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佳作导读 精彩书摘 作家言论 九零后 特别推荐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红楼选美记》第三十四回

2016-11-25 16:05:0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蒋光明 潘跃

   
一石入海,大潮迭起。《红楼梦》的播出,立刻在全国掀起一场“红楼”狂潮。这场风暴其实早有先声。

  第三十四回  《红楼梦》激起千层浪  电视剧牵动万人心


  一石入海,大潮迭起。《红楼梦》的播出,立刻在全国掀起一场“红楼”狂潮。这场风暴其实早有先声。拍摄阶段,报刊对“红楼”的情况时有透露,引起了人们密切的关注,更有性急的人不断给中央电视台写信,催问“红楼”的拍摄进度,渴望早日“一睹风采”。


  《红楼梦》在春节试播前8集后,观众的信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央电视台。来信的数目至今无法统计,因为收信单位和收信人都写得非常紊乱,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办公室、中央电视台台长办公室、《红楼梦》剧组、导演王扶林以及剧组的演员们都收到了这样的来信。


  来信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还有来自海外的侨胞、留学生。他们有的是代表一个小组,有的代表全家。陕西某地的一个高中生的来信长达万言,最后还说言犹未尽,下封信再谈,而来自复旦大学的一封信却只有硬邦邦的几个字。


  我们特意通过各个渠道有幸翻阅了这些来信,如果把这些来信分类整理成册,可以称之为中国国民欣赏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百科全书”。关于对《红楼梦》的总体评价――哈尔滨的一位观众来信说:“我以前对中国古典文学并不感兴趣,看过《红》剧后,我马上被这块全世界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迷住了,并且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甘肃一位工人打来电报,全文如下:“《红楼梦》剧组全体成员祝您们春节愉快,万事如意。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祝贺您们对这一巨著准确地把握及成功地演出。佳节之际,欣赏《红》剧演出简直是一种享受,而且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请接受我对剧组全体成员的祝愿并献上我崇高的敬意。”


  有的称剧组成员是“曹雪芹伟大的儿女”、“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好事。”还有的说:“我等待着、酝酿着情绪,准备为您们的成功拍红手掌。”


  自然,有的来信就有些尖锐,甚至骂娘。复旦大学一位大学生来信称:“《红》剧的角色除宝钗外,全没选好,更说不上其它了。”宁夏的一位观众代表全家说:“我们全家非常失望,作为连环画、小人书还可以,表现得非常浅薄,倒胃口,不过是一张张化妆图而已。”


  关于后四十回――山东艺术学院一位干休班学员来信写到:“对于您们大胆甩脱高鹗续作,另辟新路写《红楼梦》结局,我们不但欣赏,而且十分赞同。高鹗可续您们为什么不可续?如果续得好,不是更可为原著增光添彩?”


  贵州省农科院的一家,则义愤填膺,怒火满腔:“一家人看了肺都气炸了!真不知你们这般修改是何意?‘黛死钗嫁’是全书的高潮描写,却被你们用一支自由而轻率的自来水笔,淡淡一勾,修改得面目全非!”


  观众的来信数量太多,透过这些信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他们使用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还是搬出了最刻薄的词汇;不管是洋洋万言,还是寥寥数语,他们都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倾注了最浓烈的个人情感。


  与此同时,也使我们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红楼梦》虽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块最辉煌的瑰宝,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的声誉和占据的分量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红楼梦》认真通读过,更不用说研究的人恐怕是个极小的数字。


  大多数观众对《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过程、版本系统、脂批、续书问题都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许多来信都“文不对题”。这与《红楼梦》的评论、研究长期未走出书斋沙龙、知识阶层这一现状有密切关系。但值得曹雪芹庆幸的是,《红》剧播出后,以普及《红楼梦》为主要特征的“红楼热”已在中国大地上兴起,并转眼间席卷全国。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热点新闻
最新更新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