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佳作导读 精彩书摘 作家言论 九零后 特别推荐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为你所累

2010-08-24 10:17:25来源:《山花》    作者:

   

作者:杨少衡

  1

  会议宣布结束,赵荣昌起身收拾桌上的笔记本。突然有一个声音招呼:“这位,赵荣昌,赵书记,你等一会儿。”

  赵荣昌不觉心里一跳。

  他没有显示出惊讶,即坐下来。他注意到身边位子上的几个人都停住了,他们跟他一样站起身收拾东西准备离会,此时不约而同,一起收了手脚。大家互相看看,脸上没有特别表情,却是这种毫无表情显出了异样和紧张。

  “其他人走吧。”台上的声音再起,是谭华。

  赵荣昌心里浮出一丝不安。他回过头,身后位子上,池长庚大睁两眼正看着他。

  池长庚是赵荣昌的下级,副书记兼副市长。省里通知各市书记、市长到会,池长庚本不属与会对象。由于市长黄仁德因出国缺席,才由池长庚代为与会。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插曲:昨天省里下达紧急通知,召集开会,因黄仁德外出,本市可以与会对象仅赵荣昌一人。赵荣昌心细,交代市委办将黄仁德不能出席的情况正式报告省里,请示是否需要另派人参加。省里很快答复:按通知要求,不需要另派,赵荣昌到会即可。不料仅过半小时又做了第二次通知,告称经领导决定,要求本市另派一位负责同志代替黄仁德出席会议。

  池长庚挺意外,接通知后曾特地打电话问赵荣昌:“他们没搞错吧?”

  赵荣昌不多说:“通知去就去。”

  “这太破例了。”

  “领导破例重视,不好吗?”

  “可他妈不凑巧。”

  池长庚是老资格市领导,说话爽快。他在本市分管的事不少,其中有一项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明天恰有一个全市综治工作会议,池长庚是主角,有一个讲话。因此一接到开会通知,他觉得麻烦,跟他的工作安排冲突了。

  “跑省城就是去凑个数,陪个会,用得着我吗?”他说,“赵书记回来传达一下不就行了?”

  赵荣昌让池长庚自己去把工作安排清楚,综治会的讲稿可以请一位副市长去念一念,具体事情让政法委处理,其他的不要多说。省里明确通知,再有天大的事情,该凑数就去凑数,该陪会就去陪会。

  “上头也真是,当官一张嘴,当兵跑断腿。”池长庚发牢骚。

  赵荣昌批评:“你是哪个大兵?”

  池长庚笑,说自己这张嘴会冒泡,不怕皇帝,只怕现管赵书记。

  赵荣昌对池长庚说,省里通知池长庚与会不会没有缘故。不必费心瞎猜,去了自然知道。从两次通知变化的过程看,最后决定让池长庚到会应当是主要领导的意见,所以池长庚要认真对待,别乱冒泡。四个车轮子加上高速公路,几个小时路途,行车注意安全,池副书记的两条腿跑不断。

  “行,这就放心了。”池长庚还开玩笑,“赵书记清楚,我腿脚不好,痛风。”

  “这个你自己注意,少吃海鲜,别喝啤酒。”[NextPage]

  他们昨晚赶到,今天一起到了会场。池长庚坐在赵荣昌的后边,会场座位的第二排,这是市长们的位子。赵荣昌坐第一排,这一排一溜十几个位子,坐的都是赵荣昌这个级别的书记,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坐在会场后边的是省直各部门的厅长主任们。当天有劳各位领导共同参加,特别是让池长庚放下手头事务,跑断腿从下边赶来陪的这个紧急会议比较特殊,主题单一,就是传达刚刚开过的中央一个重要会议精神。对赵荣昌等官员而言,今天会议之特殊还在于这是谭华首次出面把他们召集过来开会,谭华是新任省委书记,上任才一个星期。

  谭华是从邻省调过来的,在那边任省长,过来当书记。本省原书记则荣调中直任职。新来的谭书记是少壮派,年富力强,经历颇多,在中央部门和地方上都工作过。他的记忆力显然超强,新任伊始,大半个会场都是陌生面孔,特别是坐在台下的属下官员,大都与他还没有直接接触交往,这种情况下要记住一个人不是太容易,哪想到他居然就记住了赵荣昌。在此之前赵荣昌跟他只见过一次面,是一星期前,谭华到任时非常简短的见面会上,当时全省各市的主官也都被召来开会,那种场合还轮不到赵荣昌这一级官员去跟领导握手并做自我介绍,因此那一面见得只能算是似有非无。直到今天会议开始前,赵荣昌才跟谭华有了一次接触:当时谭华走过台下前排,与市委书记们一一握手,省长在一旁简要介绍,时间非常短暂,赵荣昌跟谭华握手时,注意到谭书记眼睛盯着他看,眼神有些特别。省长介绍后,赵荣昌问候了一句“谭书记好。”对方点了下头,没说话,整个过程不超过五秒钟。

  此刻会议结束,赵荣昌准备起身离开,新书记忽然发话,称了赵荣昌的职务,还叫出他的名字,让他等一会儿。这情形很奇怪,不在于新书记记性多好,在于时间场合很让人意外。新书记到位不久,头一回把大家叫过来开会布置工作,确在百忙之初,事情多了去啦,找下级市里官员聊聊情况问问事情的时候还不到,远着呢。这种时候突然点名,留下一个赵荣昌,肯定有些特殊事项。

  那会是什么呢?不知道。不说赵荣昌自己诧异,身边各位同僚,还有身后的池长庚也一样,一时都感惊奇,隐隐约约,还有一种紧张。因为似乎不是好事。

  赵荣昌没表现出异常,回头跟池长庚交代了一句话。

  “在外边等我会儿。”

  池长庚喜欢冒泡,这个时候却不敢多出一声,只点了点头。

  赵荣昌站起身,身边其他人都走开了。台上省领导们陪着谭华从主席台上走下来,赵荣昌站直身子,看着领导们从身边走过。谭华经过时,对着赵荣昌指了一下,不动声色说了一句:“到那边去。”

  他指着会场主席台边的一扇门。门里边是会场休息室,领导们进主席台前,通常会提前集中到休息室,时间到了才从那扇门出来,依序走到主席台各自座位。赵荣昌很了解该休息室的功能,他大学毕业后进了省政府机关,干了近二十年,从科员一直到副秘书长,这里的一切于他再熟悉不过。谭华让他到会场休息室是什么意思?难道谭华另有要事,让他在那里等候,回头再跟他谈?

  赵荣昌没有耽搁,离开座位上了主席台,推开门走进休息室去。一进门他就明白了,原来不是谭华要于百忙中抓紧时间与他谈话,人家只是抓紧时间,拨冗做出相应安排,他不可能回过头来再与赵荣昌握手谈话了。

  休息室里有人,在那里等着赵荣昌。共四个人,赵荣昌只认识其中一位,是林群志,省纪委副书记。其他三人里,一位是省纪委的副处长,两位来自北京。

  “我们办323案件。”林群志介绍。

  赵荣昌问:“需要我做什么?”

  他们要问一些问题,请赵荣昌配合查案。林群志说明,他们找赵荣昌是经省委同意的。谭华书记到位不久,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会后即亲自交代赵荣昌留下来,可见高度重视相关案件的调查办理。

  赵荣昌说:“我得打个电话。”

  他向林群志等几人说明:跟他一起来省里开会的池长庚还在会场外等候,准备与他一起返回。他需要跟池长庚交代一些工作。[NextPage]

  林群志说:“打吧。”

  赵荣昌拿出手机,拨通池长庚。

  “你先回去吧。”赵荣昌交代,“我这里有些事情,看来一时走不了。”

  池长庚说:“本来就不该走。”

  他的意思是,赵荣昌家在省城,从市里到省城开会,此刻已是黄昏,应该回家去看看。池长庚在电话里打趣,说再怎么工作忙,不差一晚,老婆不能不管。都什么时代了,不可以过家门而不入。回家睡一觉,明天再走不迟。

  赵荣昌笑一笑:“好啊,谢谢。”

  他告诉池长庚,省里这边的事情只怕得多用些时间,今天谭书记在会上要求各地回去后迅速在班子成员中传达,这件事不能拖,池长庚赶紧安排一下,明天召集几套班子领导,按要求传达今天会议精神。此刻任务只能交给池长庚,因为他本人暂时回不去,市长还在国外,池长庚是副书记,要顶起来。

  “这这这说的什么?”池长庚一时口吃。

  “没什么。”赵荣昌平静道,“没事。”

  “赵书记真的,没事?”

  赵荣昌笑笑:“有事打电话吧。”

  他还另做了一个交代:到省里开会之前,气象局送来一份气象分析资料,他注意到有一个台风正经过菲律宾一带,目前台风未来走向还不明朗,他担心有可能正面袭击本省本市。虽然上级还未发布预警,市里还宜早做防范,请池长庚回去先行部署。

  池长庚说:“我知道了。”

  赵荣昌挂断电话。

  这时候他心里清楚了。省里为什么破例通知池长庚前来与会?原来因为这个:赵荣昌将于会后被留下来,如果不通知池长庚与会,本市将没有人及时回去传达,做出相应工作安排。新任省委书记真是力度强大,动作迅猛,刚刚到任,一点时间也不耽搁,显然已经直接过问了当前本省的一个重大事项。

  赵荣昌猜得出这是个什么事项。

  交代完工作上的急事,赵荣昌对林群志说:“我还得给家里说一声。”

  林群志点了点头。

  赵荣昌给妻子去了一个电话,妻子已经下班,在家里。

  “晚上不能回家吃饭了。”赵荣昌告诉她,“有些事情。”

  妻子没感觉出异样,赵荣昌在省城事情多,同事朋友熟人也多,每次从下边回到省城都像打仗似的,这里跑那里走,在家时间不多,在家吃饭的机会尤其不多。

  “别弄太晚,早点回来吧。”她只说了一句。[NextPage]

  赵荣昌说晚上可能回不去,看事情办得怎么样。

  “什么大事啊?”

  赵荣昌笑笑:“也没什么。”

  他交代了一件事:家中储藏室的柜子里有一箱云山雾,让她找出来,交给小刘。

  “我不能去,让他办吧。”他说。

  妻子这才显出疑惑。

  “你怎么啦?”

  “没事,以后再说。”

  挂断电话,林群志在一旁问了一句:“什么云山雾?”

  赵荣昌笑了笑:“是我们那里的一种茶。便宜,质量不错。”

  手机铃又响了。赵荣昌看了一眼手机显示屏,习惯地立刻按了接听键,这才想起情况有些不一样,他抬眼看了看林群志。

  林群志问:“是谁?”

  “蔡波,蔡副市长。”

  林群志点了点头。

  蔡波在市政府里分管外经贸和开发区建设,他找赵荣昌有急事:铁道部一个检查组由一位司级官员率领,明天到达本市,视察在建铁路工程情况。客人时间安排很紧,在本市只待一天,后天一早就要离开去下一站。从当前工程和今后象山开发区需要考虑,蔡波请求赵荣昌明晚安排接待,与客人一起吃顿饭,见一见谈一谈。

  赵荣昌摇头:“真是不凑巧。”

  他告诉蔡波他有事,明天可能赶不回去。这种客人来可算天赐良机,他能见的话肯定要去见的,他去不了也不能耽误。蔡波可以马上找一下池长庚,让池出面,多叫几位领导一起陪,书记市长不在,不能以大取胜,可以以多取胜,总之要热情。

  “我们十个也不顶你一个啊。”蔡波不能接受,“书记你是什么天大的事情?真的不能赶回来一下?”

  “我要能走会待这儿吗?”

  蔡波叹气,真是不凑巧。

  “听说省城那边动静又大了。”蔡波随口说了一句,“323,夜总会那起案子。”

  赵荣昌立刻制止:“蔡波,不说这个。”

  对方察觉不对。[NextPage]

  “赵,赵书记。”如同池长庚,蔡波居然也一时口吃,“我挂,挂了?”

  “办你的事去。”

  赵荣昌关了手机,这一次比较彻底,停止通话,再按紧关机键,切断了自己与外界的无线电话联系。

  现在他必须聚精会神,面对办案人员,应对323案。

  所谓“323案”是个什么?早在谭华到来之前,该案已经运作了三个来月,省城内外早已沸沸扬扬,动静极大,如同蔡波电话里所提及。

  323是一个时间概念,指的是三月二十三日,具体说,是去年的三月二十三日。那一天省城北郊豪门夜总会发生了一起案子,事起于警方的一次行动:一队警察于午夜时分突击检查该夜总会,警察控制住夜总会大门,冲进门厅时,夜总会值班保安按响警铃,整座大楼响彻警报。

  豪门夜总会位居省城北部新区繁华地段,附近有银行大楼,大酒店、商场和高级住宅小区。夜总会占地广阔,大楼门面装修金碧辉煌,气派不凡,不负其“豪门”之名。夜总会门前有一个广场,还有一个监控严密的地下停车场,进入地下停车场的多是高级轿车,不乏奔驰、宝马新款名牌车,一旦进场,前后车牌都会给套上专用布罩,遮挡住相关车号以保护隐私。夜总会营业区域的内部监管更是严密,雇有大批安保人员,拥有一套安保应急响应机制。323当夜,警察刚刚进门,警报即四处传遍,夜总会的应急机制有效启动,警察的执法行动遭遇波折。

  有大批保安和不明身份人员涌进夜总会门厅,阻挠警察行动。有一位自称值班经理的人跑出来与警察周旋,要求警察确认身份,出示搜查证,否则不予合作。带队警官出示相关证件后,值班经理马上又拿出手机,请警察听一个电话。

  “现在不听。”带队警官警告,“告诉你们老板,今天是专项检查,别玩花招。”

  值班经理笑笑:“不是我们老板,是你们老板。”

  “谁?”

  “康局长。”

  警官接了电话。

  康局长实为副局长,任职于市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省城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由市局治安支队具体负责,为康副局长分管范围。当晚警察对豪门夜总会突然实施专项检查,这位康副局长事先居然不知道,直到行动已经开始,在夜总会门厅里,才通过夜总会值班经理的手机,与带队行动的警官对上了话。

  “是康副局长?”

  “你是谁!”

  “没听出来?是我。”

  “哎呀,怎么搞的?”

  真是怎么搞的,这下子麻烦了。

  双方都是警察,彼此认识,没有哪一方是冒牌货,不属于假冒伪劣非法忽悠产品。为什么当晚警察的执法行动,分管的康副局长却不知晓?因为双方各不相属。参与行动的是省公安厅直属警力,由省厅一位处长带队进行,省厅是上级,他们的行动不需要事前经过市局批准。由于行政区划治安责任分工,省城地面的治安执法行动通常由市局负责,省厅并不直接组织,特殊情况下省厅直接安排警力行动,通常也是省市联手,至少事前有所通气,这一次例外。[NextPage]

  “康局长什么意见?”带队的省厅处长在电话里将了一军,“命令我们撤吗?”

  康哈哈:“我有这个权吗?”

  “那行。我动手了。”

  “省厅多少也得尊重一下市局啊。”

  “这个你跟领导去说。”处长答道,“我是奉命行事。”

  当晚康副局长是撞到了枪口上。事实上,由省厅处长带队的这次对豪门夜总会的专项突击检查,事前未曾与负直接管理责任的市局沟通,并不是哪个环节疏忽了,完全是有意绕开,特意而为。指挥这次行动的不是省厅厅长,比那还大,是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坐镇安排指挥。参与这次行动的除了本省领导和警察,还有来自北京的中央相关部门督办人员。323之夜,豪门夜总会门厅里的一场执法对峙,揭开了本省一个大案的序幕。

  豪门夜总会老板叫周兴宜,绰号“周大”,为当时省城餐饮娱乐业的老大。周兴宜本人是个很特别的人物,出身贫寒,省城近郊农家子弟,中学辍学,回家务农,打工,后来到省城,租了一个小铺面开野味餐馆,十几年时间,从一个小店开始,到经营起他的豪门帝国。这人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头脑很管用,眼光很独到,胆大心细,既有商业手段,又有笼络本事,特别热衷并擅长与官员们打交道。他开野味馆时,从结交镇街干部,工商税务人员开始,生意越做越大之后,与之来往的官员层次逐级上升,以至于如今,警察刚冲进他豪门夜总会大门,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就公然出面,可见关系网之宽阔,反应之快,影响力之不凡。此时的周兴宜已经是商界闻人,时常曝光于各种传播媒体,头上罩着许多光环,为省政协委员,省商会常务理事,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市工商联副主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还有数不清的各类头衔。但是在其餐饮娱乐帝国迅速扩张,其本人日益闪亮之际,也有大量非议在市井间在机关单位里流传,指其迅速致富的基础是非法经营,其豪门夜总会里私设赌场,提供色情服务,其一直逍遥法外的原因是头上有保护伞,他以送礼行贿等非法手段为自己在上层编织关系网,胆子特大,下手很重,敢于拿出巨款收买关键权势人物。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此人除了依靠官员强力帮助,还有更绝的一手,与黑社会相关,事实上,他本人就是省城一个黑老大,能够如此迅速扩张膨胀,没有诸多黑社会力量和手段哪有可能。

  几个月前,豪门夜总会发生了一起意外斗殴事件,有两伙社会人员在夜总会舞厅里,为给一位歌女送花而争风吃醋,口角以至群殴。打斗中有人掏出匕首乱捅,当场致两人重伤,其中一个送医院途中身亡。事发后公安部门介入查案,一直未有突破,然后有人写举报信到中纪委,称案犯是周兴宜养的黑社会打手,周兴宜为了保护自己的黑帮,动用上层关系,收买办案人员,把事情包起来,让案子不了了之。这封信引起上级领导重视,派员前来私查暗访,发现豪门夜总会确实存在涉黑、涉黄问题,决定予以彻查,因此组织了323行动。这个行动的准备和实施都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这是因为周兴宜的关系网非同寻常,信息渠道众多,省、市公安部门以往都曾对豪门夜总会实施过检查,均未能查获重要问题,从许多迹象判断,都是内部有人在行动之前及时给周兴宜通风报信,让其得以防备。因此直接指挥323行动的省领导反复强调,首要一条就是保密,参加行动人员都经过认真挑选,确保可靠,行动方案反复斟酌,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清楚,行动之前,侦察员还曾几次深入暗访,掌握夜总会重点部位。经过了多方努力,动用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终于于323当晚成功实施了对豪门夜总会的突然检查。

  警察在夜总会里查获一个地下赌场,缴获巨额赌资,被扣押的赌徒、暗娼和嫖客挤满两部大巴。夜总会里还发现毒品,涉嫌毒品交易。警察在搜索时,发现一夜总会保安人员动作可疑,盘问中该保安突然从身上拔出手枪,试图武力对抗,幸好警察早有准备,该疑犯被电棍当场击倒,武器被警察抢下。后来从夜总会里又搜出了数支枪支,以及匕首、马刀等凶器。周兴宜于当晚被警察拘捕,省城为之震动。

  这只是三月二十三日当晚发生的事情。豪门夜总会于第二天关闭,所有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人都清楚,这个案子才刚刚开始。

  323案发后大约一个月,午夜时分,赵荣昌从办公室回到宿舍,刚准备休息,一个电话打到了他的房间里。

  是赵荣昌的下属,市政法委副书记叶家福。机关里有人把叶家福戏称为“正手”,副市长蔡波则相应地被戏称为“倒手”。所谓“倒手”“正手”都是土话,即左手右手之意。其实这两人手势都一样,没有哪个是左撇子,那些人的说法只为表达一种见解:这两人分别为赵荣昌的左右手。

  “赵书记,豪门工地发生火灾。”叶家福报告。

  赵荣昌问:“什么时候?”[NextPage]

  几分钟前,消防部门接到报警,称本市西郊绕城公路出口附近一处在建工地发生火灾。消防官兵迅速行动,赶到现场,工地已经一片大火。由于是在建工地,起火的主要是建筑物四周的脚手架,还有堆积于四周的易燃建筑材料,以及工地一角的临时工棚。据消防队报告,当晚工棚里住有若干工地守护人员,起火时大都及时跑出来,火灾警报就是他们报告的。工棚里及建筑物里是否另有人员被火烧死,目前还不清楚。

  赵荣昌问:“你在哪里?”

  叶家福报告:他已经上车,准备赶往现场。

  “让车过来一下。”

  “事情我来处理吧。”

  “我去看看。”

  叶家福没再吭声。几分钟后他的车到,赵荣昌坐上车子,两人一起赶赴东郊。

  叶家福在车上汇报说,根据传回来的信息,不排除人为纵火的可能。赵荣昌没说话,一声不吭。

  这把火烧得真是时候。省城那边倒了一家豪门夜总会,逮了一个周兴宜,许多人为之惴惴不安,本市不早不晚,跟着烧了一个工地,这工地不叫别的,也叫“豪门”。两个地方两家名字相同,巧合吗?不是。本市豪门工地的老板正是周兴宜,这里原拟建设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周兴宜出事情之后,目前工地处于停建状态。

  所以叶家福要把紧急电话打到赵荣昌这里,赵荣昌则不事声张,立刻前往现场。其他地方发生这样的事不太需要在第一时间如此惊动市委书记,豪华大酒店工地不一样,除了涉及是否发生人员重大伤亡外,还因为眼下它高度敏感,一把火烧起来,此间与周兴宜的关联顿时凸显。叶家福很清楚其中利害,知道自己有必要马上报告火情。赵荣昌决定亲自前往现场,叶家福没有更多劝阻,也是同样原因。

  他们赶到工地时,工地上还是一片大火。今年上半年本地干旱少雨,火灾频繁,类似工地失火屡有发生,但是烧到这种程度的却不多见。赵荣昌在工地上重点查问人员情况,了解是否有人困在工棚里没有出来?消防队长把一个工地管理人员叫到赵荣昌面前,那人吓得脸色死白,嘴角哆嗦,什么都说不清楚。

  那时当地派出所干警已经赶到,叶家福下令干警立刻着手搞清人员情况。而后叶家福请求赵荣昌离开,现场交给他处置,有重要情况他会马上报告。赵荣昌什么都没说,上车返回。

  当晚叶家福再无电话,隔日早晨才报告,豪门工地火灾已经扑灭。经仔细核查,工地的留守人员都在,没有发现死伤与失踪。

  赵荣昌说:“好。”

  如果这一把火还烧死了几个人,那真是雪上加霜。

  当天上午,副市长蔡波赶到赵荣昌办公室。

  “这把火烧得真不是时候。”他对赵荣昌说。

  赵荣昌不谈火灾,只问蔡波:“省里有什么情况?”

  蔡波刚从省城开会返回。但是此刻赵荣昌所问,显然不是会议的情况。蔡波知道赵荣昌想了解什么。他告诉赵荣昌,他在省里开会这几天,省城上下,会里会外,到处都在热议豪门夜总会的案子。[NextPage]

  这当然不奇怪。

  省城有一则传说,讲到了323之夜周兴宜周老板的三句话。据说当晚周兴宜被警察扣留时,他问了警察一句话:“你们知道我是谁?”警察当然知道他是周兴宜周大,当天要抓的就是他。然后把周兴宜关进拘留所,他又问了一句话:“这是谁要搞我?”这个当然不必回答,动到周兴宜,来头不会小,不是中央,也是省里。最后是办案人员提审周兴宜,他再问一句话:“你们到底想搞谁?”周兴宜的意思是,想搞谁就告诉他,他愿意配合,提供材料,不必抓他审他,搞得这么麻烦。如果不告诉他准备搞谁,要求他彻底坦白交代,会怎么样?那真是没办法说,被周兴宜拉下水的官员太多了,哪里说得清楚。

  赵荣昌评说了一句:“关键不在其多。”

  据蔡波了解,此时已经有一些官员陆续落马。第一批人物是323当夜浮在面上的,包括给行动小组打电话的市公安局康副局长,还有在夜总会里被查获的人员,比较准确的消息是:已经有两个厅级,数十个处级官员当晚被现场查获,分别在夜总会里接受性服务,分别来自省直和市直权力部门。当晚虽不在现场,却在近期内出入于豪门夜总会的官员也已经被列入调查视线,据传该夜总会保留有大量监控录像资料和相关记录,调查人员从中查出了许多人员出入信息,盯住了被记录在案的一批官员,据说有若干高官。

  “据说周兴宜已经开口了。”蔡波说,“接下来会比较严重。”

  省城传闻,周兴宜涉案之初不开口,问起什么,都称记不起来,以为自己的后台很硬,他们会帮他想办法。随着案子的深入查办,他已经撑不住了,不再“知道我是谁吗?”不再对自己的保护伞抱有幻想,明白此时此刻再也没有谁有胆量、有可能出面保他,对他而言只剩下坦白交代一条路。这时候已经不可能“你们到底要搞谁?”周兴宜的记忆力需要有所恢复,想起谁就说谁,包括他的保护伞。这些人有什么事迹值得周兴宜说一说?毫无疑问,一定都是权力在握者,一定都为周兴宜提供过保护和帮助,同时也一定都从周兴宜那里得到过回报,这种回报绝对不会是一条烟两瓶酒,会是大额甚至巨额钱财。

  所以蔡波认为接下来会比较严峻。

  赵荣昌板着脸,不吭一声。

  情况果然如蔡波推测,323案滚雪球般发展,随着周兴宜记忆力的不断改善,一个又一个官员被拖入案中。一些涉案官员又交代出其他案件,323案无论横向纵向都在迅速扩展,有如当年周兴宜豪门夜总会的迅速扩张。几个月后,张同海忽然从本省电视新闻镜头里消失,323案翻开最具爆炸性的一页。

  张同海是高官,本省常务副省长,老资格重量级领导,传闻中可能接任下一任省长,现在忽然从人们视线中消失,在机关单位酒馆茶楼间引发无数议论,也为电信部门的短信服务业务创造了巨额信息流量和利润。几天后人们的传闻得到证实,张同海涉案,与323豪门夜总会相关。

  得知张同海涉案消息时,赵荣昌恰陪同省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在市境北部的象山半岛考察,随行的还有蔡波等人。考究过程中,叶家福给赵荣昌转来一条短信,报知张同海可能涉案,赵荣昌看过后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强作镇定。他与张同海关系特殊,在本省本市根本不是秘密。

  新任省委书记谭华就任,在省里紧急会议散会之际突然喊住赵荣昌,让他到台上休息室去,赵荣昌听到招呼时心里一跳,旁边与会者也都在面无表情中显出紧张。这为什么?大家心里有数,323案还在发展,新任省委书记此刻到来,肯定会强化办案力度,与张同海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此刻首当其冲。

  显然是轮到了赵荣昌。

  2

  一年多前,国庆长假期间,赵荣昌回到省城家中。节日刚过,十月二号下午,他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

  “晚上有安排吗?”来电话者问。[NextPage]

  “有啊。”

  “推掉吧。”对方道,“领导让我招呼聚一下,点你大名了。”

  赵荣昌说:“糟糕,碰上了。”

  “推不掉?”

  “再怎么也得推啊。”赵荣昌表态,“告诉领导,我没问题。”

  对方笑:“赵书记态度不错。”

  “值得学习?”

  “当然,好好学习。”

  这时他才告诉赵荣昌,领导知道赵荣昌身为市委书记,事情特别多,加上天性敬业,国庆节期间肯定不会闲着,不会窝在家里睡觉,估计叫出来吃饭都有点困难。但是无论有多少困难,今晚一定要叫上赵荣昌,告诉他,这是领导要求。

  “我要向领导报告,你的态度非常端正,不必传达领导要求,已经郑重表态。”

  赵荣昌问:“领导找我有些事情?”

  “估计有。晚上你问他吧。”

  他告诉赵荣昌,晚上聚会的时间地点他会用短信发上。

  打电话的是老朋友陈昭,现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昭和赵荣昌电话里谈论的“领导”就是张同海,彼此不需要多加说明,因为都很明白,陈昭在省政府里是跟张同海的,为领导大秘,协助工作,帮助安排,出点子当参谋。领导还配有处理具体事务的秘书,那是小秘,要听陈昭这个大秘的。陈昭与赵荣昌很熟,因为他们是前后任,赵荣昌到市里任职之前也是省政府副秘书长,也跟张同海副省长当大秘。赵荣昌调任时向张同海推荐陈昭接替,领导听了他的意见,陈昭即从办公厅副主任升任副秘书长。

  当天下午,陈昭给赵荣昌发了短信,告知了时间与地点:六点整,豪门夜总会七楼金辉厅。赵荣昌回了条短信,称知道了。

  当晚他提前十分钟到达。陈昭已经在金辉厅里张罗。这个厅位于夜总会顶楼,为其餐饮部最豪华的一个包间,包间大如舞厅,分休息区和用餐区,休息区摆有皮沙发,有如会客室,用餐区则有一张可坐二十人的大餐桌,餐桌和桌旁座椅都是红木家具,堂皇气派。包间里的装修金碧辉煌,处处考究。赵荣昌见多识广,看了也暗暗称绝。

  他问陈昭:“怎么会安排到这个地方?”

  陈昭笑笑:“有什么不好?”

  赵荣昌问:“是领导的意思吗?”

  他点点头。

  赵荣昌不说话了。

  那天在金辉厅聚会的都是熟人,厅长们主任们,身份都与赵荣昌相当,除了职务,一桌人最大共同点就是都与张同海关系密切,不是直接跟过领导,就是曾被领导慧眼看中,多方关照,一手提拔起来。张同海对这一批下属特别阳光雨露,隔一段时间总要找个机会把大家叫来聚一聚,于心照不宣之中,增强彼此的认同与关联感。[NextPage]

  他稍晚了几分钟才到达,坐下来后跟大家寒暄,还问了赵荣昌一句。

  “荣昌,今晚原本有个安排?”

  赵荣昌回答,原先约了铁路分局的人,打算一起吃饭。

  “你还不死心啊。”他笑笑。

  赵荣昌承认:“确实还想争取一下,从长远看很有必要。”

  “你就是这个样子。”领导摇头,“这个事没希望。”

  赵荣昌叹气:“我明白,您跟我说过。”

  张同海点名赵荣昌当晚一定要到,肯定有些事要交代,但是他不马上说,赵荣昌也不急着问,听其自然。当晚聚会气氛很好,领导谈笑风生,心情很舒畅,喝的是洋酒,路易十三,上万一瓶。众部下挨个儿过去给领导敬酒,一人一杯,必须喝得一滴不剩,领导只需抿上一口,这是约定俗成,然后领导回敬大家,也是一人一杯,领导喝一口,部下必须一饮而尽,这个不能含糊。

  赵荣昌敬酒时,领导问:“荣昌还能喝一点吧?”

  赵荣昌说:“喝得少了。”

  “在下边当书记,要懂得节制。”

  旁边一位厅长接口,让领导放心,赵荣昌这个人放纵不了,只会过于节制。

  “你不知道他,我知道。”领导说。

  赵荣昌低声报告:“给领导带了几盒茶,我让司机放到车上了。”

  领导问:“你那个云山雾?”

  赵荣昌点头。

  领导笑了笑:“茶不错。”

  当晚席间有个小插曲:大家敬酒聊天,气氛融洽之际,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拱手向省长问好,向各位领导问好。

  是这里的老板周兴宜,四十左右,个子不高,很结实,理个平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精明和干练。

  他问张同海:“省长,今天这酒还行吧?”

  张同海把手一比:“问他们。”

  陈昭打趣:“今天借周大老板一块宝地聚会,老板不错,很慷慨。这个路易十三瓶子肯定是真的,里边的酒我们不知道。”

  周兴宜保证此酒来历纯正,绝对不假。今天赏光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他要是误上一瓶假酒,以后哪里有脸再见省长。[NextPage]

  他跟场中每个人敬酒,看起来跟多位早是熟人,碰了杯还要客气几句。赵荣昌与他是初识,他给赵荣昌送了张名片:“请赵书记今后多关照。”

  赵荣昌点点头。

  周兴宜敬完酒就离开了。这种场合,作为此间老板他应当露一下面,对贵客表示尊重,服务周到,当然也不宜久待,毕竟大家并非一路,今天这里聚的都是重要官员,更多的还是私谊。

  吃饭时间,赵荣昌都在等张同海发话说事,领导却始终脸容安详,正襟危坐,听听这个下属家事,问问那个部下近况,没跟赵荣昌提起其他事情。

  饭后,大家乘电梯下到大堂,走出大门,领导的车已经停在门边。这时周兴宜又适时露面,在门边欢送省长,以及各位领导。

  赵荣昌与张同海在轿车边握手道别,张同海轻轻交代了一句话:“他的事你可以帮一帮。”

  赵荣昌稍一愣,随即明白:领导指了指一旁的周老板。

  “我让他自己找你去谈。”张同海补了一句。

  “领导放心,我知道了。”赵荣昌说。

  原来领导找他的事情是这个。

  领导走后,大家各自离开。周兴宜很周到,守在门边送客,欢迎各位领导再次光临。他跟赵荣昌握手时用了点劲,并没有当众说出其他台词,赵荣昌也不动声色,道别一声,什么都不提起。

  他知道这个人自会找上门来。

  长假过后,赵荣昌回到市里。周兴宜显出了足够的耐性,在搬出张同海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之后,他并没有急切跟进。过了半个月才给赵荣昌打来一个电话。

  “想去拜访一下赵书记,不知道书记什么时候有时间?”

  赵荣昌问:“周老板在省城吗?”

  不是,人家已经到了,住在市里一家外资酒店里。

  “或者晚上赏个光,请赵书记吃饭?”周兴宜邀请。

  赵荣昌告诉他不凑巧,当晚有一个接待。

  “没关系。那就明天?”

  赵荣昌让他等几分钟,回头联系。

  当天赵荣昌未外出,在办公室与干部谈话,他让秘书立刻调整时间安排,然后通知周老板,请他到办公室来。

  周兴宜给赵荣昌带来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仅从礼物本身,就可知周老板为这次见面所作的案头准备,绝非常人能比。

  这是一副楹联,装裱精细。字纸和装裱都显得古旧,不是当今作品。联面两句各五言:“世事浮云变,此心孤月明”。字体苍劲,很见笔力。[NextPage]

  赵荣昌脱口道:“真是他吗?”

  周兴宜说:“特地请专家看过,是真迹。”

  “难得啊。”

  赵荣昌相信。赝品很难出现在这种场合,而真品则可称无价。周兴宜这份见面礼掂在手上轻得不能再轻,对赵荣昌却重如泰山。

  时下有许多官员喜爱书法,擅长题词,身居重要岗位,有助结交许多书法界名流,办公室面积足够,可以辟一个角落,安一张大桌,不时挥毫泼墨。无论确实是文化水平高,或者仅为附庸风雅,常见他们活跃于各类书法展览、活动与机构中,其中更有一些人不止热衷展示个人书艺,还热衷于收藏。于是就开辟了一条可资有求者充分利用的渠道,无论求事求财求项目或者求官都可以采用,这就是送字画,送的当然不是自家小儿在书桌上的涂鸦,必须是古今名家字画。这种东西比较隐蔽,冲击性不会特别大,不就是几张字纸吗,不是一捆一捆的人民币。但是它们又是价值连城,拿到书画市场上套现,几十万几百万就有了。要是家里有房,碗里有肉,一时不需要这个钱,那么就捂着吧,字画翻着倍涨,比股票还要凶。所以很值得收藏。

  赵荣昌却不同,他基本上是个门外汉,能写一手好字,却不懂书法,也不收集名家字画。赵荣昌大学读的是历史,虽属文科,毕竟与中文各有侧重,他本人对诗文词赋研究不多。周兴宜送来的这副对联,文句读来有些印象,知道可能是某位古代名家的诗句,却不敢肯定那是谁的。送礼这种事讲究投其所好,对赵荣昌这样的人,送字画几乎就是明珠暗投,效果不会好,人家收不收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这么薄而又薄的几张纸看上去很不起眼,可能价值连城,也可能一文不值,搞不清楚,却还得当一个大人情,值得吗?

  但是周兴宜算得很准,知道其他字画对赵荣昌可能有如废纸,他这张不一样,会让赵荣昌感觉特别厚重,不说是一种风雅文化物品,即使是一包毒药,赵荣昌也会照单签收。为什么?不在纸上的几个字写得怎么好,摘的是哪位名家诗文,也不在于它到底值多少钱,对赵荣昌而言,这副联的最大意义在于其落款,以及上边盖有的图章。

  对联撰写者为赵普。赵普是赵家先人,前清人物,曾经官至河南巡抚,是当年一个重臣,算起来,赵荣昌是其六世孙。

  “赵书记祖上的东西,怎么能流落别家?应当完璧归赵。”周兴宜说。

  这个周兴宜会讲话,让他这么一说,好像比得上圆明园流失文物从海外讨回来,理所当然。事实上哪怕这一楹联真的出自赵家先人之手,也不意味着此刻赵荣昌拥有当然产权,周兴宜要完璧归赵,除了需要费尽心机仔细琢磨,安排人去各地书画市场多方打探,肯定还需要投入重金。

  “周老板是从哪里找到它的?”赵荣昌问。

  他说是一个朋友在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店里了解到线索,通过人介绍找到藏家,最终淘到的。藏家很喜欢,舍不得放,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真是难得啊。”赵荣昌感叹。

  周兴宜表示做点努力,不值一提,赵书记喜欢就好。

  赵荣昌没有假意推托,也没有多说,点点头,把礼物收了下来。

  “谢谢周老板。”他对周兴宜指了指办公室的侧墙,“我会把它挂在那里。”

  然后周兴宜拿出一份材料呈交赵荣昌。这才是实质性事情,是周兴宜请出张同海,再奉上一份难得见面礼所要解决的事项。

  他的豪门集团正在迅速扩张,打算以省城为基础,拓展周边城市,也扩展经营领域。他们认为赵荣昌这个市非常值得注意,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后劲很足,人流活跃,酒店餐饮娱乐业的前景很好,因此他们联合若干合作伙伴,准备投入巨资,到本市开发项目。他们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看中了城西的一块地,认为在那里可以投建一个综合项目,先搞一座五星级大酒店,此后配套开发其他餐饮娱乐项目。这件事需要请赵荣昌予以支持。[NextPage]

  赵荣昌表了态,非常欢迎周老板到本市搞项目办企业。具体事情可以先跟相关领导和负责部门谈,需要的话他再出面。

  赵荣昌当即给蔡波打了电话,交办两件事:一是让蔡波先听一听,与周老板探讨一下项目。蔡波副市长分管这一块,情况比较清楚。第二件事是让蔡波晚上宴请周老板,表示对有心前来投资的企业家的热烈欢迎。

  周兴宜很高兴。初次见面,匆促相逢,赵荣昌虽然不能亲自出面请吃饭,也已经安排得很周到,很给他面子。

  隔天他离开本市时,给赵荣昌打了电话,说与蔡副市长谈得不错,双方人员开始就一些细节问题深入探讨。希望赵书记有机会的话关心过问一下。

  赵荣昌答应了。

  然后蔡波找赵荣昌汇报情况。事情不像周兴宜电话里讲的那么简单,周兴宜看中的城西那块地来历很复杂,不好办。

  这是一块旧库房区域,归属于市、区几个不同单位。数年前,城西进行旧城改造,那一片区域列入改造范围,按照规划将改造为一个工业品批发市场,由市属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负责建设。经市政府领导协调,该公司迅速投入运作,与旧库房区内各产权单位达成协议,然后进行拆迁。不料三通一平基本完成后,有一些领导提出异议,认为在那里搞工业品批发市场不合适,不如把那块地拿来盖经济适用房,工程因此停顿下来,等待领导研究。由于事涉改变规划,牵扯范围比较多,七研究八研究,总是没能形成决定,工程一拖再拖,几年过去,那块地始终搁置无用。然后城西房地产开发升温,这块已经拆平的地忽然成了一棵摇钱树,为许多开发商眼馋,众开发商来自各个方面,都有各自背景,能量都很大,各自都会找领导,千方百计想染指这块地,彼此相争,互相牵制。政府里边,这个领导认为可以考虑给这家,那位领导认为可以考虑给那家,很难形成一致。由于拖的时间太长,确实需要尽快有一个解决办法,市长办公会商量时,大家倾向于干脆搞一次转让招标来解决问题。但是这块地当初已经划拨给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搞工业品批发市场,人家搞拆迁、三通一平,已经投入大笔资金,现在怎么会愿意放弃这块地?这块地迟迟不能用起来,确实也有客观原因,不尽是人家的责任。即使能够说服,或者采用行政手段把这块地从人家手里拿回来弄去招标,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补偿办法。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这块地因此还搁在那里,没有动作。

  “周兴宜知道这些情况吧?”赵荣昌问。

  周兴宜对这块地的情况一清二楚,但是他志在必得,只要这块地。交谈中,蔡波曾经以这个地块牵扯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复杂为理由,建议他另外考虑地块,他一口回绝。他还提出不要用招标的办法,认为这块地的情况比较特别,不一定非用招标方式。如果只能通过招标来拿,他何必费老大劲,找到赵书记和蔡副市长。

  “他认为我们有办法解决。”蔡波说。

  “他说错了吗?”赵荣昌问。

  蔡波承认可以想一些办法,但是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包括在领导层里。据他了解,本市某位私企大老板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市长黄仁德曾经表示过意愿,认为可以给那个企业去开发楼盘。

  “不管怎么样,只要赵书记决定了,我来办,没问题。”蔡波表态。

  赵荣昌明确道:“这个事要办,你考虑个办法。”

  他告诉蔡波,有的事可能牵扯很大,会有不利影响,但是权衡利弊,不能不办的,还是得办。当然不能简单去办,需要考虑时机,减少不利因素。

  而后赵荣昌给张同海副省长打了电话,汇报说周兴宜已经来过了,周兴宜的事情有些难度,他会想办法积极促成。

  张同海说:“我知道。所以要你帮帮他。”

  领导态度很明确。

  几天后,一个晚间,叶家福到赵荣昌这里汇报工作,讲到了周兴宜。叶家福告诉赵荣昌,有一个私企老板跑到他那里举报周兴宜,说周老板其实就是个黑老大。黑老大跑到本市圈地,市领导可别上当。[NextPage]

  赵荣昌摇头:“这人耳朵真长。”

  叶家福根本不知道周兴宜是谁,也不知道周兴宜跟此间有何瓜葛。政法委管综治,打击黑社会是其中一项内容,但是周兴宜是省城的私企老板,如果他真是黑老大,那也是省城警方的事情,不归叶家福过问。本地私企老板明知这个情况,偏要去找他举报,为什么?该老板也在打那块地的主意,显然他听说了周兴宜要地的事情,他也知道叶家福与赵荣昌的关系,找叶家福就是要把信息传递到赵荣昌这里。

  赵荣昌说:“这个情况我了解。”

  他告诉叶家福,周兴宜以及他的豪门夜总会在省城很出名,他有耳闻,毁誉参半。如果周兴宜是黑老大,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在有关方面还不能认定并打击之前,人家以企业家身份到本市谈投资搞项目,本市没有理由不谈。周兴宜这个项目他知道,他还见过周兴宜本人,并不是他特别在意这个人以及这项目,是因为一些特殊因素,他不能不管,必须正面接触。当一个市委书记,这种事免不了,碰上了就得反复权衡,尽量把握好。

  ……

    (编辑:郭婧涵)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热点新闻
最新更新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