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与向日葵
Retrato de Lupe Marin LR
展览《迭戈·里维拉,墨西哥的骄傲》将于10月19日至12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展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两幅风景的画作,其中之一是1906年作的《米克斯夸克风景》,另一幅是同年创作的《奥利萨巴山顶》。那时的迭戈·里维拉仍然在墨西哥接受着圣卡洛斯学院老师的指导。下面分几个阶段来介绍迭戈·里维拉。
艺术家的生平
迭戈·玛利亚· 孔塞普迪翁· 胡安·内波姆塞诺·艾斯塔尼斯拉奥 ·德拉 ·里维拉·阿科斯塔·伊·罗得里格斯,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迭戈·里维拉1886年12月8日出生于瓜纳华托州瓜纳华托市。
迭戈·里维拉也许是墨西哥画家中有幸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吸取艺术上的新的正确的东西并开始创新的艺术家。
他自从12岁(1898年)起就在圣卡洛斯学院学习,并师从何塞·玛利亚·韦拉斯科(José MaríaVelasco)、菲利克斯·巴拉(Félix Parra)、桑迪亚戈·莱布依(SantiagoRebull)和安东尼奥·法布雷斯(Antonio Fabrés)等杰出艺术家。里维拉从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学到了日后对他艺术生涯意义深远的东西。
虽然里维拉一直是一个先锋派创造者的艺术家形象,但是他也懂得赏识传统、遵守老师们教给他的规则以及尊重作为取之不尽的知识和可能源泉的过去大师们的杰作。
迭戈在欧洲
通过里维拉身上的执行力尤其是其意识觉悟,可以感觉到绘画不仅仅是主题的再创,借助这一执行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思考,这些让他到达西班牙的时候已是一名成熟的艺术家。他一边与西班牙的先锋派取得联系一边在埃杜瓦多·奇洽罗·伊·阿古艾拉(Eduardo Chicharro y Agüera)的工作坊停留,这使他的艺术生活摇摆于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摇篮里的主观主义中间。他在西班牙的卓有成效的停留一直持续到1909年,那时他到巴黎进行艺术游历,同时还去了比利时尤其是布鲁日,德国和意大利,最终他访问伦敦后回到巴黎,于巴黎创作了绝美的《安海丽娜·贝罗夫的肖像》画 。这幅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在欧洲期间积累的经验,尤其是以一种展现超出知识或觉悟范畴的重要现实的可能来孕育一幅绘画作品的经验,那只能借助寓言式的主题来展现上述现实的经验。这种思考方式将迭戈引向一种更加诗意的更加文学化的绘画道路,不过这丝毫不意味着画家摒弃装饰风格以及高绚丽的视觉化风格。如此一来,这幅画献给了他多年的伙伴而且集中体现欧洲带给他的一切,包括他频繁参观博物馆而获得的新颖的视觉艺术精神食粮。
1910年10月里维拉抵达墨西哥,并于1911年6月返回到欧洲;同年他游历了加泰罗尼亚,由此诞生了本次展览的作品《加泰罗尼亚燃烧的土地》,这幅作品中画笔的点彩主义与纯色的使用都让这幅画更接近于点画派风格。带着这种类型的作品,迭戈·里维拉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了象征主义而全力投入新的绘画道路,这些新道路将他引向了一种新的写实主义,再言之,一种新的对现实的觉悟方式。
1912年,当里维拉返回西班牙之际,最让他着迷的其中一位画家是格雷考(el Greco),如同当时重新发现其伟大之处的其他人一样,里维拉也向他学习,格雷考从另一个角度捕捉现实,他将现实以一种简单但不简化的方式呈现在画板上。这一时期被很多人认为是前立体主义时期,我们在本次的展览中将展示1913年作的《托莱多风景》以及1913年画家最初立体主义绘画的另一幅作品《雕塑家奥斯卡·梅斯查尼诺夫肖像》,这幅画如同一种游戏,以叙事和艺术执行的方式将立体主义派的很多想法相结合。里维拉绘画中的雕塑家双腿上有一个头颅,该头颅仿佛在旋转来创造并观察其所有的面。这个运动着的头颅体现了立体主义者的很大一部分任务:开展并重建结构和数量的任务。这些任务通过必要的运动而已完成。
他1914年的作品《瓶子静物画》体现了他在巴黎的那些年学习到的其他技法,拼贴和贴图,这些技法帮助他通过多种途径领会现实。
接下来几年,迭戈·里维拉创作了一流的立体主义绘画,其中包括肖像画、静物画金和风景画,创造了任何立体主义者都羡慕的画集。本次展览的静物画中,值得突出的有1918年未完成的作品,这幅画里有罐、碗和压土豆泥的机器等;以及饱受争议的《塞尚派静物画》(Naturaleza muerta cezanniana),人们因判定这幅画画于1908年还是1918年而产生了分歧。
同时还有两幅现代风景画:1917年画的《蒙巴纳斯》,这幅画很有可能是画家从自己工作室的视角观察并进行绘画的,以及1918年创作的《阿尔快伊勒》。
向着壁画主义,从意大利到墨西哥
迭戈·里维拉的反复无常可以在他的全部创作中觅得踪迹;技艺高超的画家向我们展示了他风格、技法的多样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即便是同时期的作品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作品揭示了画家深刻的忧虑,远超出当时流行的技法或者热烈的艺术争论。当我们欣赏作于1919年的《裸体》,每个观者心中都会扪心自问,画家当时脑海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继他之前创作的几幅立体主义的作品之后,他采用通过丰富颜料调和以及鲜艳的色调来表现情欲,不停地令作为观者的我们失去自持。这幅作品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标志了迭戈·里维拉对立体主义的放弃。
放下了巴黎,却也有另一方面的得到。1920年里维拉前往意大利,他几乎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游走于各式乡村和博物馆。他在意大利的这几年中,留下了一个厚厚的画稿系列,本次展出的有《男孩》(Muchacho )。这样的画作很明显将为他今后的壁画创作有所助益,简洁地定义人物形象曾是他创作风格的根本。
回到墨西哥后,他立即投身到由何塞·巴斯孔塞洛斯的倡导的壁画项目中。然而尽管肖像画是作为有点资产阶级式的绘画种类,里维拉却愿意花时间去享受这种创作带来的乐趣。本次展览展示了其中的几幅:让画家花费最多精力的是1924年给他妻子的卢佩·马林的肖像画,这幅作品流露了少许的表现主义,这一点依然让他的作品与欧洲流派的有相似之处,可以看作是一幅不错的“巴黎派”(Escuela de París)的作品。而《特拉弗斯夫人肖像》(1927年)有着柔润的笔触、对比更清晰的色彩,较他之前的作品大不相同。
绘画创作, 现实与理想主义
水彩画《女人与花》(1936)也好,或是篇幅更大的油画《裸体与向日葵》(1946年),这两幅作品是很典型的例子:尽管样式、手段和尺寸不同,画家都做能够做到精准地表达出欣欣向荣、繁茂的感觉,不仅局限于热带地区的,更是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这幅水彩作品让我们注意到画家对特万特佩克地峡的几次游历。这幅著名的油画作品是其女性背身裸像与巨大花束系列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的花束是向日葵,恰恰表达了一方面卖花女这一主题的新进展,即现在卖花女本质上传递的是大地母亲和富饶之意,这一含义之前在他的壁画作品中也多次表达过,他把这一含义与这些年来他经常表达的有着深色肤色的女性裸结合起来,赋予其与生命力的最大关联。
《女演员的肖像》这幅作品无论工笔还是色调都与前面的作品大不相同,五官、姿态、着装以及发式都普遍地使用了夸张的笔触,诠释的形象具有浓烈的靠近画报插图、漫画的格调,而非写实主义的风格。这种风格的改变反映了当时他的绘画创作状态,那是在1948年,漫画式的设计当时在他的壁画作品中已经是很常见的手段了。
最后的岁月
在展出的迭戈里维拉的作品中, 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是作于1956年,即画家过世的前一年。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画家是在莫斯科度过的。一方面全力地接受治疗企图从折磨他的癌症中痊愈,另一方面接触学习社会主义写实主义艺术。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反映劳动工作者的, 人类的劳作、运转中的机器是里维拉作品中一直以来的主题。对他而言,人类生活全部归结于劳动:人之为人,因为他们是劳动者、行动者和创作者。从他早年的旅欧时期起,就对这一创作动机给予了至高地位。属于这一主题的两幅作品《运输枕木》和《铲雪》,是极为简洁的水彩画,在画作中人类形象几乎被简化为人影。非常典型的集体劳动的场景中,寒冷的冬日由于人类的劳动、画家精心使用的一些暖色而略嫌增温。与《收割者》系列一起,这些简朴风格的绘画作品向整个社会中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群体致以了最大的敬意。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