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带男友来寝室”、“晚回寝室或者不回寝室要向寝室长汇报”、“每周上网不得超过10个小时,大家互相监督”……浙江大学2008级新生在学长的引导下,自发协商后制定寝室公约,自我管理、自我规范。
这项工作已列入浙江大学2008年学长辅导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准备在2008级新生中实践、推广。
大学室友有摩擦很平常
读大学时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室友。但寝室里相处不和睦也是各高校中常见的事。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观念、生活习惯等差异很大,互相不适应很正常。”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党总支书记、学园主任曾超老师从事学生工作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不合主要集中在个人卫生、作息习惯等问题上,处理不好就会引发言语冲突。”她说,作息时间不同是很常见的问题,有的同学喜欢早睡早起,有的则是夜猫子,“你既不能强求喜欢早睡的同学晚睡,也不能硬让夜猫子早睡早起。”
“还有就是个别同学卫生习惯不好,脏衣服、脏袜子不勤洗,垃圾不爱倒,产生异味,势必会让爱干净的同学不习惯,甚至反感。”
学生自发协商制定寝室公约
蓝田学园的李金林老师是在新生中倡导通过寝室公约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推动者。他说,要防止室友之间出现以上问题,在新生入学之初,就要做好工作。
浙江大学是比较早开学的学校,学生已经开始军训。李金林老师发现,一些新生听了学长谈寝室同学相处之道后,已经开始自发制定“君子协定”。很多寝室的门框旁都贴了“寝室公约”。
一些同学为保证休息时间,规定每晚11点必须上床,卧谈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一些同学为了防止同寝室的人沉迷网络,规定每周上网不得超过10小时。一些女生则规定,不得把男朋友带回寝室,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一些学生则为了鼓励互相学习,把每周五定为英语学习日,当天必须全部用英语交流。这些自我管理规范让李金林老师看到了积极意义,他准备在蓝田学园开始试行、推广。他说,他们拟定的寝室公约主要分两大块,一大块是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条款,比如管理、卫生、安全等,另一部分就是每个寝室自主规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体现寝室个性化。
“我们这个寝室公约计划已经向上级汇报,估计很快就能在全校开始推广。”他说。
(实习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