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一周展览(5.19-5.25):蒙德里安与色彩展览

2014-05-17 20:01:4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1.在蓝色天空下——艺术沙龙展

  展览名称:在蓝色天空下——艺术沙龙展

  展览时间:2014/05/23~2014/05/25

  展览地点:[四川]-成都市成华区万象城双庆路6号成都万象城商场中庭6层-(宽云美术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赵洋、张伟、曹忠伟、曾杨、韩易非、魏山人、赵晓东、王念东、葛辉、陈献辉

  方寸之间,我们看到了什么?

  田萌

  面对一幅绘画,我们看到了什么?

  旖旎的风景,城市的街头,老街旧巷,山村里的孩童……这些熟悉的形象为观者的想象提供了一个出口。熟悉,不仅是因为这些形象所提示的信息与我们的经验有相似或相近的关系,更在于我们的经验被这些形象积极地调动起来。与其说,经验与绘画在此相遇,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被绘画从“此在的时刻”带离到另一个时间、空间和记忆。于是,经由形象与经验之间的链接,我们在绘画中获得了一种存在感。

  不过,绘画并不总是呈现熟悉可见的形象。即便如此,我们也会感到这些形象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陌生且荒诞的: 熟悉的伟人雕像不是关于记忆的,而是对历史进行的反思。涂鸦式的肖像并非追求形象的肖似,而是在逼近心理和精神的真实性。猪人共欢的仪式充满了寓言式的幽默与神秘,对日常的荒诞性作出了讽刺。而鹿子的暧昧性,其实是对某种文化意识的呼唤。

  在这里,绘画脱离了对形象的再现,它不必纠缠于留存和确认那些不断消失的形象。从而,绘画的意义不再是经由形象与经验的对应而生成的。形象的意义也不是独立、自在的,而是由形象——符号——语言之间的关系所建构。这种意义犹如放在保险箱的珍珠,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打开保险箱的钥匙后,才能一睹其芳。

  有时,绘画是通过某种形式来表现情绪。比如一框有桥的风景,是黑色和蓝色下的忧郁。由画面上运动的笔触组成的若隐若现的风景,显现出一种庄重的静谧。而那些随性的线条和色块则呈现出艺术家的自由书写的状态。

  绘画是艺术家对生活于其间的世界长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呈现可能是具象或抽象的形式,也可能是纯观念的非视觉形式。总而言之,不管是哪种形式,它们都成为了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再认识的媒介。我们通过绘画获得审美的愉悦、幻想的满足、和思想的触动。不过,很多时候,当代绘画并非是看上去那样的。如果简单地认为,通过熟悉的形象就能确认绘画的意义,那可能只是幻觉。因为当代绘画关注的是一种隐藏于图像关系中的观念,也就是说,绘画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平移,也不是对现实作出照相机式的截取。我们以为看到了熟悉的形象就能看到绘画,可是,观看的习性让我们无意识地拒斥了那些陌生却重要的元素,从而让我们与绘画失之交臂。

  世界并非如其所示。方寸之间,我们是否确定看到了什么?

  2.行彪——武夷油画作品集

  展览名称:行彪——武夷油画作品集

  展览时间:2014/05/23-2014/05/28

  展览地点:福建-武夷大道16号(武夷学院)

  主办单位:南平市委宣传部(主办)、武夷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协办)、武夷山青竹山庄(协办)、武夷山职业学院(协办)

  参展艺术家:薛行彪

  在山里裸活……

  郑 春

  “我在武夷山才可以裸活……”这是薛老师给武夷山的奖赏和评价。

  2012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接到薛老师的一个电话,他说他已进驻武夷山,欢迎到他的工作室。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来到他的工作室所在地——长寿山庄。原来,薛老师老伴去世后,相濡以沫者的离开给老先生以沉重的打击。“换个环境、快乐生活”是老伴的心愿,也是子女们的寄托。于是他选择了年轻时工作生活过的闽北,在子女分别考察认可后,他决定把后半生留给武夷山。

  一见面,我们先是一个兄弟般的拥抱。我喜欢用这种方式,它可以传递一种力量,而且没有了距离,可以感知彼此的体温和呼吸。见面后,首先是惊讶,但更多的是喜悦,他说希望我能一直在这里任职,他要为武夷山再画十年,已68岁、满头银发的老爷子,他的那种欢喜、激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长寿山庄“艺术空间”开张了。薛老师带有一股倔脾气,从简陋的旧楼到“功能齐备”(一楼展厅、二楼工作室、三楼生活区),他自己能干的事决不麻烦别人。或许是由于“行政、后勤”事务的劳累,那段时间他没有走远,一有空就在工作室周边写生,长廊上、野地里,人们总能看见一个“白头老翁”扛着画箱、画材在作画。

  老爷子喜欢武夷山,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山水、这里的空气、这里的好友,还因为他想画武夷山,他愿意在他艺术巅峰之时奉献于武夷山。每次去拜访他,起先都是因为怕他一个人呆不住,可每一次他都拉着我谈策划,计划下一场活动。来不及筹备,他就先从小孙子的画展开始,为艺术空间造势、赚人气,之后他又为他在武夷山指导的年轻作者赖芬茹办了画展。他把培养艺术人才、推动武夷山艺术发展、营造艺术氛围作为自己的职责、义务,创作之余,毫无保留地帮助、培养年轻人。老先生十分重情、动情,一踏入武夷山,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举办“老闽北油画展”,这是20多位50岁以上、曾经在闽北战斗过的老艺术家的展览,他们中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身带病痛,这些老友如今相聚难,今后相聚更难。我知道,他不只是为了办展览,他回到闽北,回到武夷山,触景生情,

  最想见的就是这些老友,有的已经几十年未见了,他只是要一个由头,办个展览,请他们来。为举办这次活动他认真琢磨每一个细节,一个老友一个老友地联络,行走不便的,就请他们老伴、子女相陪,从布展到画册编印,他一点一滴亲力亲为。为保证这次展览的艺术水准,他还专门邀请了与福建、闽北有渊源的两位中国美协副主席参展,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为画展题写了展名,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为画展发来贺信。一位省委老领导带着青竹山庄的老总来看望他,他便介绍了这次活动,老领导为之感动,特地交代山庄作为活动协办单位提供支持。

  “裸活”是薛老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这是他经过几十年人生磨砺、感悟后的心态和选择的生活状态。他不仅自己“裸”,还感染和影响了素有“文人相轻”的艺术圈的“裸”。对于同辈的老同志,他用自身的“赤裸”、坦诚去“激活”他们对生活、对艺术重新点燃梦想,快乐生活。

  作为知名画家、福建美术教父级人物,薛老师不仅对艺术不断探索创新,而且不迷失方向,在市场大潮中他仍然恪守对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的钟情、热爱,用画笔记录和表达自然和生活,关注现实生存的空间,并融入自己心中的风景。他探索使用新的绘画工具,以其特殊肌理形成绘画语言,表达山石岩壁、沟壑丛林、古村荷塘,他创作大画幅、多画幅、长卷式作品,让后生咋舌、汗颜。他对色彩的敏锐,是他爽朗、开放、外向性格特质的释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武夷山水间,从景区、茶园到岚谷、吴屯、枫口等乡村,驻点大安源、五夫,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简朴的生活需求,富足的创作素材,他知足、满足,看着一件件作品,老先生笑了,我们都为之感动……

  他“玩”得开心、开心地“玩”。如果没有介绍,初识时,他活脱就是个老玩童,喜酒好烟爱闹,从“滚”油画、写书法,到泼墨,性之所至,自在无碍,快乐无边。

  在薛老师的“催逼”下,我终于提笔写了这篇文章,而此时,我已获知要调福州工作了。我失信了,没能在山里陪老爷子画这十年。他宽容地对我说,没关系,等高铁开通了,我也可以陪你到福州上班,周末一起回山里来……

  走之前这段时间,我更频繁地去看他。他说我变勤奋了,并为我准备画布颜料,鼓励我画画。我也就随兴“涂鸦”,拜师学“艺”了,也许这样就可以多一层关系、多一点联系、多一份念想吧。望着他那“老玩童”的本色,愧疚之余,我只有一遍遍把他托付给身边的朋友们。真诚地希望老爷子能够继续在这美丽的山水中“裸”出自由(思想),“活”出快乐(人生),健康,长寿!

  3.象与意——青年艺术家8人联展

  展览名称:象与意——青年艺术家8人联展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5/29

  展览地点: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艺术区H102(奥赛画廊)

  主办单位:奥赛画廊(主办)

  参展艺术家:王钦、司尚林、陈昊、陈迪、吴茜、林昊、姜超、梁铁

  “象与意——青年艺术家8人联展”由奥赛画廊主办,定于2014年5月24日下午4:00在奥赛画廊开幕。

  象与意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哲人们时常探讨的命题,也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母体,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物性”的凸显,对“物”,即对“象”的超越,是其最本质的内涵与精神,亦即“意”。而在艺术创作中,物性始终是与创作者密切相关的,物性的凸显就是人的自我主体性的凸显。此次展览集合了8位青年艺术家,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也都有着各自的探索。

  4.生活在别处——小幅油画精品展

  展览名称:生活在别处——小幅油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4/05/23-2014/05/29

  展览地点:杭州市南山路202号(杭州恒庐美术馆)

  主办单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浙江开明画院(浙江)

  参展艺术家:全山石、高而颐、郑毓敏、白仁海、王先强、严荣滨、莫大林、周瑞文、杜高杰、童年、孙恒俊、李大云、谢保荣、管建新、陆琦、顾盼、汪文斌、叶国丰、商亚东、沈曙、章利国、唐永明、傅训淳、步燕萍、李新月、林东坤、许辛、郭培建、陈岚、俞乐逊、于建华、何巧玲、吴云、高维莎、沈文林、余素政、黄艺、胡锦锦、颜齐、薛瑛、陈招明、王乐天、吴一舟、宣坚强、江利宇、童奕奕、林云屏、张之琦、余之钦、何立民、范泰炯、蔡传隆、任士龙、刘运环、沈宝龙、谭晓燕、金丹、杨一帆、任渊、管建林

  5.直面当代——首届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名称:直面当代——首届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4/05/19-2014/06/18

  展览地点:北京-松美术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谢源璜、王立则、李如、田广华、周武发、冉劲松、宋克、孙文刚、张峻明、徐小东、张继双、常磊、何永兴、杜春晖、林茂、刘佳宁

  以“情寄西部、关爱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为创作题材的60余副名家油画作品,在位于通州宋庄的——收藏界北京?松美术馆与首都观众见面了!这是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第一次举办以“直面当代,关怀底层”为主题的写实画作展览。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牧,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刘勃舒,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罗杨,中共怒江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中华,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席、《收藏界》社长高玉涛,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高为华等领导为此次画展开幕剪彩。来自西部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和首都文化艺术界、企业界的两百多位嘉宾及北京通州当地数百名观众在第一时间参观了展览。据主办单位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到六月下旬。

  此次展览冠名“直面当代---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作品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当代性特征。在风格上,本届画展无一例外的收入了一批长于写实凤格的油画家的写实作品。谢源璜、王立则、李如、田广华、周武发、冉劲松、宋 克、孙文刚、张峻明、徐小东、张继双、常 磊、何永兴、杜春晖、林 茂、刘佳宁等16位画家应邀参展。这些画家的阵容在年龄层面上汇聚了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下正处于创作盛年的一批油画家,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创作经历也正好处于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一个时期,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担当,或正在担负起中国油画生力军的重任。

  在中国油画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写实主义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在已有全部的风格样式中,只有写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在中国,写实主义的强大,不仅由于其思想来源和艺术实践的丰厚,更在于它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述生存观念方面满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的需要。一直以来,真正的写实主义关注心灵、关注人精神状态的细腻刻画,讲究严谨的写实造型,与形式主义和简单的唯美意识相对立,追求绘画的终极价值,并将其指向定位在创造“真、善、美” , 追求崇高与美好上。写实主义的上述美学思想的形成几乎经历了油画诞生以来的全部历史。

  当下中国艺术界,在整个社会浮躁心态, 拜金主义及其它思潮驱动下,一些艺术家失去了对所从事专业应有的严粛态度、科学精神,敬畏和尊重,以所谓“推陈出新”和“现代艺术”为名,自觉或不自觉的制造着五花八门的艺术垃圾,混淆了艺术是非和鉴赏标准,干扰了创作和艺术收藏,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艺术趣味和鉴赏能力。在评论置后乃至缺位的形势下, 这样的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

  基于上述情况,策展方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院专家的指导下, 筹办了此次展览。需要说明的是;一, 参加此次展览的画家均毕业于国内各大美术院校, 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其中多位有过在国外求学和生活的经历,并任教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等艺术机构,他们具有学院派理论基础,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且刻苦勤奋,尤为可贵的是, 他们均有-颗对艺术虔诚敬畏的心灵,在创作上不追风赶潮,耐得住寂寞, 坐得住冷板凳,数年如一日在写实主义的领域里孜孜追求。策展方之所以关注他们, 主要原因是出于对严肃的艺术态度的敬重,出于对写实主义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集中介绍来倡导好的学风和画风,从而推功油画领域形成尊重知识, 尊重历史,尊重经典的良好风气。

  二,策展方在画家和作品选择上认真考虑了厚重, 丰富和题材的多样性。从农民工额头上的汗水, 城市化过程中的五味酸辛; 大工业废墟上的滚滚烟尘, “共和国长子”留给时代的背影,到重大历史题材----那些把多个风云人物浓缩在一个时空中的百年往事。这些如碎片一般的画面或大或小,或平淡, 或惨烈,都是历史绕不开的关节。写实主义画家在其中担当了记录者和表现者的角色。他们没有忘记爱,忘记对崇高、正义和信仰的呼唤,这正是写实主义最珍贵的品质。相信通过这些作品,大家会看到我们的艺术家没有忘记肩上的责任,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们做出了自己的担当。

  三,完整的推出一批追求写实主义风格的画家, 展示具有写实意味的作品并不说明策展方对写实主义有特别的兴趣和偏爱,而对其它风格的画家及作品不屑与排斥。因为我们始终不渝的信念是坚持艺术多元化,几代人付出沉重代价与文化禁锢主义殊死博斗后获得的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

  我们倡导的是,对虚无主义,痞子习气,低俗颓废和所谓“玩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伪艺术时刻保持警觉,理直气壮地予以抵制,只有这样,中国包括油画在内的各种艺术才能健康发展。

  此次邀请展通过写实作品的集中展示是试图在创作、理论、收藏之间搭建一座沟通和展示的平台,竖起一座可参照、可鉴赏、可辨别的艺术高墙,从而影响公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市场的评价标准。

  四, 作为对写实风格画家的一次集中展示,策展方既反复权衡入选画家水平的整齐划一, 又兼顾了写实主义在中国薪火相传的实际态势,这中间出现的个别差异也在所难免,希望通过展出和进一步学术探讨带来促进和提高。

  6.蝉语·禅境——邹琼辉艺术作品展

  展览名称:蝉语·禅境——邹琼辉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05/25-2014/06/03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邹琼辉

  由今日美术馆主办,观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的“蝉语·禅境—邹琼辉艺术作品展”展览将于5月24日16点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正式开幕。

  青年艺术家邹琼辉是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早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又先后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邹琼辉的作品以“蝉”作为生命意象贯穿作品始终,从而构成其作品意涵的符码。蝉作为昆虫之一种,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当它从幼虫变成虫时奇迹般地从原有的身躯中出走,完整地保留下一个躯壳。艺术家惊异于这种延续、重生的独特生命迹象,不仅大量收集了这些生命遗存以构成她的装置素材,同时,也成为她抽象作品的基本视觉符号,构成一种隐喻性的人生叙事。每逢夏季,蝉的厉声鸣叫成为人们消夏的伴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白居易)。邹琼辉的艺术不仅把观者带入一种久远的诗境,而且能以一种新观念、新图式、新材料把艺术引入一种新的文化建构之中。

  本次展览艺术家将呈现40多幅架上综合材料作品、多媒体互动影像作品,综合展现艺术家现阶段的艺术创作成果

  本次展览展览持续到6月3日!

  7.黑匣子群展

  展览名称:黑匣子群展

  展览时间:2014/05/18~2014/06/18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3818库3号 -(798艺术区)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穆磊、 廖生祥、秦树义、周全、康明宇、朱泓霖、陈振宇

  艺术家将以不同视角来阐述他们的认知以及态度。

  这次展览会以互动方式完成,就像一部舞台剧。

  在空间中我们就像黑匣子里面的信息,不清楚,未知,

  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会记录下来,

  整个过程将记录在黑匣子中,寻找、未知直到最后。

  当我们见证黑匣子的时刻,对我们来说也许这就是存在。

  存在之后这场活动将由观者来定义。

  ---秦树义

  8.蜕变的舞步--郭衷忠n + n Corsino新媒体艺术展

  展览名称:蜕变的舞步--郭衷忠n + n Corsino新媒体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7/27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震旦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

  主办单位:震旦博物馆(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ArthubAsia(主办)、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协办)、法国文化中心(协办)、中法文化之春(协办)、法国驻华大使馆(协办)、马赛市(协办)、舞台44震旦国际大楼(协办)

  参展艺术家:郭衷忠

  法领馆方序言

  “蜕变的舞步”将走进沪上首屈一指的震旦博物馆,该展创造性地将舞蹈与新媒体相结合。这也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重点之一。

  n + n Corsino的成员是同辈中最富才华、勇于创新的艺术家;而震旦博物馆拥有极为精美的中国古代艺术藏品,场馆的陈列设计更是美轮美奂。为了让自己的实力得以充分发挥,艺术家们与馆方共同选定了一个富有挑战的场地筹备展览,并成功将他们的艺术创作巧妙地嵌入博物馆的空间中。展览融合编舞、影像及装置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与珍贵古玉器的典雅相互辉映,并因此得到升华。在舞蹈与梦境、想象与旅程之间,“蜕变的舞步”将重塑人们对于舞蹈与书法的传统印象。

  “蜕变的舞步”一展不仅是将编舞艺术、古代文物以及新媒体成功结合的典型,更是我们两国文化与艺术合作的优秀范例。这场由上海震旦博物馆主办,马赛市及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支持的展览充分证明我们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充满活力。我相信本展一定能得到上海观众们的喜爱。

  卢力捷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

  中法文化之春在震旦博物館

  上海震旦博物馆期盼以国际化的视野,透过艺术,促进文化交流;也希望让静态的历史文明重新活跃于当代的空间中。

  承蒙法国驻华大使Sylvie-AgnèsBermann女士、文化参赞Anthony Chaumuzeau先生、驻沪总领事Emmanuel Lenain先生、文化领事Marion Bertagna女士诸位给予本馆这个荣幸,能够参与一年一度的“中法文化之春”活动。目前,“中法文化之春”已成为这儿最受欢迎的国际文化活动。

  五月二十三日,震旦博物馆将配合推出法国马赛的艺术团体n + n Corsino所作的“蜕变的舞步”特展。“n + n Corsino”为Norbert Corsino和Nicole Corsino夫妇组成,他们是舞者、编舞家、研究者,又具有数学家的专业背景,工作团队包括软件工程师、3D绘图师、作曲家、舞者等等。作品以尖端科技,捕捉人体在舞蹈律动中千变万化的细微动作,融合文学、艺术、电影、音乐等跨领域手法,为观众带来奇妙的感官体验。他们的作品标志着舞蹈艺术挣脱舞台框架,走向了更为开阔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表现形式。

  n + n Corsino推出的展览活跃于世界各地的现代美术馆,如巴黎庞毕度中心、印度新德里国家现代美术馆。艺术家夫妇去年来参观本馆时,看到“玉器研究区”的陈列品,其中,春秋时代玉器上的虺龙纹展示着多视角、多层次、一纹多用等组装手法,触动了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灵感。因此,这次定名为“蜕变的舞步”的展览中,观众不仅能从互动中领略艺术家充满科技感又诗性洋溢的代表作,还能欣赏到他们从震旦馆藏中汲取到的灵感,演化出美如春舞的新创作。我们谨在此预祝“蜕变的舞步——郭衷忠n + n Corsino新媒体艺术展”展出成功。

  文/张临生

  震旦博物馆馆长

  9.异·常之境群展

  展览名称:异·常之境群展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6/24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远洋新干线B商底B03力利记艺术空间 -(力利记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康海涛、刘唯艰、王亚彬、吴海洲、尹朝阳、章剑、张雷

  本次展览题目为“异·常之境”,邀请了七位艺术家,近30件作品。他们是,康海涛、刘唯艰、王亚彬、吴海洲、尹朝阳、章剑、张雷。

  此次是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要观察对象的“风景展览”。所呈现的是“异境”还是“常境”,这些“风景绘画”是艺术家们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以及精神情境之间的一段隐谧对话。

  杰出的风景绘画主要源于画家们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这是艺术史上最根深蒂固的误解之一。无论从中国或西方的绘画历史看,风景绘画的独立,都与复杂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在现当代艺术史中,风景绘画又恢复了孤悬于波涛汹涌的“效应史”之外的灰色身份。最近几年,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却悄然出现了一种风景绘画现象:参与其中的不仅是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一些成名已久的艺术家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风景主题。作为对当代中国独特的精神困境有过深刻洞察与成功表达的成熟艺术家,他们创作风景绘画的初衷显然各不相同,但在这个不经意间形成的“风景现象”背后,隐含着某些共通的东西。

  在当代艺术情境中,不再有纯粹的风景画家,更不会出现真正的风景画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风景绘画现象”,只是一些艺术家暂离“现场”的喃喃自语的偶然汇聚。正如弗里德里希与透纳他们的风景绘画率先预示了一种新型的“浪漫主义”精神,印象派的率先预示了一种疏离于主流价值系统的“现代主义”的个体人格,这个在当代艺术系统的夹缝中自我生成的“风景绘画现象”,或许正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试图真正自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前兆。

  10.贝聿昕水墨画展

  展览名称:贝聿昕水墨画展

  展览时间:2014/05/25~2014/06/28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莫干山路26号-(大库艺术画廊)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贝聿昕

  贝聿昕YUXIN BEI

  1982 生在上海

  1991 移民澳大利亚,墨尔本

  2004 毕业于墨尔本皇家设计大学,服装设计本科

  2005-2007 Duchamp Clothing 设计助理

  2005-2010 Feathers Boutique 兼职设计助理,服装绘画

  2006-2007 Tony Bianco兼职设计助理

  2007-2009 YUU Sleepwear 设计总监

  2007-2011 Lounge Apparel 设计总监,服装绘画

  2007-至今开创个人女装品牌YUXIN BEI,至今在全澳销售,图下女装是2010年春夏一款

  2011-2012搬回上海,东华大学任教服装设计,立裁和服装绘画

  2013-至今法国埃菲服装学院任教服装设计,立体裁剪和服装绘画

  11.蒙德里安与色彩展览

  展览名称:蒙德里安与色彩展览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9/21

  展览地点:[国外]-马盖特镇海边-(特纳当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特纳当代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蒙德里安

  “我希望尽可能地接近真理,所以我选择抽象,直至触摸到物质最根本的基础。”蒙德里安说。

  这位20世纪的荷兰艺术家放弃了具象的描绘,开创了几何抽象风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艺术。他最著名的画作《网格》,只使用了简单的线条以及三种原色——红色、黄色和蓝色。他从现实中分离出色彩和主题,关注点从物质世界转移到精神空间,期望能得到永恒的和谐稳定。

  为纪念蒙德里安逝世70周年,英国特纳当代美术馆将于5月24日举办名为“蒙德里安与色彩”的展览。从早期的荷兰风景画到后期的非具象绘画,色彩始终他的支撑点。主办方希望,通过色彩来回顾这位艺术大师的抽象绘画,能让观众走入蒙德里安《网格》的中心。此次展览将展出50逾幅蒙德里安画作,其中大部分作品来自荷兰海牙市博物馆,那里拥有蒙德里安最多的收藏。

  12.LOVE AIJING:艾敬的爱

  展览名称:LOVE AIJING:艾敬的爱

  展览时间:2014/05/25~2014/06/29

  展览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中华艺术宫)

  主办单位:中华艺术宫(主办)

  参展艺术家:艾敬

  "LOVE AIJING:艾敬的爱" 艾敬综合艺术巡展将于2014年5月25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策展人陈履生。作品以曾经展出的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为线索,重点呈现围绕这个线索最新创作的架上绘画《I LOVE COLOR》系列作品,同时艾敬全新的装置作品《艳粉街的故事》也将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的展期为5月25日-6月29日。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展览中,将有四场公共活动于每个周六在艾敬展厅推出:5月31日“I LOVE COLOR:小天才绘画大赛”中将展示评选的优秀儿童绘画作品,将在艾敬展厅中展览为期一周;6月7日《Dancing With The Color》由艾敬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邀请芭蕾舞蹈演员王思正等在展览现场进行舞蹈表演;6月14日艾敬新书《挣扎-艾敬的故事》发布主题演讲,亚洲联合卫视总编辑、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曹景行将与艾敬以对谈形式展开新书的介绍,该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6月24日艾敬将邀请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先生一起合作,主题“当艾敬遇到隈研吾”,这也是“艾敬的爱”展览中最后一次活动,为期6天,隈研吾会用什么样的作品与艾敬的作品产生对话,这次合作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和期待。

  2012年11月19日艾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展览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200多件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陈履生担任策展人。展览期间还推出了4场艺术延伸项目《生命树下》;每个周六,艺术家艾敬邀请不同领域、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围绕艾敬作品《生命之树》一起进行现场再创作,呈现了艺术综合性的延展。

  艾敬作为第一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当代艺术家,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对中国艺术家展览鲜有报道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对此次展览进行了报道。展览结束后,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收藏了艾敬捐赠的两件雕塑作品《海浪》。

  13.等待花开--王华祥个展

  展览名称:等待花开--王华祥个展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6/03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参展艺术家:王华祥

  等待花开 ——王华祥个展

  王华祥的艺术以变化著称。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小的变化。每十年都要发生一次大的变化,从风格到媒材的彻底变化。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木刻版画,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油画创作。变化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人所为。王华祥的木刻版画,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而他的油画作品则属于典型的后现代绘画。大约从05年开始,王华祥终止了他的后现代风格的油画创作,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整容——王华祥的美术史肖像”,是他的后现代油画创作的总结。尽管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市场上,这批作品的反响都相当不错,但是王华祥决意开始新的探索。自此之后,他开始了观念雕塑、装置、行为和绘画创作,与木刻版画的现代主义风格和整容系列油画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全然不同,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他最近的创作,居然很难把它们归入某种风格之中。在近些年的探索中,王华祥有意避免风格化,或者有意打破风格的局限,进入一种完全自由的表达状态。这种无风格的状态,正是当代艺术的典型症状。王华祥用三个十年,走完了从现代、后现代到当代的历程,我们可以笼统地将这个历程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只不过这个历程通常是由不同艺术家走完的。比如,有些艺术家只专注现代主义风格,有些艺术家只专注后现代风格,还有些艺术家在当代领域中探索。由不同艺术家,甚至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完成的探索,王华祥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除了艺术家好变的性格之外,也得益于整个时代的急剧变化。好变的王华祥生活在急剧变化的中国,于是有了一些看上去全然无关的作品。

  但是,如果我们接近王华祥,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并不是偶然的。用现代主义来对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80年代中国艺术家采取的普遍策略。当这个任务在90年代完成之后,现代主义就有可能因为失去了对手而成为肤浅而僵化的形式主义。后现代引起的思考,可以将艺术从肤浅而僵化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王华祥在“整容”系列油画中所做的一系列拼贴,如中西拼贴,雅俗拼贴,虚实拼贴等等,成为中国少有的符合后现代定义的绘画,尽管后现代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但是,后现代也在风格化中作茧自缚。王华祥之所以不再继续“整容”系列油画的创作,原因就在于当拼贴成为风格之后,它就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游戏,尽管继续创作有可能增加中西美术史的知识。

  当王华祥放弃了现代和后现代风格之后,他的艺术就进入了当代状态。当代与现代和后现代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不是某种风格,或者拒绝风格化。王华祥创作的雕塑、装置、行为和绘画,让人感到震惊或别扭,原因在于我们无法把它们归在某种风格之中来理解。王华祥在挑战艺术界中的习得词汇,他将自己放逐在一种未定状态,连自己也不知道方向和后果。用歌德的话来说,他不再前瞻,也不再后顾,而是集中在现在,集中在当下的感受。当艺术超越名利考虑之后,剩下的就是说真话。王华祥敢于说真话,甚至敢于曝露自己隐秘的心理活动。尽管弗洛伊德主义现在已经不再时兴,但是将艺术视为无意识的升华或者白日梦的看法,仍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王华祥近来的作品,都是他真实的心理写照。但是,王华祥没有采用现实主义的方式,因为隐秘的心理活动没有任何现实事物可以与之匹配。他也没有采取表现主义的方式,过于严肃和直接的表现主义方式容易给人造成压力。王华祥进入了超现实的领域。但是,为了避免超现实主义风格,他在局部采取了古典油画的技法。这里古典技法与现代风格的结合,没有导致后现代主义的拼贴风格,而是在表达艺术家的真实感受。作为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学院艺术家并且一直从事学院教育的艺术教育家,不讲究技法倒显得不够真实。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王华祥在有意识地避免风格化。当代艺术重观念轻技法的趋势,并没有让王华祥违心地放弃技法,哪怕对技法的追求有可能让作品看上去不那么“当代”。然而,正因为如此,王华祥才创作出了真正的无法归类的当代艺术。

  王华祥不断变化的目的,是要抓住真实。这并不是说他的现代主义木刻和后现代主义油画就不真实,它们在创作它们的年代是真实的。但社会在变化,艺术家在变化,如果还要追求真实,势必会导致艺术风格的变化。因此,尽管王华祥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变化,但是追求真实的冲动始终未变。这里的真实无关美丑,无涉善恶。它有点像现象学所说的“回到事物本身”。我们习惯用美丑善恶等概念来看待事物,而艺术总在概念之外。一旦让我们放弃这些概念,直面事物本身,就会有一种眩晕,一种类似于柏拉图的“洞喻”中所说的眩晕:一个被缚在洞穴中奴隶,习惯将墙上影子当作真实事物,当他获得解放走出洞穴看见阳光下的真实事物时,就会眩晕。王华祥的作品会让我们眩晕,也会帮助我们克服眩晕。

  2014年5月5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14.波浪上-海边的城市--英国剑桥铜版画中国巡展

  展览名称:波浪上-海边的城市--英国剑桥铜版画中国巡展

  展览时间:2014/05/19~2014/06/01

  展览地点:[浙江][宁波]- -(修山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修山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珍妮·桑德兰 约翰·普勒斯顿

  远度欧亚大陆,时差相距刚好八小时,一场高手交锋的盛宴以乘风破浪之姿,将在美丽文明的宁波修山艺术中心华丽展开。

  继“来自星星的你”儿童绘画展完美落幕之后,修山艺术中心马不停蹄与地球另一边的英国连线,特邀两位来自英国剑桥的艺术家—珍妮-桑德(Jenny Sander)和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举办国际联合巡回展。

  她说:古老的建筑与水中千变万化的光线是我所锺爱并向往的。

  他也说:一系列的事物,特别是建筑和风景,我都能立刻抓住当时的氛围。

  因此,他们都选择落地于宁波这具有国际视野的修山艺术中心来场动人的演绎,但愿藉由铜板版画所呈现出原创画的浓淡层次,绝对令人惊艳并且您会爱上它。

  15.新疆印象--青年艺术家画新疆创作展

  展览名称:新疆印象--青年艺术家画新疆创作展

  展览时间:2014/05/25~2014/06/04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参展艺术家:戴平均 季少博 黄康林 金福 李华琪 马精虎 彭晖 彭斯 史新骥 塔可唐诗 王搏 王海洋 徐帆 萧瑟 薛堃 张成 张大利 张显飞 章剑鹏 田子

  新疆有着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灵感之地,其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帮助他们打开新的创作天地,进入新的艺术境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邀请了20位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具有新的视野和探索精神的中青年艺术家于2013年6月到8月期间远赴新疆写生创作,借助他们的视角和画笔展现一个全新的新疆。他们分别是戴平均、季少博、黄康、林金福、李华琪、马精虎、彭晖、彭斯、史新骥、塔可、唐诗、王搏、王海洋、徐帆、萧瑟、薛堃、 张成、张大利、张显飞、章剑鹏、田子(排名不分先后)。 本次展览旨在推广新疆的文化形象,整合新疆的文化资源,展示新疆的自然和文化风貌,增强新疆与内地乃至国际社会的关系,同时借此次新疆写生为契机,青年艺术家们在艺术上获得突破,形成新的面貌。

  16.远去的风景--罗朗油画作品展

  展览名称:远去的风景--罗朗油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05/21~2014/06/15

  展览地点:[广东]-中国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罗朗

  罗朗的油画带有稳健沉郁、温柔敦厚的古雅气息,也就是传统诗学中的“柔厚”之美。他试图从个人的角度刻画历史的“厚度”,强调人文历史积淀下的“厚重感”。他的作品勾唤起我们对一个民族的记忆,一种对伦常和秩序的崇敬,一份历史责任感。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罗朗近年来创作的两个系列——《远去的风景》和《老上海》。 《老上海》系列是他在写生的基础上,结合老照片、老画报中的细节,重新整合提炼后的创作。罗朗采用朴实、多元的手法勾画出对老上海的情感;希望尽量“客观”、“不动声色”地表现那个时期上海独特的氛围。

  如果说《老上海》系列引领我们走进往昔的十里洋场;那么,《远去的风景》系列则是罗朗在乡土情怀的探索道路上,进一步把视野放到更为广阔的中华文明。作品中,看似为人熟悉的“景观”已经远离了概念中的自然景物,物象的写实退居次位,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象的抒发才是罗朗最为看重的。透过碎片式的笔触,轻快洒脱的笔意和着淡雅沉着的色调,带出历史沧桑的质感,表达了艺术家对地域文化、历史风雨的思考与回望。

  17.百川为海 绝顶为峰--殷保康水彩艺术60年回顾展

  展览名称:百川为海 绝顶为峰--殷保康水彩艺术60年回顾展

  展览时间:2014/05/24~2014/06/03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湖南师范大学

  参展艺术家:殷保康

  2014年5月24日-6月3日,中国美术馆将举办著名水彩画家殷保康水彩艺术60年回顾展,以“百川为海、绝顶为峰”为主题,在5层19、20、21三个展厅展示他六十年以来的水彩艺术佳作,呈现他多彩斑斓的创作、教学、研究经历,见证新中国水彩画的历史发展进程。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担纲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策划。

  殷保康1936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并留系任教,相继担任留法美术名家吕斯百、常书鸿、刘文清先生的助教,受益良多。

  1972年调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理事,湖南省水彩画艺委会顾问。他从事水彩画学习与研究六十余载,对水彩画深入研究且具有个人特色,其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以表现真、善、美为己任,善于吸收中外绘画之优长,不断探索生活、自然之美,形成了严谨、质朴、苍劲而浑厚的画风。

  策展人余丁介绍,本次展览与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它既不是画家某一个阶段创作的小结,也不是某一种题材如风景、静物等的汇聚,而是他一生创作的回顾。这次展览将展出殷保康近半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100余幅,以及从年轻时代到目前为止近半个世纪保留的大量手稿、日记、照片和各种珍贵文件。本次展览不只是对殷保康作品的简单展陈,而是希望通过作品与文献档案的交汇,一方面展现殷保康一生的创作成就,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他的创作经历,来折射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史。

  展览将分为三个部分:“百川为海?一段口述的历史”、“绝顶为峰?一段创作的历史”、“静水为渊·一段文献的历史”,分别对应的展示内容为与殷保康相关的学习、创作和研究教学三个部分。每个展厅都是作品结合文献、图像的一种展陈方式,并且展厅作品遵循时间线索来陈列,展览在文献的使用上形成了一种美术史研究的结构,呈现出美术史的研究方法。通过整体的展陈设计与构想,展览试图通过将殷保康放到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大背景当中来讨论,将其个人创作、学习、研究与二十世纪后半期水彩画的发展相联系。

  本次展览将站在美术史发展线索的历史高度展现水彩画艺术在现当代的历史发展线索,观照殷保康六十年以来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深度,已经引起水彩画界、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展览同期将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美术界知名批评家、艺术家共同探讨殷保康的艺术创作风格及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8.这样死,这样活--严培明新作展

  展览名称:这样死,这样活--严培明新作展

  展览时间:2014/05/19~2014/07/27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前门东大街23号-(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严培明

  严培明新作展“这样死,这样活”将于2014年5月18日下午两点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玉河新址盛大开幕,展示艺术家本人近五年来对人、环境和社会发展困境的最新思考与艺术呈现。

  严培明1960年生于上海,以一系列黑色碳熏质感人物肖像闻名,以饱含巨大悲剧力量但性格特征鲜明的单色巨幅肖像油画享誉艺界,主题涉及战争、贫困、生命、死亡、信仰、希望等人类及终极命题,深刻而警世。

  严培明是中国最早进入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和机构且目前仍具有重要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1980年赴法习艺定居,1987年起以一系列反肖像的单色巨幅肖像引起西方艺术界瞩目。1991年,他的作品进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之后又多次在欧洲著名机构举办个展,并先后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里昂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大展。2009年,严培明成为第一个在有生之年于卢浮宫举办展览的当代艺术家,并获颁法国荣誉骑士勋章,并在2010年受邀为世博会法国馆绘制展出大型公共艺术。

  作为欧洲当代最重要的博物馆级艺术家之一,严培明毕生都在以天才的绘画探寻“人性与社会、生命与死亡”等终极命题。2005年,严培明曾以“献给我父亲”为题分别在上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行过国内的第一、二次个展;2009年,又以“童年的风景”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第三次个展。前两次是出于对父亲去世的追缅,第三次是其儿童系列的装置性翻版,都属于艺术家局部情感体验的重复展现。

  此次新作展,被看成艺术家创作生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展”。展览以“死”的物象入手,既探讨“死”的力量,更注重“生”的意义。除了严培明标志性的单幅人物肖像,还将描绘动物、自然风景、静物、母亲等形象,首次完整呈现其毕生探寻的“生命”主题,是誉满国际后真正意义的回归大展。

  本次展览由著名综合艺术策划人翁菱担任艺术总监、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主持空间设计、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弗朗索瓦·布丹担任展览设计。

  19.黑白的现代性--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的木刻

  展览名称:黑白的现代性--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的木刻

  展览时间:2014/05/22~2014/06/13

  展览地点:[广东]-中国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

  当黑白木刻版画这种传统、经典的艺术形式与"现代性"这个充满包容,争议的含混概念相碰撞的时候,无形间正构成着对"现代性"的一种阐释。

  追溯现代性的辞源,一百多年前,波德莱尔对它曾有过一种诗意的直觉般的解读,至今仍被反复引用和争议——现代性是短暂和永恒的统一,它的一半是过渡和偶然,另一半则是永恒和不变。他试图从文化和审美层面揭示现代性所呈现的流动的属性和双重魅力。另一方面,在社会学家眼中,从对历史、社会的理性表述来看,现代性则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构建的过程,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没有优先选择权的交互作用中,呈现出来。

  对于黑白木刻版画而言,它发展的历史既显示出现代性中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间相互构建的一面,同时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诠释了变化与经典的统一;现代存在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黑白木刻版画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渊源与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有着密切的相关。它脱胎于一种作为传播载体的新技术,并与社会生产之间发生了具有变革意义的碰撞,也因此,对同时期的宗教、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影响,并随之在社会生产的要求下被继承和发展下来。在早期的历史阶段,它所承担的记载、传播的技术性功能远大于其独立的审美印象。转眼至近现代,黑白木刻版画的深入人心,与一场具有革命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不无关系,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黑白木刻版画成为了具有启蒙与抗争精神的文化"武器"。它自身所具有的朴素的艺术语言,与黑白色块中强烈的色彩对比,所构成的激进地情感表达,在革命的演进下被尽可能地放大。此时的木刻语言,成为众多艺术形式中被注目的焦点。它的简洁和力量与时代的决心不谋而合,在与传统断裂的历史进程中,它的创作推动着革命思潮的传播与发展。因而,在黑白木刻中被放大的革命的战斗性成为了历史情境的选择。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黑白木刻无论是以技术形式还是以一种文化力量的身份出现,都曾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影响。在与过去和传统依依惜别的历史节点上,“黑白的现代性”都表达了革新的诉求和主张。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来谈黑白木刻的时候,并不是怀旧其曾经的时代光环,而是在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处于不断发生裂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再来看当今黑白木刻所具有的独立的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首先,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当下的黑白木刻版画,拥有了更大的艺术独立空间。脱胎于技术载体又告别了文化工具性,发展至今的黑白木刻始终保持着一种纯粹的手工、工具的创作方式。在工业化大生产形成的今天看来,则有一种强烈的批评精神。一刀一刀地在木板上进行个性雕印,所呈现的是一种与生产模具化截然不同的态度,它不仅是艺术家独立的审美表达,同时也是对标准化的一种反思,它拥有回归于手工的个体创造也拥有纯朴地追求永恒的精神。因此,在一味向前的现代社会中,回归于对黑白木刻版画自身艺术形式的探讨,也是换一个喘息的角度,关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空间。

  此次展览选择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作为木版画状态的案例研究。这三位艺术家之间既呈现微妙的师承关系,可作为现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同时,他们又共存于当今的时代语境下,即提出了黑白木刻发展的三种不同可能性和三种对现代性的解读方式。

  王文明的木刻,坦率而充满力量和情感,朴素的木纹和刀痕将古典与艺术的偶然性结合起来,在刀和木交错之间,释放自然状态下的印痕和材料本身的纹理,并最大限度地在继承木刻版画刀味和木味的特点上施显了自己的情怀。换言之,他继承了木刻板画经典的艺术语言和美学形式,统一了偶然和永恒。作品凝练,有一种山江情怀和孤独的气质。与之不同,在宋光智的作品中,材料的语言特点让步于对内容的理性思考,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清晰而规律性的线条和象征性的符号,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理想主义情结。在现实之外,在理想之上,他的象征符号建立起的归属感继承了黑白木刻中思想者的内在感召力。有呐喊,也有节制。而在刘庆元的作品中,看到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处不在地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辨。他继承了传统木刻的叙事性,在他的作品中,有故事,也有态度。版画,而不是木板或者刻刀,成为了他自身表达的一种语言形式,他用它记录,也用它尝试着不同的可能性。黑白木刻版画至此成为了一种日记,一种碎片化的观察、叙事独白。他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当今黑白木刻更为广大的自由。

  广东美术馆一直以来关注于对版画的收藏与研究,尤其在黑白木刻方面,一则源于黑白木刻的历史意义,二则是因为近现代时期,广东木刻在版画运动中曾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此,关注现当代黑白木刻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将此研究延续下来,也是为此块艺术史的发展梳理脉络。在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三位代表艺术家中,我们看到了对于黑白木刻传统的不同层面的继承。看到了经典美学、看到了理性思考也看到了个性化地书写;看到了这个碎屑化的时代对个人的影响,也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坚持。正因为有这种坚持,黑白木刻才会在今天有了长足的延续,也正因为有这些变化,才呈现出黑白木刻版画今天多元与经典共存的现代性。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