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遍布上海的七十多个创意产业园区渐渐成熟,“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说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理解。艺术和市场曾经是许多人极力想要撇开的两种范畴,从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日渐活跃,文化艺术不可撼动的中心地位,渐渐受到商业运作的挤压,于是人们一度陷入“艺术家是否还应该清高”的困惑。也许就是从创意产业开始,我们终于能够确定,艺术和市场真的可以如此亲密无间、相辅相成。
调节产业结构行政支持
11月12日,宝山区将举办“上海第一届钢雕展”——作为上海第三届创意产业活动周的项目之一,“钢雕”这个还是陌生的艺术品将以丰富生动的形象展现在观者面前。
宝山区相关负责人说:“钢雕展不仅在上海是第一届,在整个大陆也是首次。而放在宝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宝山区在上海市民的心目中遥远而陌生,它的代名词似乎只有一个:宝钢。一个知名企业居然几乎代表了人们对一个区辖的全部印象,于是宝山变成了一个“硬邦邦”的钢铁区。在这样一个城区融入一些文化艺术,在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宝山区负责人说:“硬、重产业结构能够往软、轻的方向调节,这是最能体现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典型。”
艺术融进市场社会需要
也许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生活。每一个在快节奏中急剧发展的城市,都曾一度遗忘默默耕耘的艺术家,终于生出了许多“文化沙漠”来。当我们重新唤回文化艺术的时候,却发现在沙漠里根植绿洲有多么艰辛。
画家卖画、雕塑家卖雕塑、歌唱家跑场子……这一些都曾被人们“指点”过,可是市场需要是第一位。从第一个创意产业园区诞生开始,“创意产业化”的实践大步迈进。宝山区的“钢雕展”则是“产业创意化”的最好例证。从钢铁这一优势特色开始,放创意于产业中,产业于是多了一条漂亮的分流。而对于企业来说,一块钢铁变成雕塑,“价值最起码多加一个零”。该负责人道:“上海不会供养陶渊明式的艺术家,只有走向了市场,才是真正成功的。”
发挥特长变形百姓喜欢
宝山区是上海三大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游客们在这里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现在他们又能欣赏到“钢铁是怎样变形的”。在政府大力推动、企业积极合作的情势下,钢雕艺术个性化、产业化的道路不仅为市场需要,如此繁多的衍生产品也更为百姓惊喜。
据悉,宝山区相关单位对下一届钢雕艺术节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该负责人透露,宝山铁合金厂原来是能源消耗大户,用电量达整个上海的二百分之一,在整顿停产之后,还留有一千吨废钢铁。政府有意利用该厂的资源,打造一个梦幻般的“钢铁公园”,届时,这或许又是一个成功的以钢雕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而变废为宝,更是节能的一大贡献。虽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我们仍然无限期冀,这一产业创意化的宝地,能够给市场循环注入新的生命力。
(实习编辑:郭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