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博览会的时代到来了吗?

2007-10-15 22:24:26来源:雅昌文艺网    作者:

   

  在双年展、三年展热潮未退之际,近几年又悄悄兴起了艺术博览会高潮。北京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2007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等都办得红红火火。如果说双年展是位于专业领域,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去感化群众,那么艺术博览会则试图走出艺术圣殿,以平民艺术的身份去接近群众。我们可以说,前者是“独乐乐”,后者是“众乐乐”。但“独乐乐”之所以胜过“众乐乐”,首先是建立在“独”即个人(梁惠王)对精通音乐的前提下,其次建立在“众”即他人(百姓)收到良好的音乐欣赏训练的前提下。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前提,此判断才能成立。但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不仅没有弄清楚中国目前艺术市场的现实,也不了解受众的接受能力,而是想当然的把目标定为于市场。这种大跃进的做法非但没有真正促进艺术的市场化进程,反而误导了艺术的发展,误导了大众,无疑是当代艺术经济泡沫的另一种表现。

  举办时间最长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一开始,就将其目标定位到“办成上海艺术市场繁荣发展的助推器”,并将目标盯在了画廊这个运作市场主体上,这种思路丝毫没有问题。但,只要对当代艺术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就可以想象出前几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情况,必定与一般艺术品市场没有什么差别,其不过是艺术品大集市而已。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上海画廊开始多如牛毛,惊人的成交额造成了市场的表面繁荣。但是,成交额后面的消费者呢?现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中国画廊的生存依靠的是海外消费群体,这必定造成中国艺术市场的不稳定性。而以市场为目标的艺术博览会,必定会受其影响。2006年,上海艺术博览会报出了惊人战绩:“2006(第十届)上海艺博会,于11月16日开幕,11月20日闭幕。尽管在五天的展期中连遇四天阴雨天气,但本次盛会的观众人次仍达到了5.8万,比去年增加了3千人次;成交量也刷新历史记录,突破了6千万元人民币大关,比去年增长了8百万。”单从人流量和成交额上来看,这确实一个让人兴奋的结果,似乎一夜之间,艺术已经大众化,但实质并非如此。当艺博会被定位到市场中时,不可避免的投机性也就随之发生。艺博会的国内消费群体多为企业界人士,他们多是为了获利而买卖艺术品,而极少出于真正的收藏爱好;画商则为了赢利而购买艺术品。由于艺术品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如果将艺博会的目标定位于这些有限的消费群体,那么它也就失去了自身与其它专业展览的区别。因此,上海艺博览会在2002年就采用了分层次、分价位的策略,将民间工艺、家庭装饰摆设、艺术印刷品等都请进了博览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博览会的人流量,但是,同时也使艺术博览会成了“摆地摊的大集市”。多数人来参加艺术博览会,并不是为了欣赏什么高雅的艺术品和进行收藏,只不过是买些装饰品或猎奇罢了。即使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国外名作印刷品,估计也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够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上海艺术博览会并没有达到“众乐乐”的效果,因为一般群众哪怕是那些富有的艺术收藏者,也很少能够真正懂得欣赏艺术品。从署名为何鸿的文章《上海画廊三点侧视》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上海艺术消费群体的现状:

  “我们对走进画廊人的年龄作一个评估:绝大多数人的年龄在30~60岁,从中国的历史现状看,这些人都出生在解放前后至“文革”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教育处在渐渐恢复又转入尴尬时期,艺术教育的苍白不可能对他们产生艺术消费的意识基础。传统文化艺术的力量只有在那些祖辈还在经营古董艺术品或书香世家里找到一些延续,可“文革”又将这仅有的一点热力扫视的荡然无存,只是一些还有文化良知的人在延续这样一份文化责任,可已经很少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恢复,并未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艺术意识,却更多的走向了一切为了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实用技能教育,即便是时值今日,人文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也是很微薄的。……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先生“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的政策感召下,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基于他们的知识结构,注定了他们对艺术品投资消费意识的弱化。”

  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艺术博览会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文化结构之上。当官的买艺术品是为了送礼,中产者买艺术品是为了装饰,掌握大部分资金的企业界老板则把艺术作为一种投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艺术本身,非营利空间的缺乏使中国缺乏真正的艺术品收藏机制。在这艺术品市场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公共教育体制,而不是盲目的市场效益。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巨大成交额与整个上海市民文化结构形成鲜明对比。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文化构成产生不了如此巨大的成交额,那么这部分资金来自何处?这只能说明一点,中国现在的艺术消费观念正处于非理性的阶段。掌握大量资金的一少部分人开始将资金投放到艺术领域,试图从中获得利润。正是这部分资金繁荣了整个艺术市场,但这也恰恰是当代中国艺术市场不稳定的原因所在。当这一小部分人发觉自己从艺术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在减少甚至消失时,他们可能抽回这部分资金,然后再转向其它投资领域。艺术市场也会随之崩盘。上海艺术博览会和其它艺术品“促销活动”,大都夸大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实际需求量。这些“促销活动”要想获得人气,就必须屈从于大众的审美趣味,将一些媚俗的艺术品作为引诱大众的诱饵。最终,这些“促销活动”不仅没有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反而误导了大众,让他们误以为工艺品、民间工艺、艺术印刷品就是艺术。上海艺术博览会等艺术品“促销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不想“独乐乐”而要“众乐乐”。但在“众乐乐”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艺博会的结果已经与其宗旨“国际化,精品化,市场化”构成了矛盾。“精品”与“市场”在艺术之中,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一般而言,没有多少人能够消费得起被称为“精品”的艺术作品。

  自从去年开始,上海艺博会推出了“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今年又继续推行之。在这样一个充满铜臭气息的气场里,举办这样一批由年青人组成的展览,本身就缺少程序合法性。就去年的展览而言,说白了,就是为了买画,整个展览只能说是一个临时画廊,挂了一些丝毫不相干的作品而已。展览中作品与整个博览会的其它作品相比较而言,缺少评论系统的评判,所以,整个展览中,卖出的作品越多,说明存在市场泡沫的可能性越大。但我们不得不的说,上海艺博会的组织者本身的初衷是好的。他们意识到了艺术需要正规的市场化,也意识到了艺术活动要有市民的参与,但是,他们却没有看透这市场的虚假繁荣。在一个半数以上人都缺乏美术鉴赏教育的国家中,他们所谓的艺术市场化,能到何种程度?中国现在的社会构成中,如果要将艺术推向大众市场,那么推出的只能是媚俗艺术。刚刚举办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Shcontemporary),引入了所谓的国际大碗作为总策划,还推出了什么“顶级艺术家”,列出了众多知名画廊。乍一看,它已经与双年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其性质终归还是以市场为目标的博览会。他们虽然看到了亚洲地区富人的增加程度,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中国整个当代艺术体制存在的缺陷。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并没有因为换了个“洋总监”,而消除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的原因,并非中国没有收藏潜力,而是中国整个艺术市场的建设并不健全。真正的艺术系统,是通过评论系统、非营利机构、画廊等几方面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评论系统、真正非营利机构的缺失,画廊却多如牛毛,属于二级市场的拍卖会屡屡报出天价。艺术家没有通过展览经受评论系统的论证,直接投放市场和拍卖行形成的价格是不合法的,特别是在这种价格又让人瞠目结舌的时候更是如此。艺术博览会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没有正确的引导艺术市场,反而使艺术市场更加泡沫化。“独乐乐”有时并非坏事,急于“众乐乐”反而欲速则不达。(文/王志亮)

(实习编辑:郭明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