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外过中秋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外出工作、经商、学习,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只能在远离家的地方过一个没有家人的中秋节。
目前,中国离乡打工的农民工超过2亿人,还有成千上万没有回到家乡而到外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每年几百万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新生。在中秋来临之日,他们都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共度中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正好表达了这种节日在外的惆怅。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体验这种思家之苦。而这种思家之苦又随着环境不同、身份变化等原因而不同,一样的中秋体味出的感觉也不同。
常年在外工作的游子体味出愧疚之情。“节前,我准备给家里寄盒月饼,结果妈妈说,不用寄了,寄月饼的钱说不定比月饼还贵。可我还是寄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工作的刘女士说,“父母总是替我们想得很多。而我主要是想表达一份心意,常年在外,平常除了打打电话,很少能关心到老家的父母。”
一些初离父母的大学生则体味出几分“失落感”。今年新入学的华中师范大学湖南籍学生曹玮中秋节仍在入学军训。他说,虽然在大学里新交了许多朋友,但还是会想家。以前在家的时候,中秋节过了就过了,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可现在离家了,才真正想和家人一起过节了。
出外打工赚钱中秋不能回家的农民工体味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心。在银川市一家湘菜馆打工的湖南农民工李红说:“中秋节肯定也会想回家,可出来赚钱不容易,还是过年一起回吧,省点钱也好过年给孩子多买点礼物。”
■ 电子月饼、自制月饼增添节日乐趣
中秋前夕,重庆师范大学20岁的学生彭超给她的老师寄去了中秋礼物:一份既没有香味也不能吃的月饼——“电子月饼”。
和传统月饼相比,订做一份电子月饼显得简单快捷。只需寻找一款Flash月饼小游戏,用鼠标控制“揉面”,选择“鸡蛋”或是“豆沙”馅料,再设计一款奇形怪状的造型,最后放入“电子烤箱”中烘制。一块独一无二的“电子月饼”就此出炉,可以通过即时聊天软件或电子邮件送给朋友了。
除电子月饼之外,不少爱好烹饪的年轻人选择了自制月饼,以示对月饼昂贵市价的挑战。许多探讨月饼制作方法的文章成为了网络热帖。
今年24岁的陈欣刚便约集了朋友,搬出自家的烤炉,用面团和芝麻、葡萄干等制作月饼。尽管耗时近一个上午,烤出的月饼也状如面包,他们仍然很开心。
对于不愿呆在家过节的“80”后,在网上召集“驴友”旅行也是个新的选择。家住重庆沙坪坝区的小李在一些论坛中发帖,邀请对古生物感兴趣的朋友在中秋期间骑车出游,参观沿途几家自然博物馆。他表示,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异地工作,越是团圆的节日越要出门,免得过节时孤单。
“新事物出现得太快,现在连短信、电子贺卡都已经不算时尚了。”重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朱艺表示,“看来只要有想法,传统节日也能过出新意来。”
■ 专家呼唤传统节日的回归
“月饼的花样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但中秋节的内涵却越来越少了。”随着一年一度中秋佳节的来临,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细观每年中秋节,商家的“吆喝声”盖过了中秋节的文化味,过度的商业化炒作让传统节日的民间文化意义大幅度削弱。“黄金月饼”、“天价月饼”虽然屡屡遭到抨击,但其依然成为历年中秋节的“热门”词语。
2006年,中秋节等七大传统节日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传统节日给予保护。
时隔一年,在各大城市商场,豪华月饼仍然屡见不鲜。除了自己食用会购买简装月饼外,人们购买时也更倾向于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礼盒。中秋节关于团圆、思念的内涵正在逐步淹没在浓浓的商业氛围中。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认为,在中国的新一代群体身上已缺少以前人们在中秋节里对于祖国、民族、亲人那种深沉的感情。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可以陪着父母静静地赏月、聊天,对于传统节日认知程度的不同使传统节日的链条出现明显的‘断裂’。”
专家指出,社会整体的浮躁让人们无法静静地去体味一个节日的感觉。他认为,“传统节日的回归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
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阿里克斯(左)和丹尼娅(右)试穿中国汉服。
(编辑:萧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