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一周展览(8.11-8.17):“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

2014-08-06 11:36:5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1.“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

  展览时间: 14/08/16-14/09/28

  开幕时间: 2014-08-16 15:00:00

  展览地点: 北京上舍空间

  "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精神自由和文化担当的表达,这一直都是艺术发展中被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一种缺乏独立思考仅仅追求视觉性和自我至上的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脱离时代性格之外的自我陶醉。艺术创作的终极关怀是对于自由和责任的体现,很显然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已经不仅仅再是上层建筑和特殊群体的工具和宠物,而是具有思想、性格和独立的表达体。人们越来越需求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某种强大的立场,这是艺术创作不可回避的文化责任。艺术家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绝对改变,脱离时代背景来讨论问题显然无效。就中国当下社会环境而言,个体与集体间的矛盾愈发严重、文化断裂造成的道德缺失已经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感到悲愤、个体思想投机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达到崩溃边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有效语言。艺术家必须站在大众的角度来创造语言,才能使自身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2008年之后的艺术界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关注青年艺术家的一系列行动,关于青年艺术家的拍卖、展览、评奖、评论开始频繁出现。但由于2006年至2010年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火热的几年,所以大多数青年艺术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自身的艺术角度和语言。但事实是2008年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还有艺术界的市场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让很多青年艺术家措手不及,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青年艺术家(尤其80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市场操作中,这也使得他们开始真正地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摩擦。2008年之后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明显出现了独立思考的现象,他们大多数开始对自己的社会体悟进行反思并开始“接地气”的创作。至此,艺术创作其实开始进入阿瑟?丹托所谓的“后历史”时期,所谓“后历史”时期意味着艺术史的终结,艺术创作开始对于既往艺术的重复,不存在创新的可能性。但我认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是对于艺术创作进入观念表达的终极关怀,艺术创作进入了高级表达阶段——哲学。既然艺术的本质是哲学,那么重要的就不再是艺术的审美性,而是进入哲学式的思辨。实际上哲学式的关照真正终结的是艺术思想的表达,而哲学的书写和表达是通过抗争性的思辨所产生,这种思辨性在艺术创作方面又常常隐藏在豁然直达性中,所以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抗争性与批判性是创作的本质。同时笔者认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在今天其实和哲学走到了同一层面,当代艺术针对人性的关怀存在直接地表达,也为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80年代至今,批判和抗争性的艺术创作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在不断地发展,尤其在08年之后,中国进入“后奥运时代”,当代艺术创作开始出现第二次较为深入的批判性表达。

  阿多诺说“因为交流是精神对实用的适应,精神通过这种适应而进入商品范畴,而今天人们所说的意义就成了这种丑恶现象的一部分”,那些拒绝与大众交流的作品其中隐含的批判性存在着重要价值。这一点往往是青年艺术家使用一种异文化或者是自我建构一种对当下生活修正后的思想,同时还隐含了对当下文化批评的目的。他们的创作注定充满着实验性和对于概念的冒险,是在逼真的记录着多样的社会体验,致力于对片段的阐释,虽然基调零碎且不确定,但因为没有出现取代以往大理论的东西,所以将焦点集中在那些零散的事物上和细节上是一个建构的阶段。青年艺术家独立性创作的基本策略都偏向于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既定常识加以分解,将自己熟悉的时事或某种社会既定的思想至于异文化经验的语境中,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场合之中。这种做法均以促使观者获得文化差异的意义为目的,这种“变熟为生”的策略成为超现实主义批评与抗争的一种基本方式,亚瑟?丹托曾经详细的论述了艺术的这种功能性。

  复辟是反历史的妄想,青年一代艺术家明白返回上代人的理论和语言是不存在的行为。时代需要完整地被表述,当对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受到既定意识威胁的时候,艺术创作必须继续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信服的趋近世界多样性的途径。人们可能期待,艺术创造者将会对其研究的文化角度和伦理维度做出判断。对于一些人来讲,提倡或维护以某种社会现实为背景的价值观,是艺术创作和文化批评的主要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关怀的是文化差异性和时代语境。文化艺术的话语赖以兴旺发达的手段在于超离社会生活的思辨,它们或许会利用经验研究,但在表述技巧上必须在实用于自身语境中得到提炼,艺术创作必须负有说明的义务,同时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创作实际上正在为国内外形形色色具有批评眼光的读者而写作,这样他们的创作才会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实质性和自觉性多元视角的典范。

  王澈

  2014年7月25日于北京方糖

  2.石语——马运灿石雕艺术展

  展览时间: 14/08/16-14/08/30

  开幕时间: 2014-06-16 16:00:00

  展览地点: 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红坊艺术区H102 奥赛画廊

  石语——马运灿石雕艺术展

  马运灿

  1975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

  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艺术硕士学位

  自1996年开始参加艺术展览。

  现生活在上海,作品以石雕为主。

  马运灿是当今艺术界为数不多的专心于石雕创作的青年艺术家,这次展览共带来他近期创作的二十余件石雕作品。

  马运灿的雕刻作品将质朴的故园情怀、诗画意境、悠远的哲思,以及现当代艺术语言的探索,集汇于一体,形成作品总体气质。—— 杨奇瑞(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青年雕塑家马运灿的石雕艺术作品,将我们带到一个个跨越时空的审美境界,去接近艺术的本原,获取具有生命意义的最纯粹、最本质的心象。——龚云表(著名评论家)

  3.大象之形

  展览时间: 14/08/16-14/08/30

  开幕时间: 2014-08-16 15:00: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陶瓷三街 杨国际艺术中心北京798

  展览主题:大象之形

  参展艺术家:金正铉

  学术支持:宫林

  主办方:杨国际艺术中心北京798

  4.自我的社会学

  展览时间: 14/08/16-14/09/21

  开幕时间: 2014-08-16 14:00:00

  展览地点: 台北市松高路11号5楼 诚品画廊

  自我的社会学

  诚品画廊於今年夏天推出「两岸青年艺术家在诚品」第二年度的展览计画。继高森信男策画的「拾荒花园」(台北)之后,由朱朱策画的「自我的社会学」(北京)将於8月16日开幕,展出至9月21日。

  作為2011年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得主,朱朱以他诗人细腻的心思体会当代艺术的内涵,并以宏观的视野洞察蕴含於其中的文化意义。透过「自我的社会学」一展,朱朱呈现中国大陆年轻艺术家异於上一代艺术家的观点与潜力,展出艺术家有李青、胡庆泰、倪有鱼、程然、杨心广与臧坤坤。

  「失却了乌托邦的精神诉求,大陆,正在变成一座座孤岛的拼图。」朱朱在策展论述中如此开场,他提出:「过去的社会学中,艺术家扮演著反抗性集体阵营的一员,目标是那个明确的对立面:极权现实。在如今这个年代裡,个人已经紧紧裹挟在权力与资本的巨大网路中,非此即彼的立场被取消了,『愤怒』让位於『空虚』,『痛苦』让位於『无聊』,介入的激情伴随著排演的虚幻,反抗是琐屑的、即兴的,同时带有自嘲的回声。作為离散的个体,艺术家处理的不再是庞大的、整体的政治目标,而是从自我的生长环境裡分泌出的微观母题。」

  展出艺术家中,李青利用城市拆迁留下来的废旧窗框,通过手绘造成内外景观的叠影,在似是而非的图像悖论之中,延续他对消费主义景观的表达。胡庆泰试图通过消灭自己的个性而成就自己的创作,他採用来自别人的想法,加以实现而成為他的作品。以录影為主要创作形式的程然,透过优美而简约的影像,突显处於变化不定环境中的瞬间体验,试图回应关於生命本体的思虑。杨心广的作品是一则则关於当代处境的隐喻,例如他以机器在石头上刻出蛀虫蛀蚀般痕跡的作品《虫子》,即隐喻了工业化所带来的改变。同样著迷於物件,倪有鱼在物件本身的价值意义之上,赋予了新的省思线索,例如他凭藉个人感觉刻下刻度的「尺」系列,即突显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令人联想到文化价值标準的不确定感。臧坤坤的绘画则有种冷静的调性,其「棕色」系列所描绘的公共健身器材具有刑具的形状与质感,附著於其上的红色斑痕既可以被解读為锈跡,也是暗示了血跡和暴力,隐含著关於权力结构的詮释与想像。

  5.盛夏-青春--湖北美术学院六人版画展

  展览名称:盛夏-青春--湖北美术学院六人版画展

  展览时间:2014/08/15-2014/09/05

  展览地点:[湖北]-武昌区昙华林2号半亩园-(边渡艺术沙龙)

  主办单位:边渡艺术沙龙(主办)

  参展艺术家:宋能轩、殷子、张可、胡然、周颖、章倩

  苏轼曾有诗云:“农夫小民,盛夏力作。”

  仲夏之季,在边渡艺术空间里展出的六位年轻人的作品,虽幅面都不大,但都是力作中的力作,且散发出浓烈的青春意味。

  版画艺术在湖北有着悠久的历史。1938年,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行者们就曾经云集武汉,举办木刻展览会及相关活动。湖北美术学院的版画教学正是植根于这深厚的历史底蕴,经过近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严谨规范的学术精神。

  这六位年轻艺术家都毕业于美院版画系。无论是先毕业已成长为教师的宋能轩、殷子,还是已进入研究院继续深造的胡然、张可,或是刚刚踏出校门的章倩、周颖,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了应有学院品格。在这些应用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等多种材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青春的一次青涩而又冷静的探讨。

  盛夏青春,一场盛世的繁华,愿不倾城,不倾国,只倾其所有。

  6.心经肉跳--童振刚巡回展-上海站

  展览名称:心经肉跳--童振刚巡回展-上海站

  展览时间:2014/08/12-2014/08/21

  展览地点:[上海]-龙美术馆-(龙美术馆)

  主办单位:龙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童振刚

  在今日中国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生态中,童振刚(1959年生)始终是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名字——他不仅是当下极少能够全面掌握、运用多种媒介——书法、水墨、版画、油画、雕塑、装置、陶瓷等——的全能型艺术家,其创作更是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分野,在极具丰富性与张力的视觉呈现中以过人的智慧融汇古今、中西,自成一体,从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颇具代表意义的重要个案,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史意义。

  为全面呈现童振刚多年艺术实践的整体面貌,系统梳理艺术家创作观念、方法、语言的历史流变,由华的艺术(大连)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徐钢先生总策划、王鲁湘先生学术主持的“心经肉跳”童振刚作品展将于2014年下半年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大连(大连现代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及保利艺术中心)三地巡回展出,而首展即将在2014年8月8日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盛大启幕,集中展出艺术家近年精心创作的40余幅水墨、10余件雕塑及装置类《心经》系列作品。

  在近年的创作中,《心经》系列无疑是童振刚最具代表性作品。从2011年大病以后童振刚开始书写《心经》,并创造性地以画入书法,将字、画、像,即书法、绘画、造像融为自然和谐的一体。《心经》或者佛经的“经”,自从梵文转译为中文后其“神性”与“信仰”的一面被不断强化,而其原旨中对于“不断实践”或曰“加持”的训诫却被逐渐弱化和淡忘。于童振刚而言,《心经》乃是对于实践的神性指导,而“创作——书写”的过程即是一种加持,一种根植于日常经验,在无休止的重复往来中,磨练智慧与心性的不断修行。创作过程本身亦可视为“一根线”,穿起一系列的短语和句子,通过无数遍的诵读而摆脱真实语言意义的束缚,最终达到“空”的境界。

  此次巡展以“心经肉跳”为题——“心经”关乎创作方式(书写),而“肉跳”则关乎欲望以及对于欲望的超脱。在《心经》系列中,童振刚强调了书写性和密集的网状构成方式,在画面中找到了一种结构感,让作为纯粹文本的《心经》具有了画面的感觉。在写经画经,从“心经”到“肉跳”,从诱惑到享受“空”的过程,童振刚用这种方式来不断加持,既是身体大病以后的身心回归,更是一种幽玄的艺术境界,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心灵的皈依以及对于视觉意义的深刻理解。

  7.禅心寄梦--白苓飞个展

  展览名称:禅心寄梦--白苓飞个展

  展览时间:2014/08/16-2014/09/01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中环世贸D座35-37-(北京时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白苓飞

  感知和释梦是白苓飞创作的基础,精神空间的“冥想”与“沉静”与现实世界的“躁动”与“离乱”,构成了白苓飞创作的精神维度。释梦就意味着寻找一种隐秘的意义,“那潜藏于心底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渴望在我的心像世界里挥之不去,并一次次试图在绘画中去实现内心诗意的理想幻境。 —白苓飞”,所以,她的创作闪耀着“因情而梦,因梦而戏”的浪漫期盼,是对自由生命的憧憬,也是她个人信仰的寄托,更是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够求真、向善的人生理念的具体践行。

  白苓飞的作品在“人性”的谱系学语境,找到了她所要表达的主题。本次展览展出的“归梦”“寄梦”“祈梦”三个系列的作品都将是源于这种人文情感的语境,如果“归梦”取材于《牡丹亭》《红楼梦》《洛神赋》《山鬼》等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叙述,那么“寄梦”“祈梦”则更多源于艺术家本人的爱情以及对于孩子的美好体验,传统的意象和精神血脉流注在艺术家多维的艺术世界里,梦境和现世、自我与抽离,这人生的种种意象,形成了双重空间与时间的探索和想象。

  隔着时空的对话,柔媚而静穆的女子、华丽的头饰、大朵大朵的牡丹花、弯弯曲曲的树枝、熟睡的婴儿,等等这一系列隐秘的图像,已不再是对于文本和图像的简单再现,而是超越了某种美的意象,超越了人和神的定义,生发出了某种朴素的道理,带有人生的慈悲和坚定的力量,不仅是身体和灵魂的纠缠,更是柔弱后的挣脱。著名的评论家付京生先生如是说“白苓飞的梦,确有魔幻现实主义意味,但这并不是她作品的本体;她作品的本体,是灵魂底层的东西,这底层的东西,是与如何对待、为何如此对待此生自我生命的态度和立场息息相关的图像想象力。”戏梦人生“不经透露出某种悲凉意味,更是对于生命唯美和永恒的期待。尼采说过艺术世界的构成有两种精神,那就是梦和醉的状态,由梦由醉方能暂脱世俗,进入世界人生变化迷离的境遇,“幽眇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恍惚以为情”,一刹那的永恒和欲念,在白苓飞的笔下获得了精神空间的释放,唤醒了我们生命的记忆。

  本次《禅心寄梦—白苓飞个展》将系统展出白苓飞最新创作的《归梦》《寄梦》《祈梦》三个系列的50余件纸本作品,以及几件小型雕塑作品,展览开幕式将于8月16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另外,为了让大众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解读作品,本次展览还将在8月24日下午举行一场以《刹那芳华——时空中的艺术与爱情、戏剧与人生》为主题的跨界对话,邀请著名作家雪小禅、北京昆曲剧院昆曲传承人周好璐与艺术家白苓飞与观众面对面,分享和讲述她们各自的思想与情感,相信在嘉宾的娓娓道来和交流碰撞中,一定会给我们延展出更多思维空间和情感的期勉。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