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一周展览[12.22-28]

2014-12-19 11:26:1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绵延”胡又笨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12-22 - 2015-01-01
 
  开幕时间:12月21日,下午3时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策 展 人:高岭
 
  参展人员:胡又笨
 
  展览介绍
 
  胡又笨的纸质艺术以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为基础,以水墨的浸染为手段,以揉纸的皱折为造型,以对空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意识,走出了一条令人过目难忘、寓意生命绵延的视觉艺术之路。
 
  他用很长的时间思考宣纸在视觉表现上的多种可能性,不仅是思考笔墨的内涵和外延,笔墨表现本身的张力,而且思考笔墨与宣纸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当年他从传统平面的镜心和挂轴的水墨画出发,将纸的平面皱折从而丰富和改变水墨形象的视觉效果的突出成果。他这些年来的纸质材料的创作分为纸质浮雕式立体绘画、纸质雕塑和纸质装置三个部分。对纸性的关注,对纸与墨在纸上和纸外的空间表现的挖掘,使得他的纸质艺术品的王国不断丰富和开拓。这些承载着他对纸和水墨浓郁情感和生命意识的作品,总是在不断地突破着有限的物质的边界,总是试图溢出纸与墨的有形,向着无限的空间和自然的疆域蔓延。自地面而墙面,一股无形但可感的生命在这个空间里绵延,它起源于传统,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天地意识,气势宏大,令人激动。它仿佛一条时间和历史的河流,携带着我们所有观看者一同流向远方;它又好似一块云朵,负载着我们体味古人逍遥自在的宇宙生命。
 
  ——策展人 高岭
 
“纸-上”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4-12-22 - 2015-01-02
 
  开幕时间:2014年12月22日下午3时
 
  展览城市:广东 - 深圳
 
  展览地点:罗湖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 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美术报社
 
  承办单位:深圳市罗湖美术馆 南通101文化产业创意园 内蒙古鄂尔多斯当代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 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南通美术馆)
 
  策 展 人:薛扬
 
  参展人员:曹剑新陈荣义陈湘波陈向兵邓春儒高坤水高雷葛辉韩冬黄佳蒯连会汤宁容王东春王晶王清丽王雪峰王长明魏志成文祯非伍诗妮谢海谢中霞薛扬杨惠东杨小彦姚震西余萍余颖俞洁张卫张友宪赵勤钟秦阳子周巧云朱建忠
 
  展览介绍
 
  2013年,“纸·上——2013当代艺术邀请展”成为深圳市罗湖美术馆自主策划的重要项目,并将此展览作为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事持续下去。展览侧重观念的先锋性和材质的综合运用,即便是部分以传统技法而著称的参展艺术家,他们在展览中也展示了他们在日常私底下的艺术尝试和新的探索。因此展览给学界和观众留下了极其新鲜与独特的印象。2014年的“纸·上——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将继续延续这样的策展理念,突出“实验性”和“文人情怀”。
 
  我们相信每一种尝试都源于一种情怀,对中国人,无论你擅长的是哪一种材质,油画、水墨还是水彩,你骨子里流淌的是东方的血液,你气质里必定有文人的情怀。这种文人情怀一旦落实到纸上,在水、油、墨、颜料的任意涂抹里,都会流露出一种气质,它源自绘画之外,是文学、音乐、诗歌甚至民间传说等等积淀转换的结果,那里面是自小到大耳闻目染熏陶出来的中国韵味,而所谓文脉就是这种文化气质的传承,不经意浸染到作品中留下可以辨识的痕迹。
 
  我们对于艺术家的选择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他们大多已独具面貌,是为人熟知的艺术家,但他们不愿作茧自缚,反复尝试和突破,试图在纸上寄托新的文化理想与情怀,哪怕这种探索不够成熟,但却是阶段性的艺术思想的记录,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正是艺术最值珍贵的原因。艺术打开的是普通语言本身难以企及的纯粹精神的世界,她必将引领我们超越想象。我们有理由对这个展览充满期待。
 
  “纸·上——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以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作为主展场,还将于11月26日提前亮相参与“南通2014美术报艺术节”,并于深圳市罗湖美术馆的展览结束后继续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共展出活跃于国内艺术界的35位当代艺术家的105幅实验性纸上作品。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运而生。而作为改革实验地的深圳,尤其是最早开发的罗湖,成为了实验中的实验区,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融合、多元”的文化特质。纸上展览在罗湖的持续,不仅可以让艺术家们亲历深圳罗湖的文化地气,也让罗湖及深圳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当代艺术的大脉动中来,是罗湖美术馆根据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做出的自觉性文化引领行为。
 
“彼岸之光”西藏唐卡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12-22 - 2014-12-28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阿咪度唐卡艺术画廊
 
  展览备注:开幕时间:2014年12月22日19:00 展览地点:上海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艺术中心1M层ZendaiART Gallery
 
  展览介绍
 
  前几天3.1亿元的价位落定在一幅唐卡上。喧嚣声起,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集到唐卡上来。
 
  那么,唐卡是什么?为什么唐卡艺术有这么大的魅力?什么样的唐卡值得关注和收藏?
 
  唐卡,作为西藏民族宗教绘画艺术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它不仅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也反映了一千多年来高原与周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尤其唐卡的绘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现代社会处处要求效率不同。一幅精彩的唐卡作品,需要一个技法成熟的画师,在有着虔诚信仰与对传统坚持的同时,投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绘制过程,不能浮躁,不能懈怠,否则都会在作品中留下痕迹。而画师也在这个绘制过程中,感悟佛法,逐渐学习放下自我。
 
  站在一幅精美的唐卡作品前,观者是能感知画师这个绘制过程的。这样的作品不会有很多,因此,每一幅作品前,都值得观者驻足,观察,静心,感知。
 
  12月22日-12月28日,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阿咪度唐卡艺术画廊联手举办“彼岸之光——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喜玛拉雅艺术中心1M层举办,为大家呈现20余幅这样的作品。
 
  本次展览重点展现1300多年西藏唐卡艺术的流派:热贡风格,齐吾岗巴风格,勉唐画派,嘎玛噶赤画派;囊括嘎玛德勒,米玛次仁,赤增饶旦,勉拉顿珠,西合道等画师精彩作品。
 
  2014年,西藏的唐卡艺术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而年末在喜玛拉雅艺术中心的唐卡展览,也将开启2015年新的篇章。
 
  高原上那些安静的画师用自己的心手绘制民族的信仰,传递佛教中彼岸的信息。我们不知彼岸究竟如何,也不知这漫漫长河,何时能跨越,但尤其无明,尤其对彼岸之向往。
 
  祥和,安乐,圆满,这些美好应该是属于彼岸的,因此,当我们面对作品中那些极致的线条与色彩,舞蹈与微笑时,在这个无明的世间,一定能感受到那来自彼岸的光芒。
 
“墨语悠香”王璜生珠三角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4-12-22 - 2014-12-28
 
  展览城市:广东 - 佛山
 
  展览地点:宝晋斋
 
  主办单位: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文化站、宝晋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策 展 人:王璜生
 
  展览介绍
 
  王璜生,广东揭阳人,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2000年至2009年任广东美术馆馆长。
 
  2004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2013年获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创办和策划“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和“北京摄影双年展”。策划“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和“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等大型展览。
 
“看见丑比头”KOBITOS·农场精灵探索展
 
 
  展览时间:2014-12-23 - 2015-03-01
 
  展览城市:台湾省 - 台北市
 
  展览地点: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展览介绍
 
  你知道世界上的小精灵,除了生长在农田、森林、河流等自然原野地区,也隐身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吗?丑比头的发现者名畑俊孝,用专注的观察力画出丑比头的秘密,并且打开人类通往精灵世界的封印,他相信:「只要拥有纯真的心,就能看见丑比头小精灵!」2014年12月「看见丑比头」特展隆重登台!
 
  巨大又迷你的精灵国度
 
  无所不在的丑比头,隐身技术第一流,这群小精灵,正以机伶小巧的身体、爱玩捉迷藏的习性,带给你惊喜,照亮你的心情。它们有什么脾气?喜欢出没在那些秘密基地?丛林般的探索路径,将带大家钻入丑比头精灵的活动空间,一起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思议!嘘~你将从小小的洞口窥见众多稀有罕见的丑比头;也将变身与丑比头一样,和巨型粉屁桃一起亮相!
 
  到处都有丑比头
 
  首度来台展出的生态观察箱,集结来自山林、菜园以及水岸边各式各样的丑比头精灵,这群既不是昆虫,也不是植物的奇妙生物,隐身在占地达265坪的展场中,除了神出鬼没地穿梭在大自然的游乐园里,也经常顽皮捣蛋地潜入人类的住所。猜猜看,展场内昭和时代的日式平房里,有哪些出人意外的惊喜?还有,在限定的影片中,你将发现,原来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丑比头们留下的小脚印!
 
  名畑俊孝的愈疗研究室
 
  名畑俊孝25岁便自GEISAI艺术祭典中获奖,登上亚洲年轻艺术家的国际舞台。在《丑比头图鉴》中,他不只是描绘出这群小精灵调皮捣蛋的模样,并以研读百科全书的精神详实呈现每只丑比头的名字、个性、出没地以及大家都不知道的古怪癖好。丑比头研究者第一人,愈疗系绘本立体化,由名畑俊孝本人手工制作的丑比头拟真模型以及亲笔画,通通都在丑比头研究室里首度大公开。
 
  丑比头变身馆
 
  在一场迷你有趣的生态之旅后,你还意犹未尽、舍不得离开小精灵的国度吗?那就变身为「丑比头」吧!在这里请用力发挥热情、挑战创意,为自己留下独一无二的纪念。在丑比头变身馆,你就是丑比头小精灵,丑比头们的好朋友就是你,在说再见之前,除了享受大自然,回顾生态平衡的奥妙;也将带走一份纯真的感动,留下青春的时光!
 
  现在就加入香气袭人的绿羽仙、顶着磨菇的红魔菇、和高智商的草斑精的年度聚会,窥见它们漏网的搞笑镜头、拍下它们丑到爆点的可爱身影!把想像力变成孩子们的翅膀,也让生活中的烦躁远离你,我们相信:拥有纯真,便能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事物!
 
眼睛与思想:印度艺术新的介入
 
 
  展览时间:2014-12-23 - 2015-02-03
 
  展览城市:广东 - 广州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展览介绍
 
  此次展览由印度新德里国家现代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Rajeev Lochan)担任策展人,将展出印度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包含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其中大部分作品为新德里国家现代美术馆的藏品。
 
  参与此次展览的艺术家是印度艺术界的“新生代”,他们于19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现实和个人经历,并将其感受融入到艺术实践中。基于印度各种信仰、语言和流行文化的融合给印度文化带来的多样性,艺术家们另辟蹊径,脱胎于原有的艺术实践和普遍信仰,创造出了丰富且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展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架上绘画、雕塑、版画等传统形式,装置、影像、行为等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正如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言:“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是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印度当代艺术家正是以全新的眼光与思想,用更为多样化的媒介来诠释自己的艺术。
 
“不可思·忆”刘柏荣油画风景小品展
 
 
  展览时间:2014-12-24 - 2015-01-10
 
  展览城市:湖北 - 武汉
 
  展览地点:湖北大学图书馆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湖北了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湖北大学图书馆、武汉芳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参展人员:刘柏荣
 
  展览备注:开幕式:2014年12月24日晚8:00
 
  展览介绍
 
  根深者自绵绵若存
 
  刘柏荣是写中国现代绘画史绕不过去的画家,就如陈丹青、俞晓夫、韩辛、邱瑞敏、汤沐黎,那拨上海的知青画家。还有广东的陈衍宁、伍启中、林庸等很多人。那个时代,这拨青年画家如焰火升天般灿烂,叫我们目不暇接,是当代绘画史上难解释的现象,时代窝囊而天才横出。
 
  知青画家们当年,年轻但功底扎实。他们大多都在20岁年龄段,出手即不同凡响。如刘柏荣国画《坚持不懈》,刚21岁。这幅作品就参加全国美展。此前3年,17岁的刘柏荣那幅知青题材的《胸怀朝阳何能惧,敢将青春献人民》已经闻名遐迩,是当年随处可见的宣传画,据说印量以百万为单位计。
 
  这些知青画家的作品,早已经与那一代1700万知青的人生记忆纠结在一起,也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国家记忆纠结在一起。那是个大时代,苦难、沉重、抑郁,把1700千万热血青年放逐至农村,让他们脱却束缚,自在自为,大批后来有成就者,此时都夯实了厚实的人生底子。只是整个民族所付代价太大。
 
  那代知青画家敢担当、有抱负、作为画者有相当的理想主义。这在当今已不多见。
 
  从今日之学院体制看,刘柏荣那批知青画家成名时,全数只是业余画家。虽然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进入美术院校而硕导、博导,算是功成名就。
 
  他们当年那批画作,画得真是好。这种好处,不需如当今绘画非要画评支撑。当年普通观众凭生活经验就能感动。刘柏荣画作也如此。在他这批近作精品上,还能保持当年的锐气,保持当年把握画面的能力,还在细节中呈现当年的才气,真是不容易。去年在上海看历史画研究院的院展,徐芒耀的那巨幅写实油画《黄桥战役》,生气与功力扑面而至,叫你在心里惊呼,此公不老!今天看到刘柏荣的这几幅画,也照样会生出如此感叹。
 
  徐芒耀与刘柏荣都是上海人飘在武汉,两人都极大影响了武汉的绘画圈子,只是徐芒耀高考恢复后离武汉而去,刘柏荣在武汉抛锚。
 
“美在慧眼·水墨心印”第三届重塑东方美画展(广州)
 
 
  展览时间:2014-12-26 - 2015-01-26
 
  开幕时间:2014年12月26日 下午3点
 
  展览城市:广东 - 广州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学术主持:沈语冰
 
  主办单位:现代快报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江苏艺加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
 
  策 展 人:林逸鹏
 
  展览介绍
 
  12月2日,《第三届重塑东方美画展——美在慧眼?水墨心印》将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集结了海峡两岸13位当代水墨的重量级画家共70幅作品,将展示中国画全新面貌,蔚为大观。
 
  参展画家有台湾大师级画家刘国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培成;在中国水墨艺术裂变中探寻新领域、创造前所未有的裂变之美的著名画家仇德树;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师大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逸鹏;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沈勤;陕西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邢庆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庆和;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卢禹舜;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培江;上海书画院副院长陆春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蓓莉;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的著名画家张桂铭(已故)。
 
  该画展12月6日在宁闭幕后将移师广州,于12月26日至2015年1月26日期间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行第二场展览,并举行多学科、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有来自多所著名高校的哲学家、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影视专家、美术评论家等出席发言,为系统化构建当代中国画理论奠定基础。
 
  “重塑东方美”系列美术活动由林逸鹏教授经过长达十多年酝酿之后,于2012年发起并推出首届展览,此后每年一届。林逸鹏介绍,《第三届重塑东方美画展——美在慧眼?水墨心印》可以说是一个群英会,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画精英的一次大汇展,参展画家可谓个性鲜明,各领风骚,展示了中国画的全新面貌。较之往届,此次画展有所不同:有当代水墨“教父”之称的台湾画家刘国松先生加盟,将拿出8幅作品参展;去年参展画家张桂铭先生虽然有作品参展,但人已不幸去世;今年的主题定位为“美在慧眼”,关注当代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并对此命题进行深入研讨;多数参展艺术家虽然去年亦参展,但一年来大家都已创作出了更新、更好的作品,仇德树、卢禹舜、刘庆和、陆春涛都将展出他们巨幅的代表作,林逸鹏本人将首度呈现自己的《热带雨林的故事·大鸟系列》力作。整个展览可谓气势若虹,又耐人寻味。
 
  林逸鹏说:“中国画经历了一百多年与西方文化艺术碰撞、融合的历史,诞生了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等改革型大师,他们为中国画走向现代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世界文化快速、广泛交流的大背景下,一个现代型的中国画家群体已初步形成,他们的成就已经逐步勾勒出一个富有东方神韵的现代中国画的雏形。他希望通过持续数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把这种局面予以整合、巩固、提高、发展。
 
  “这个活动始终把学术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以实现学术宗旨为最高目标,绝不偏离。”林逸鹏说,“我们会在持续的艺术活动中,努力探讨、逐步解决现代中国画所面临的艺术思想、价值判断、审美准则、语言解读等本质性、基础性问题。并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精神为主体,融合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最终铸就富有东方美的现代型的中国画,与西方现当代艺术交相生辉。”
 
“炫·耀”舜之摄影-谢明顺师生展
 
 
  展览时间:2014-12-27 - 2015-01-08
 
  展览城市:台湾 - 台北
 
  展览地点:恒昶艺廊
 
  主办单位:恒昶艺廊
 
  参展人员:谢明顺
 
  展览介绍
 
  摄影是感觉和选择的艺术,无论是取景,采光,构图,技法或理念,运作时几乎与这两个进程丝丝相扣,长相左右。每位摄影人几乎都有独立思考和影像建构的潜能,遗憾的是欠缺开发和养成,基本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美学观这三关,正是考验作者在创意和突破上,能不能够顺利过关的重要分水岭;他们有些是摄影比赛常胜军,有些非技巧超群的高手,但肯定还是充满刺子心,企图心和不断求新求变的摄手。
 
  联展主题是「炫。耀」炫然展新境,耀然见心灵,舜之人的终极目标和精神就在这里。舜之摄影私塾的教学宗旨是「勤习百法只为一技,勤修百禅只为一悟」他们秀出的作品中,所谓的一技和一悟,到底落在何方呢?
 
“多棱镜像”华东师大美术系青年教师研创展
 
 
  展览时间:2014-12-27 - 2015-01-31
 
  开幕时间:2014年12月27日 15:00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上海明圆美术馆
 
  学术主持:王远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策 展 人:汪涤
 
  参展人员:王伊楚陈东杰陆煜玮黄翎吕旗彰曹丽平吴晓宁刘元捷顾欣贾蕊马俊营沈春兰。
 
  展览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沪上以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教育闻名,云集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国内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今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由多位美术学系资深教授领衔参加,云集沪上当代艺术最强阵容。在此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以美术学系青年教师群体为对象,筹划推出“多棱镜像——华东师大美术学系青年教师研创展”,集中展现一批70、80后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多元化探索和思考。展览将包括绘画、雕塑、漆艺、装置和影像多种艺术媒介。
 
  参展艺术家:王伊楚、陈东杰、陆煜玮、黄翎、吕旗彰、曹丽平、吴晓宁、刘元捷、顾欣、贾蕊、马俊营、沈春兰。
 
  当代艺术并非是有统一特征和标准的艺术形式,而是多元文化镜像的感性表征。当代艺术的中心问题已经不是哪种媒介先进,哪种媒介落后的问题,而是各种媒介如何平等呈现,如何相互借鉴、渗透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上海以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研究闻名,该系有着一批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现当代艺术家和教育家,更有着一支思想活跃,创作多样的青年教师队伍。
 
  相比于上海乃至全国其他院校,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的青年教师在人数上虽然不多,但是学源背景非常广阔,从事的艺术媒介丰富,这相当有利于他们打破门派、学科界限进行思想的冲撞、艺术的交叉。这次展览集油画、综合材料、雕塑、装置、影像、漆艺等多种维度、多种媒介的艺术形式,打破传统艺术以绘画为最高等级的思维局限,也打破现代艺术的媒介进化理论,试图通过多媒介的比较、交叉来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多种媒介如同多面棱镜一样折射出当代社会多元的文化形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另一特色是身处综合性大学之中,容易接受其他学科门类的影响和支持,能够超越美术的范畴看待视觉问题。青年教师们对文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和思维方式异常敏感,经常将人文之思融入艺术表达之中,他们的作品在形式技巧之外更多了文化的认知和关怀。比如油画方面虽然更多采取抽象的形式,但是颇多对中国文化情境的体悟。雕塑和建筑则直接介入对都市空间环境的思考。至于影像、装置等则更多探讨都市环境下人的身体欲望和心理状态。所以说,他们作品中的多棱镜像不仅是外在光色、视觉上的多彩新奇,更是文化思想上的自由探索与深入对话。
 
  当代艺术的希望在青年学子,青年学子的培养需要与他们年龄相近的青年教师的带动。改革开放之初,八五新潮美术的首次崛起依靠的就是一批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他们自发组成了研究创作小组,进行理论、实践的探索,带动了青年学子、美术学院以及整个社会的艺术创作氛围。因此,这次展览我们也采取研创展的方式,突出交叉、实验,强调图像与文本、形式与思想的交融。希望通过我们青年教师群体的探索,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再出发吹一次响亮的集结号。
 
  开幕当天将举办主题——“上海当代艺术与青年艺术家”研讨会。
 
“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肖全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12-27 - 2015-02-08
 
  展览城市:四川 - 成都
 
  展览地点:成都当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成都当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雅昌文化集团
 
  策 展 人:吕澎
 
  参展人员:肖全
 
  展览备注:媒体支持:现代传播
 
  展览介绍
 
  肖全的摄影:历史的语境与肖像
 
  ——吕澎
 
  1988年,在一份由数页复印件构成的“杂志”《象罔》中,肖全被其中一张庞德(Ezra Pound)的照片深深吸引:典型的欧洲绅士——礼帽、大衣,在翻开的白色衬衫领口衬托下的细方格西装,还有一根手持的拐杖。这是庞德于1963年在威尼斯的照片,有时间痕迹的脸在这个古老的城镇环境的呼应下,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解读的形象故事。
 
  理解来得太迟了。一切都是那么艰难,那么徒劳,我不再工作,我什么也不想做。
 
  编辑将庞德晚年的一段话放在模模糊糊的照片下,以表达对庞德思想的敬意。
 
  之前,肖全(1959—)很少看到过这类照片:平实而不刻意,却充满神话感。这张照片对于肖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深邃,无尽的孤独,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充满历史感。庞德特殊的经历以及他的复杂的文字,都给予肖全深深的打动,anyway,这张照片呈现出来的神经末梢的感受性,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刺激,促使肖全决意从此开始拍摄正在创造和书写历史的“我们这一代”。
 
  那是一个渴望获取知识的年代,一本新书引起的阅读和讨论热潮是今天的出版人和读者难以想象的。1985年赵毅衡编译的《美国现代诗选》的出版影响了许多人,庞德的诗歌开始吸引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青年,所谓的“意象派”确实可以给艺术家诸多灵感和画面,而那首短诗正与肖全的工作主题暗合: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译)
 
  捕捉这些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是肖全摄影的秘密,“人群”和“闪现”是基本的场景设定,这不是单个人的面庞,这是一个时代的肖像,是众生的写照,但一切都流逝得那么快,像是时间本身,只有最敏锐的眼睛和最敏捷的手可以把握到这些瞬间的“闪现”,把它们通过取景器、快门和黑匣中的银盐固定下来,而这些就是我们对一个时代残存的纪念。
 
  我是1990年在何多苓家里第一次见到肖全的,那时,他已经拍摄了一些文学艺术领域的先锋人物,例如诗人北岛、顾城以及作曲家何训田、画家何多苓。他将自己的照片(仍然是用复印的方式作为《象罔》的一辑,就像“庞德”专辑那样)给我翻阅。从此,我开始了解肖全并有了之后的“共同战斗”。
 
  这天早上,和媳妇客客气气地告别了,她去上班,我去暗室。
 
  整理好东西,我环视几圈我心爱的工作室,心里很不是滋味,近七个年头了,我在这里发生过多少故事啊!
 
  ……
 
  我背着美式军用背包,坐着“偏三轮”到了吕澎家。
 
  大约13点40分,“的士”驶过新南门大桥时,我和吕澎对视一下,都笑了,我说:“记住这一天,战斗开始了!”
 
  这是肖全于1992年3月2日在广州江南大酒店2605房间(“广州双年展”办公室)写下的日记。肖全从此离开成都,到了广州,开始了他的新的生活。
 
  之前,我的《艺术?市场》第一期于1991年春天出版。由于经费问题,三期之后由湖南美术出版社转到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资金来自成都的一间公司。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条件,我给了肖全1000元人民币,以帮助新版《艺术?市场》的宣传发行的名义,使得他能够坐火车去了武汉、长沙、南京、上海好几个城市,拍摄了不少文学家和艺术家。
 
  这是从俄罗斯和苏联文化过渡到接受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等欧洲思想文明的一代;是从托尔斯泰、契科夫、高尔基的文字过渡到狄更斯、巴尔扎克进而迅速与里尔克、艾吕雅、加缪、黑塞的感觉产生共鸣的一代;是从广播中的革命旋律过渡到倾听巴赫、莫扎特、肖邦、拉赫玛尼洛夫、肖斯塔科维奇、勋伯格的一代;是从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马克西莫夫转向米勒、巴比松画派并很快理解高更、梵高、蒙克、毕卡索、达利以及康定斯基的一代。的确,就艺术领域来说,是迅速地解读杜尚和博伊斯并对那些更为富于当代性的艺术具有充分理解心理的一代。如果观察这一代人的书架,他们有很多藏书具有重叠性。简单地说,这是一个阅读西方并再次开始想象欧洲文明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并希望改变世界的一代。就像我们随手抽取这个时期的一封书信中所提及的那样:
 
  回到重庆,又收到了寄来的《萨特论艺术》,谢谢。应该说,这种书是专为我们这种人写的,我常常在看有关论人及存在问题的书时就会这样想。(张晓刚致毛旭辉,1990年10月3日)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清楚,这既是孜孜不倦地阅读也是文化严重缺失的一代,既是知识收获也仍然沾染大量历史尘埃的一代,既是目标高远同时也不断受挫的一代,这一代人从无知中苏醒,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能性,却在思想与感觉的路上不断遭遇困境:他们懂得战场的惨烈,却也完全没有想到之后面临的无尽悲哀,他们左冲右突,自信而又伤感,他们指望一种美好,却又被告知人世间的残酷,他们学会了理性的立场,却又无法避免摧毁理性的恶习,他们养成了感知世界的个性,却也难以巩固当初的率性,直到最后,他们各自为阵,各奔东西。
 
  肖全是“我们这一代”中的一员,秉赋与天性使他通过照相机成为“我们这一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几乎是本能地记录着时间与变迁,对,本能地,感性地,瞬间而随意地,这是肖全的工作方式,他的工作永远采用这个方式,观察大街小巷,抓住人物与细节,这使得那些通过审慎思考才可能按下快门的方式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可是,就在那些一刹那的瞬间中固定的情形,成为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往昔,成为可以让人感知的历史语境。由于那些在瞬间中成形的图像来自感觉甚至神经末梢,也就不可能成为一种模型而构成形象的套语,在这个意义上讲,肖全的摄影属于卡帕、布列松、马克?吕布这个路数——瞬间、寻常却准确而保持着陌生。
 
  肖全在文学、诗歌、音乐、影视、美术、演艺领域接触的“我们这一代”英雄人物不乏数量,他观察他们,并将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下来,这些都构成了历史的语境的一部分。有知识的人一定会赞同:这个人类社会的一切,不过是互为语境,并共同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那些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故事及其人物,仿佛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这一代”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甚至规定着我们的言行。可是,当我们去了解历史的时候,这些故事与人物同样也是历史本身。尽管千百个事件与人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肖全在诗歌、音乐、美术、电影以及舞蹈的几个个案拍摄,的确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时代的气息”不是套话,是历史学“语境”一词的一个高大上的替换词,不过是要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历史同情心。肖全的摄影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历史同情心”。
 
  肖全参与了1992年“广州双年展”的全过程,那是一个前夜,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市场的突进。肖全用一个个瞬间让我们了解这个有十四位批评家参与的展览过程及历史现场。然而,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彼时艺术家们内心形而上的激越与温情:
 
  晚上十点多了,我和吕澎在湖北工学院,敲开了广义的房门。
 
  一“侃”就是零点。第二天我(们——引者加)去了广义的画室,涵三宫,一个旧式院子里。他用一个月的工资做租金(180元),广义的画又生产了两大批,一组是“大批判”,一组是“国际政治”,前者已引起世界轰动(美、意、法、奥隆重推出),后者还鲜为人知。武汉这一阵流行甲肝,十分恐怖。我们在画室里煮方便面吃烤鸭,拍照片。画室很大,木板房,院子里没厕所,外屋(有3间)有个红塑料盒,这就是方便处。
 
  第二天在武大,广义、舒群、任戬、吕澎。我们一起拍照聊天,他们三个在“85”时期是赫赫有名的“北方艺术群体”创始人。
 
  武大的法国梧桐树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这么高这么大,她们真让我一见钟情。
 
  晚上,我们哥儿几个开怀畅饮……
 
  哥儿几个大谈“瓦尔堡学派”,一定在珠海建立超人乐园,成立一所、二所、三所(波普尔的世界一,到世界三)乌托邦似(原文如此-引者)的幻想。开心,并带有明显苦涩的笑声,在武大的校园内回响……
 
  ……
 
  肖全在之后到达广州时作的日记,让我回忆起那时的一切,是那样的纯净和清新。尽管之前1989年的记忆还没有挥去,可是,我们带去的关于艺术市场的可能性,仍然让大家激动不已。这样的情景在肖全的照片中有很让人感怀的记录,当那些照片一一在我们面前停留时,曾经的一切细节都很快地涌现了回来。
 
  历史不会重复,这不是一句套话,每一代人的经历与演变都有自身的逻辑,而作为见证人,肖全的感受与视角也是属于那个历史时期的。事实上,没有任何文字能够代替肖全的作品说话,我们只能够去静静地观看与感受,阅读与思想。肖全的照片首先是历史文献,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能够在特殊的时期将文学艺术领域的不同人物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下来,人们的确能够找到其他摄影者拍摄的有关“我们这一代”的照片,但是,我们很难见到像肖全这样用一种特殊而连贯的摄影语言如此完整的记录,它们提示了历史的形象与后面的故事;肖全的照片也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任何将摄影看成是一种客观描述的试图,都是一种错误。相机在摄影者的手中,那镜头的位置与焦点由摄影者支配,光,在照相机的作用下对胶片产生作用,最后由暗室工作生成一个图像,这是多么难以预测的结果!那个按下快门的瞬间是如此地神奇,最终,我们只能够在艺术家的神经末梢里去寻觅原因。
 
  肖全是1978年之后中国重要的纪实摄影艺术家中的一个,他的摄影早在1991年就在台湾举办了个人的展览。于1979年初成立的“四月影会”的成员李晓斌(1955— )、王志平(1947— )在1976年完成的作品是被称之为“纪实”摄影的最早文献。摄影作为“新报导”或者“新文献”的立场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曾受到学术界的注意,《现代摄影》的执行主编李媚(1952— )和批评家杨小彦在他们的《1976年以来中国大陆摄影艺术发展的趋势和进程》文章里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直到80年代,“纪实”与那些审美或形式主义的摄影并行前进,与后者相反,这种风格的摄影图像放弃了“审美”的预设,将镜头的技术结果和看似缺乏审美控制的图像直接提供给观众。这类摄影艺术家将他们的拍摄对象放在日常现实以及社会的问题、矛盾与冲突之中,几乎是用手中的照相机表现着各种社会问题,这个队伍中有吕楠(1962—),张海儿(1957— )韩磊(1967— )这样一些留下历史经典的摄影艺术家。与他们一样,肖全的作品放弃了之前标准的美学,他通过赋予个人秉性与趣味的随意抓拍保留了一种平时很难观察到的瞬间,不如说是揭示了我们平时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那些事件与人物状态。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摄影艺术才以“观念”的概念浮现出新的面貌。但是,在之后作为观念摄影媒体的非法出版物《新摄影》第一期发表的“宣言”(“关于‘新摄影’”,NEW PHOTO,NO.1)中,仍然坚持了纪实摄影的一些核心立场,例如“摄影者的个人社会经历和价值体系直接作用于摄影的创作过程,摄影成为人格化的摄影,成为摄影者的生命表现形式”,或者“摄影者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钟鸣在很多年前这样描述肖全:
 
  肖全属于孤独者。他经历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转折日,为了将一代人——那个个人的那一刻囊入我们的记忆中,他东奔西突,将脆弱的身体蜷在散发尿臭的火车道上,把抒情的心灵耗了不少在异乡的黑暗,孤寂的旅店,拥挤的汽车,粗糙的食物上以及寻访和等候中,他象一个小精灵似的,不知不觉就渗入了那些孤独者的隐秘世界。(“让个人更孤独,也更卓越”1992年1月13日)
 
  的确,肖全与他镜头下的“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孤独者,他们之间虽然来往有时,可是,急剧变化的社会使得每一个人的特殊语境变得更加的复杂,以致难以描述。也就是在肖全开始奔波于不同的城市的时间,艺术家张晓刚在一封给毛旭辉的信里谈到了这个时期的孤独:“不论在腐朽的成都,还是在凄凉偏僻的重庆黄桷坪,我都始终摆脱不掉那种长期以来的孤独感。仍然是只有当摸起笔来时,才能暂时驱赶掉那日夜袭来的空虚和绝望。我相信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1990年10月3日)这是所有对这个时代有敏感性的人才具有的孤独,这就是为什么肖全是如此地着迷于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内心孤独的“我们这一代”的原因,他能够理解,他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参与,并见证“我们这一代”的历史。
 
  现在是我们回到庞德式的心理复杂性的时候了。在任何美好的词汇被盗用的时代,与恶魔使用同样一个词语时很容易掉入深渊。庞德关于理想社会的本质论倾向使他误入法西斯的歧途,以致他深感人类的沟通与理解是如此地困难。无论庞德所说的“理解”针对的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借用他的“理解来得太迟了”这个表述。1978年之后的中国朝着一个特殊的“现代社会”转变,可是,“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能够体会到这不过是从一个红色的海洋进入到一片“黑色的深林”——这完全不符合当初的想象,而当他们意识到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另一种炼狱的时候,一个人如何在过去与今天之间的混乱交织中找寻到内心的安慰?孤独感来自这样的体会与意识。可是,拯救庞德的法律依据是“精神病”证明,而拯救“我们这一代”又凭借什么呢?
 
  “一切都是那么艰难,那么徒劳”,相信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中部分人的认识,可是,“我们这一代”中的大部分还在工作,我们没有听到谁说“我什么也不想做”,但显然,“我们这一代”的言行举止已经显得不那么轻快与果断了,他们的工作也开始经常出错了,有人说:他们开始老了。
 
  在诗人看来,历史不过是一阵裹挟尘埃的风,吹过之后会显现真神,或者是无尽的黑暗。
 
  然而在历史学家看来,历史却是诗,她在无尽的文字中漫游,富于教养地向后人讲述过往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很早就懂得,拯救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凭借语词、凭借图像、凭借声音、凭借身体、凭借呼喊、凭借自己的一言一行。肖全的摄影以及他定格的图像就是自我拯救的路径。这个“自我”当然是“我们这一代”的自我,是一个时代的自我,就像孤独就是一代人的孤独一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已经在他们每个人的成就中定格,在肖全的图像中获得了一种历史的评估。
 
  我们很难不说,肖全历经千辛拍摄的“我们这一代”是历史的肖像,不过,这些肖像不是真神,而是一个个满面尘埃、甚至遍体鳞伤的个人,他们欢乐,悲伤;希望、绝望;他们思想,迷茫;骄傲,沮丧;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塑造自己,改变自己,用诗歌、小说、绘画、电影、舞蹈、音乐、图像来影响社会,成就自己,他们与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人们互为语境,最终,他们共同塑造了一个时代,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
 
  相信在多年之后,人们会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地感慨:肖全的摄影呈现了一个特定历史的语境和肖像。
 
  2014年11月16日星期日
 
“行走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四川新当代艺术学术年展(第二回)
 
 
  展览时间:2014-12-27 - 2015-01-05
 
  开幕时间:2014-12-27 10:00
 
  展览城市:四川 - 成都
 
  展览地点:成都市美术馆
 
  主办单位:四川当代油画院
 
  展览介绍
 
  继“蓝顶艺术节”之后成都市又一个艺术盛会——“西社展览季”将在元旦期间举办。由四川当代油画院举办的《行走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四川“新当代艺术”学术年展》12月27日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拉开了“西社展览季”的序幕。
 
  西社,一处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是国民政府成都督察处处长徐子昌的旧居,原名西城社。四川当代油画院两年前在此处设立后,相继成立了四川当代油画研究院、四川当代国画研究院和四川当代书法篆刻研究院,面向社会公招艺术家80余人。通过两年的运行,在四川省艺术界已名声鹊起,特别是今年策划和组织的成都近现代油画家优秀作品提名展和全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联展,充分展现了该院的艺术组织能力和学术实力,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水墨记”李忻峰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12-28 - 2014-12-30
 
  开幕时间:2014-12-28 14:00
 
  展览城市:山东 - 济南
 
  展览地点:山东省文化馆
 
  参展人员:李忻峰
 
  展览介绍
 
  李忻峰,199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荣誉
 
  2003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2004年被聘为全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课题组委员。
 
  2007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2009年被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聘为秘书长。
 
  获奖
 
  1993年《孔子》在第四节山东省文化艺术界“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中获一等奖
 
  1999年《矿工》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庆祝建国50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2002年《井下的节奏》参加庆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美展,并获山东展区银奖
 
  2002年《井下的节奏》入选“山东省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美术、书法、摄影、文物精品展”
 
  2008年6月论文《中国传统绘画的道禅精神》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6月《中国水墨人物画教学》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2009年10月《矿工白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优秀奖
 
  2009年12月专著《天地之韵》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三等奖
 
  2010年7月作品《佳丽》在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双年展中获“青年创作奖
 
  2012年11月《猎光》在“时代·生活·艺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作品展评奖中,获优秀奖
 
  展览
 
  1999年10月《矿工》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0年《画室》入选中国(沈阳)书画艺术节
 
  2003年《启明勇士》之一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2004年《启明勇士》之二参加“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一百周年”。
 
  2005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双年展
 
  2006年参加“中韩交流展”
 
  2007年参加“中美交流展”
 
  2008年参加“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书法邀请展”。
 
  “无形无界”非具象艺术展
 
  2009年3月,由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办“李新峰国画人物展”。
 
  2009年9月赴台湾参加“尚品·雅韵”,参展作品《小桃红》、《戏曲人物》
 
  《矿工白描》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展区二等奖。
 
  2010年参加“画者之心—齐鲁名家学术提名展”。
 
  参加“春满两岸相聚齐鲁--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
 
  参加“笔墨情韵—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精品展”。
 
  2010年7月作品《瑜伽》入选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双年展
 
  2011年8月2幅作品参加“七彩文心——第二届青年美术家协会提名展”
 
  2011年9月6幅作品参加“文心·状态——60后国画名家作品展”
 
  发表作品
 
  2011年5月《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报 优秀美术作品集》,集入8幅作品《人体》、《人体》、《春光》、《节日》、《时装秀》、《时装秀》、《西游记》、《西游记》。
 
  2011年第5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4幅《花样年华》、《青春之旋律》、《瑜伽》、《花房裸女》
 
  2011年第6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4幅《艳娘》、《良宵》、《台下》、《庆典》
 
  2012年第1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4幅《人物之二》、《人物之三》、《人物之五》、《人物之六》
 
  2012年第2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10幅
 
  2012年第3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1幅
 
  2012年第4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1幅
 
  2012年第5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1幅《摇滚乐》
 
  2013年第2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2幅《冷花》、《围观》
 
  2013年第3期《东方艺术·国画》发表作品2幅《盛世之花》、《协作前后》
 
  2013年第4期《东方艺术·国画》作为封面人物,发表作品62幅,论文2篇《中国传统绘画的哲学意蕴》、《吴道子对山水画的贡献》
 
  2012年第30期《库艺术》,特别策划专题“当代水墨的内向型超越——水墨在当代的开放性视野与传统自觉”,集入作品13幅
 
  2013年第5期《画刊》发表作品《待兴之魂》
 
  2013年第6期《画刊》发表作品《闲步》
 
  2013年第7期《画刊》发表作品《自醉》
 
  2013年第8期《画刊》发表作品《盛世之花》
 
  2013年第9期《画刊》发表作品《秦风之二》
 
  2013年第10期《画刊》发表作品《协作前后》
 
  2013年第11期《画刊》发表作品《御射》
 
  出版
 
  2000年由安徽文化出版社出版《老峰速写集》《李新峰意笔线描》
 
  2008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天地之韵》
 
  200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新峰作品集》
 
  2012年5月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峰水墨》
 
  另有多篇论文及绘画作品发表于《画刊》、《美术向导》、《艺术界》、《东方艺术.》、《齐鲁艺苑》等国家、省级刊物
 
“异象天开”中国新绘画
 
 
  展览时间:2014-12-28 - 2015-01-18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策 展 人:沈其斌
 
  参展人员:成勇苍鑫管策何汶玦黄勇景柯文金峰刘广云林加冰仇德树邱志杰吴高钟徐震杨千原弓
 
  展览介绍
 
  一批时空交错、天马行空、风格各异的作品,突然在同一个屋檐下相逢,无疑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惊诧。这种差异性直接带来的视觉体验是作品的叙事风格与创作语言的多样性,形态的多元化和多极的思维。
 
  这是一批在艺术创作领域耕耘多年,各有成果的艺术家。他们分属于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经历与背景。同时,他们又在不断探索与发展各自的艺术语言样式。
 
  仇德树、杨千、原弓、成勇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山水及人文遗产进行了新的解构与演绎;仇德树的世纪裂痕、杨千的碎纸绘画、原弓的媒介重构与成勇的盲点映像,无不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在传统艺术传承中的新解读。
 
  管策、刘广云的作品把具象镶嵌在抽象中,管策将其抹去,刘广云则是让其显露。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挪移,通过对于综合材料恰到好处地运用及把控力,把一个个特定场景或图文样式转化为极具艺术语言的隐喻性表达。这种“挪移法”还出现在何汶玦、景柯文的旧影新画中,这些似曾相识的图像与场景,通过他们纯熟又纯粹的绘画语言的解读与定格,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回望与叠影;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黄勇在历史的语境中、梦想的时空中的自造风景与本体感悟以及金锋在现实话题与社会语境中的图文并茂及故事叙述。
 
  苍鑫与吴高钟的绘画则更像是一种修行及同自然的精神对话。在精神和意识这种灵魂层面的东西,是一种“悬浮”着的“暗物质”,即是吴高钟的“悬河”世界与苍鑫的“暗意识”力量。
 
  邱志杰与徐震可以说是当下两位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多面高手。在邱志杰这些刻纸与纸媒拼贴绘画中,他再次成功化身“艺术哲学家”与“预言家”,通过他的哲学与预言,某些遥不可及的现象变得唾手可得;徐震的“光源”,把闪光灯造成的光晕污染直接亵渎在了“经典”之上。从拍摄绘画到绘画摄影;破坏一个场景,又再造一个场景,徐震延续着他一贯的冲击观者视觉的游戏。
 
  作为此次展览中唯一一位四零后艺术家,林加冰始终如一地用强劲有力的表现主义笔触去描述他的人文情怀。花草树木,其炽热之情溢于画外。这个展览将十五位艺术家联系到一起,成为一个“奇特”的组合。阅读他们的作品,犹如在一个多维的空间中追寻艺术家们不同的经历、足迹、视野、体验与感悟。
 
  中国当代艺术自1993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引发国际关注以来,已整整历经了二十个年头。其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蓬勃。同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数十年来的发展,无论市场起伏还是艺术自身的衍变,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西方主流资本推动下的一种价值观体现。很多创作,无论从审美样式到文化精神上都与中国本土价值观有很大差异。这个展览带来的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于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独特创作语言及审美特色的新绘画艺术的探索及发现之旅。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