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临时设立在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受灾群众安置点里,随处可以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据介绍,该校足球场上搭建的360个帐篷里,居住着来自都江堰、汶川、映秀等地的近千名受灾群众。之后,他们将被分别安置到周边12个区(市)县。“在这里,我们感到很温暖。”午后的艳阳下,映秀受灾群众曾福祥发自内
心地说。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一些受灾群众,听他们讲述自己死里逃生的感人故事。
讲述一
400名大学生 加入临时救援队
“他们的义举太让人感动了!”身上挂着“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抗震救灾总指挥”牌子的刘川红着眼圈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该校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曾相均在得知新建小学的教学楼垮塌、多名学生被埋后,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先于救援部队跑到新建小学,“当时他没有任何的工具,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搜寻孩子的身影。”说起曾相均,刘川不由得感叹道。
由于个人力量有限,曾相均急忙赶回学校,号召同学共同去现场抢救更多孩子的生命,川农大400多名同学当即响应,加入了这支临时救援队伍,其中还有不少女生。“大家都不顾自己的安全,为着同一个目的拼尽全力”,当时参与救援的女大学生李明说,“一直到天色暗下来无法工作,我们这只救援队伍才停工。”学生的救助还是有成效,“仅曾相均一人就救出5个孩子,其中3个最终活了下来。”刘川介绍道。
讲述二
送餐志愿者 原来也是灾民
“开饭了!大家快过来吃啊!”中午12时10分,四川农业大学操场上传来阵阵叫喊声。伴随着锅碗瓢盆的敲打声,从远处开来了一辆农用小卡车,车上站着5个妇女,正在给闻声赶来的群众舀饭、舀菜。“要几碗?一碗够不够哦,我给你多打点。”王小英一边说一边麻利地给前来吃饭的群众分发筷子,“就是怕他们吃不饱、吃不好,这些可都是劫后余生的人啊!”小王说。记者看到,车上装着3大桶菜,有腊肉白菜、黄瓜肉片以及素炒空心菜。
开车的师傅万原春告诉记者,他们一行7人来自都江堰翠月湖镇永兴村11组,自从地震发生后,就自发每天中午、晚上跑两趟到这里免费给受灾群众送饭。“因为晓得这里是都江堰最大的灾民集中点,所以专门跑到这里来给他们送饭。虽然来回一趟要2个多小时,但看到大家满足地吃饭就觉得很高兴。”万原春师傅还说,他的老家翠月湖镇邻近青城山,也被地震波动,他家的老宅子的瓦片落下不少,墙壁也裂了,“但和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相比,我们这点损失微不足道。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我觉得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所以专程送来了这些吃的。”
讲述三
婆婆被吓傻 七旬老伴背起她逃命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足球场上,太婆李银芳端着一碗绿豆稀饭,筷子不停在碗里搅动,却始终没咽下一口。“地震时,她受到惊吓,神智已经不太清楚了。”老伴姜德福看着脸颊凹陷的妻子,满脸心疼。“地震那天,我和老伴儿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感到一阵天崩地陷,我连鞋都没穿就往外跑。”姜德福回忆说,他跑到楼梯口回头一看,老伴儿李银芳还没跟上来,就立马调转身,逆着逃生的人流再次回到家中。“我看见她在房间里打转,就拉住她往门外拖,没想到她竟甩脱了我的手。”此时,墙体已经开始脱落,砖块、石头也不停往下掉,老伴儿却索性蹲了下去,并死死抓住桌脚。“我心一横,一把背起她就往外跑。”事后姜德福都很惊异自己是哪里来的力量,他毕竟已是70岁的老人了。
“我们结婚50多年了,感情一直很好,我肯定不会丢下她独自逃生。”姜德福说,他20岁的时候娶了李银芳,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吃饭。”李银芳突然向记者指了指手中的饭碗。“你个人慢慢吃哈。”姜德福爱怜地对妻子说。
记者手记
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战胜!
毁灭总比建设来得容易。12日的轰然一震,一座座建筑顷刻间夷为平地。昨日,记者来到震灾后的都江堰,看到厚重的预制板、层层叠叠的钢筋堆砌在残垣断壁之间,街道两旁祭祀的香烛、悼念的鲜花述说着对遇难者的哀思。 距离12日已经5天了,人们已渐渐恢复了平静。采访时,不断有人给记者讲述自己的获救经过,讲述自己的感恩心情。当记者站在街头,望着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不禁感慨:从这里走出来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呢?(
(实习编辑:郭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