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资讯 高校精英 高校艺术馆 展演活动 艺术高考 走进名家 院校之窗 初露锋芒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考人的北漂生活

2008-01-26 02:43:2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北京,拥有全国最顶尖的艺术师资和最为知名的高等艺术院校,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艺术考生。由于录取名额有限,他们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梦圆京城,大部分将成为“陪考”。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刻苦求学的精神,仍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一个艺术考生的日程表

  AM 6:30 被闹钟叫醒起床洗漱

  7:00 从魏公村开始骑车出门

  8:30 到达位于陶然亭的画室开始学画

  12:30 下楼吃午饭

  PM 1:00 准时开始学画练习素描或水粉

  6:00 下楼吃晚饭

  7:00 继续练习画画由老师评画或介绍名画

  11:00 收拾东西回家

  12:30 到家

  1:00 收拾完毕进入梦乡

  这就是周乐每天的生活安排,像这种“熬人”的日子她已经坚持了2个多月。作为一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她对已经和即将到来的考试既紧张又期待。

  周乐说,为了让她出来学画,家里经济几乎透支了,所以她很注意,从不随便乱花钱。有时候中午那顿饭能省就省了。晚上画得晚了,就一个人骑车回家。

  像周乐这样的学生这个画室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经同学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其中很多人来自同一所学校,二十几个人吃在一起、学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大家庭。白天,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间里学画,中午一起下楼吃碗面或买两个馅饼充饥。在这种“熬人”的日子里,他们艰苦但快乐地生活着。

  因为压力大,班上的同学即使是上课,兜里也要揣着药瓶。有些体质弱的,维生素一类的药也不离身,一觉得不舒服就赶紧吃药。现在这个阶段,要和时间赛跑,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咬牙坚持。

  学生们的认真感动了画室的老师。老师说,有时候他已经睡下了,学生会跑到房间,掀开被子来问绘画中的问题。这些孩子非常努力,所以进步都很快,他对他们充满信心。

  最大娱乐是睡觉

  为了考上心目中的美术专业,很多外地考生放弃高三文化课,来京上辅导班。

  一个叫付仁艺的男孩子在和记者聊天时说:“我回到家里,总是倒头就睡觉。有一次实在太疲倦了,在浴缸里睡着了。每天早上,不上闹钟是起不来的,上一个都不够,要上二三个才行。”

  张志东也是其中一员。张志东一年前只身来北京拜师。除学画外,他连吃饭、睡觉都是在辅导班里度过的。张志东一天的时间是这么分配的:4—8小时睡觉,1个小时吃饭,其余的时间画画。晚上画累了,实在困得不行了,在画室的地板上铺条褥子,倒头就睡。第二天清早醒了,褥子卷到一边,抓起笔继续画。

  吃饭也简单。画板搁在凳子上,就成了饭桌。常常不吃早饭。午饭自己动手,在辅导班的厨房里炒点菜,拿手的是西红柿炒鸡蛋。晚饭出去买点大饼、包子充饥。

  这样平均下来,张志东一天能画三、四幅画,相当于以往一周的出画量。“只能玩命画,只能不断提高。”张志东说。来北京后,他发现学习机会固然多了,竞争压力也更大。“考艺术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今年,因为明年开始要考数学,难度加大,好多人都拼了命要在今年考上。”

  不过,高强度作画也落下不少毛病。睡眠不足导致抵抗力下降,稍不注意,就感冒咳嗽。现在这个一米八的小伙子身上长期备着药,感冒药、咳嗽药、抗疲劳药……一点儿都不马虎。

  出来快一年了,张志东越来越想家:“想家想得不行就打电话,要不就买两瓶酒灌灌。”估计要等到3月底,北京的专业测试结束,张志东才能回家参加高考。如果专业测试没通过,他就继续留在北京一年。不过,张志东已开始担心高考问题:“高三整整一年都在北京,天天画画,压根没看书的时间。高考可是个难题。”

  眼下快到春节,张志东计划和老乡一起找个小馆子好好吃上一顿,算是在北京过年。另外,就是好好睡上一觉。

[NextPage]


  不知如何选辅导

  艺术类考生考前补习专业课已经是考生们共同的做法,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美术类辅导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据行内人猜测,目前北京约有数百家辅导班,其中多数没有正规办学执照。如国内知名的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附近都有许多高考美术专业辅导班,不但教学水平不一,管理存在漏洞,而且在招生中虚假宣传,有打着高校名义欺骗考生之嫌。

  面对形形色色的美术辅导班,不仅外地考生一脸茫然,北京考生和家长也搞不清楚辅导班的优劣。

  一个叫周稷的学生今年是第三年考美术专业了,他说自己前两年上辅导班没学到东西,老师在班里就是晃晃,根本不可能指导到每个人。今年,他打定主意选择一个人数少的辅导班。

  刚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川楠(化名)介绍说,他参加高考时是实用美术学校学生,也参加过辅导班。中学美术教学与高考不衔接,考生必须参加专业辅导班,不少人看到了其中的利润,就把办美术辅导班当成回报率高的投资,甚至有做IT的把钱投到这里。在美术学院附近有房子的居民,请几个美院的大学生当老师,也办起班来。

  为了省钱去“蹭学”

  有人说,艺术类考生是用钱“堆”出来的,事实也如此。仅考前辅导班一项,考生每月的开销就在1000元以上。为省钱,一些“精明”的考生利用免费试听的机会,到各个辅导班“蹭学”应试技巧。

  当小江拿起画笔,决定走上美术求学的道路时,家里的钱袋就像破了个窟窿,各种开销不断:每月近100元的纸笔费、每月100余元的颜料费、每周300元的美术家教费、动辄百元一本的书本费……自初中到现在,学画6年,费用已近5万元。

  上辅导班时,小江决定为家里省笔钱,加入了“蹭学族”。所谓“蹭学”,就是找到辅导班的老师,说报名前希望先免费试听一两节课。辅导班老师为吸引学生,不仅答应免费试听的要求,还会在试听过程中卖力教授,认真回答试听者的问题,以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样,偷学者不花一分钱就上了一堂高质量的辅导课,自己的疑问也得到免费解答。

  小江有一帮“蹭学盟友”,他们采取成拨蹭学,四处出击的做法。每人分工,到不同的辅导班“免费试听”,回来后一帮人汇总,一边作画一边交流“蹭学”心得。中央美术学院附近聚集了200多家辅导班,不少辅导班为招徕生源,承诺交费前可免费试听,为小江等人提供了大量的蹭学机会。每月的辅导班费用就这么省下来了。

  眼下,北京进入高校艺术类专业测试的“高峰期”。小江又多出一笔费用:报考费。小江排了一张时间表,发现2月份只有一天空闲,其余每天至少有一所学校开考。如果一一考下来,按每天一所学校200元计算,仅报名报考费的支出就高达5000多元。“有的学生家境富裕,愿意出这五千块钱,全都考一遍。一来增加‘命中率’,二来累积‘经验值’。如果没考中,就权当练手。”小江说,“不过,普遍的做法是有所侧重,花上2000块钱,报考十一二所学校。”

  小江打算只报考中意的4—5所学校,将报考费控制在1000元以内。“现在必须能省则省。如果今年考上了,大学美术专业一年学费上万。如果考不上,又是一轮备考。”

  妈妈反对也学艺术

  采访中,记者发现,艺术考生的家长中有两个极端:其一,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操纵惯性,他们对艺术类专业没有太多的了解,往往是出于盲从、随大流让孩子学艺术;其二,也有些家长对艺术专业存在着偏见,总觉着是“歪门邪道”,不如普通专业有前途。不论哪种,这些家长和孩子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周乐最大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但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她无奈地说:“我妈妈认为服装设计就是当裁缝的,没什么前途。我们两代人之间的想法实在太难沟通了。但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如果真的考上了,我会去说服我妈,她应该可以理解我。”

  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选择还是表示支持和尊重。一位外地考生家长不远千里赶到北京,为的是替孩子参加北京市艺术类招生咨询会。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绘画,“既然她有这个天分,作为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一定会尊重她自己的选择,毕竟是她要走的路”。

  平静心态对竞争

  表面看来,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似乎是一条高考升学的捷径。其实,艺术类考生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接受更残酷的竞争。他们不仅要经过专业课一试、二试、三试,还要通过文化课考试,才有可能真正踏进高校大门。许多专业报名录取比例都在1:10以上,1个录取名额有10个人竞争,最热门的专业甚至上百人竞争1个招生名额。

  面对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些艺术考生的心态却很平静,许多人对于未来的生活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王皓对未来的规划是做一名舞台设计师,他告诉记者,每个学艺术的人选择的人生道路都不尽相同,其间落差可能很大,选择时应该更慎重一些。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个人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

   陆恩中谈到,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2008年奥运会,相信到时候会有更多机会。即使考不上,也不会放弃绘画这条道路,毕竟已经学了这么久了。记者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从小就开始学画的,初中、高中上的也是美术特长班,画画已经在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

  考生自白:学艺术不是捷径

  有人认为,高考选择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都是文化课不行才退而求其次学艺术。然而,艺术类考生说:学艺术不是钻空子,我们付出得更多。

  吕晶一个来自辽宁的女生,“社会上对艺术类考生有不少误解,拿艺术考生和普通考生一比较,就知道学艺术付出的太多了。普通学生就学几门文化课,学生跟着老师按部就班走就行。条件好的,父母还给请家教。艺术类考生,必须自己找辅导班,找老师。外地考生来到北京没有地方住,人生地不熟。这些哪些普通高中生能经历?他们能在教室里学习,回家有父母守着,在我看来幸福死了。我们过年都不能回家”。

  王昊北京110中学高三学生,“人家考一回,我们考两回(编者注:指专业测试和文化课考试),哪一回都不能掉链子。普通高三学生最紧张的时候是在春节后,虽然假期也补课,可是他们毕竟有点时间,打打游戏,出去看看电影,同学聚在一起玩玩。我从高三上学期这些娱乐就全免了,每天就是画画,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吃饭能省则省,洗澡的时间都没有。等忙完了专业考试,又要准备文化考试了,我半年没看文化课了,你说到时候我能不拼命嘛,好不容易拿到专业证,文化成绩不过线上不了大学多冤啊。我们考艺术用的精力最少是别人的两倍”。

(编辑:萧晓)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