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考研、考公务员、考四六级的升温,与这些考试相关的培训也变得如火如荼。但是近来笔者却发现,面对竞争如此的考试居然还涌现出一批被称为“裸考”的学生,这些人虽然报名参考,却不买复习资料、不看书、不参加考前培训辅导,硬生生的就去参加考试。而时下这个群体壮大的趋势日渐明显,笔者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走近了这个看上去“无所畏惧”的独特群体。
●调查透视——“裸考族”众生相
现象一:“裸考”幸运儿成就“考试神话”
小陈,来自劳动关系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现在已经被录取为某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本来一心一意准备考研的他,还是在同学的怂恿下才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意外的是,他用“裸考”的方式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他也是笔者采访的20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又通过了考研初试的大学生。
谈到“裸考”的原因时,小陈说:“主要是为了多方面的准备,考研、公务员都是出路。对于本人来说,用‘裸考’方式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是件好事,毕竟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能够考上公务员已经是很不错了。但除了意外和兴奋自己也担心今后工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太年轻不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出现麻烦,也许多实践几年再考公务员可能会更好些”。
现象二: “裸考”是为了“撞大运”
很多大学生就将“裸考”视为一次撞大运,就像抽彩票一样,就算没有中奖,心态也是很平静的。
小王是一名大四毕业生,有过一次英语六级“裸考”的经历,他说“时间太紧迫了,六级考试又不能逃避,我没有固定的复习时间只能‘裸考’”。小王也认为,“裸考”不能够达到考试的效果,学习应该是系统的,备考也应该很充分。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着小王一样的经历。小龚是一位忠实的考研族,她告诉笔者:“我有两次‘裸考’的经历,都因为时间太紧迫,主要精力放在了考研上,没有太多精力顾上其他考试。”
另一位有着丰富“裸考”经历的大学生小应向笔者表示:“我有三次‘裸考’经历,其中两次是参加六级考试,还有一次是参加证劵从业资格证考试。我抱的态度是能过就过,不过下次再来,反正都走到了这一步,不考也得考。”
“裸考”只是一种侥幸心理
心理分析师李欣指出,“裸考”折射出当前学生存在着以下一些心态:首先是反映一种侥幸心理,多数“裸考”学生把考试当作撞大运;其次是懒惰的心理,比如有的学生可以连续参加5次六级考试却都“裸考”,成为了一种依赖性习惯;最后则是投机取巧的心理,考生考试的目的性很强,一些“裸考”生甚至把希望寄托在买题上。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一种明显的投机心理,如果这种风气愈发蔓延,甚至将变成一种公害。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于洪泽就指出,“这种愈演愈烈的‘裸考’现象很容易助长学生的投机心理。特别是很多‘裸考’生在最后考试的关头,试图通过找真题来通过考试。他们天真地认为某些培训机构或个人是可以透露真题的。其实这只是宣传伎俩,真正的培训一定要走到命题的前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可以保证备考的考生无论是否考上都是有所收获的,比如就公务员考试而言,行测注重的是考生的基本能力,强调其职业素质,申论侧重的是如何正确地看待事物、辨别是非。这些素质和能力对今后的工作至关重要。而‘裸考’生在这方面就没有收获。”
(实习编辑: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