改革争议不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对待经典和现代,当下需要怎样的文学?这些才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吧。
(实习编辑: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