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评剧迎来了百岁生日,中国评剧院将从今天起至明年元月2日,推出15天17场纪念评剧百年系列演出,演出最低票价仅为30元。作为此次纪念演出的重头戏,12月26日谷文月和刘萍两位评剧艺术家将在中国评剧大剧院举行“从艺五十周年专场”。记者专访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作为评剧大家新凤霞的得意弟子及新派评剧的领军人物,谷文月回顾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对于评剧的未来,她心存隐忧地说:“我就怕一个剧种‘不死不活’。”
从14岁第一次登台到现在,50年来谷文月的心没有一天离开过舞台,她塑造的角色最为观众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作为继金开芳、芙蓉花、刘翠霞、白玉霜、新凤霞等人之后的第四代“杨三姐”,这个角色她一演就是20多年。而且这出戏带给她最难忘的记忆就是与赵丽蓉的合作。“当年我和赵丽蓉老师住在一个院里,我们的关系就跟亲生母女一样。”两个人合作演出时,谷文月除了演戏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赵丽蓉卷烟。“当时赵老师已经50来岁了,因为那时候生活比较紧,买不起盒烟,所以就卷‘大炮’。每次排练完了,她就拿出小铁盒,然后把纸撕一张把烟末一捻一舔。每次看她卷着累,我总是说我给您卷吧。”
2006年,评剧入围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对于评剧人来说本应是件好事,但谷文月的心情却很复杂。“一方面,入选‘非遗’让这个剧种能留存下来,一些演职人员的生活也会变得更有保障;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剧种的竞争意识可能要削弱了。反正是有了保障,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年轻人反而可能心思都不在戏上了。”
不仅谷文月对于评剧充满忧思,谈到评剧现状,很多业内人士都是一脸无奈。评剧一百年前由成兆才在唐山创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居各地方剧种首位。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文化形态的相继发展,评剧走入了低谷。原中国评剧院总导演张玮忧心地说,观众群体和演员群体的断层,让评剧面临很大困难。现在的戏曲观众多是低收入人群,票卖低了,剧院赔;卖高了,没人看。每出戏请的都是最强的创作班底,艺术质量一点儿不差,但是怎么把好戏推向市场却是个大学问。
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表示,这些年,院里一直不间断演出,还送戏去郊区,值得欣慰的是,在评剧发源地唐山,观众流失得并不多,还出现了很多正在学习评剧的孩子,这让他看到了评剧传承的希望。
(实习生: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