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戏剧本是一场跋涉

2009-02-26 14:20:4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汉炤

   

作者:汉炤

    事实上,戏剧本身离大众确实很远,大众所能接受的仅仅是那些站在生活中间给予他们情感释放的机会

    我们的话剧始于1906年李叔同组织的春柳社,隔年在日本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至今百年有余。其间曾伴随着革命气焰一路向前,也曾围绕着大建设高歌猛进,待到新时期则内外兼修,功力大长,一度作为文化旗帜和改革“重镇”。上世纪80年代无疑成为一个分水岭并延续到90年代,由林兆华、牟森等开始了对艺术语言的探求和革新。那是一个张扬的时期,在于人性和艺术的深度;紧随其后孟京辉、田沁鑫等人则暗藏杀机,凭借高涨的热情改变着现实主义低迷萎缩的戏剧市场;进而不断有人揭竿而起,全盘揭露价值体系和道德观的种种弊病总之,戏剧舞台突然有一天变得热闹纷呈,各种力量扎堆涌向方寸舞台,一时间颇有试看天下风云,戏剧独占鳌头的架势。到了新世纪,一个敏锐的主题凸现,人性关怀被作为关键词呈现,让人不得不想到,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的舞台上不曾有过被肯定的人性存在,甚至这种种状况波及到太多其他领域。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是中国式的意境;天翻地覆慨而慷,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中国式的激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又是中国式的悲痛。但是缺乏信仰的人性使得今天的剧场又开始充当浅薄的“调情”者,太多剧目不再是思考、痛苦和理想的化身,充斥着猥亵、世故、虚伪、消极。那些令人们大笑或干笑一小时的戏卖得最好,生活中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叫好又叫座,于是口水剧横行,像我们的演艺圈一样,貌似百花齐放,实则乏善可陈。既然舆论是宣传的喉舌,那么戏剧对于中国人也只能是个热闹,所以这么多的口水剧也自然。

    一个风尘女子的叫卖和一个良家女子的叫骂,其不同显而易见,一个是生意,一个是生活。有趣的是,近来“暧昧”成为通行的潜规则。对于大众,艺术只是他们生活的乐子或者参照。多年以来我们仍有旧社会进园子看戏,一盘瓜子一杯茶水的乐趣,对于剧场艺术有着迥然于欧洲的传统。在戏剧的起源地,进剧场更多的是有生活阅历的人,他们视戏剧为一种洗礼,一种精神上的祭祀——这其实也是戏剧的本质。我们现在有许多人也开始尊重剧场这个特殊空间,逐渐领悟戏剧带给内心的片刻沉静,人们会主动关掉手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掌声。

    剧场本来就是世俗梦幻的陈列所,在那里你尽可能真切地看到人生百态,甚至面对自己平时被隐藏的黑暗、萎缩、变态等等,当然也会感同身受那些伟大、悲悯、纯洁的情感,思想的维度被扩张,灵魂被净化。戏剧是在一个环境里的各种可能,世间万物皆入戏,舞台才有生命。西洋的戏剧来自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而东方古典戏曲则长于“以歌舞演故事”。不能回避的是,宗教感是戏剧存在的一个源动力,但时至今日,宗教感几近消失,当然不止在艺术上。戏剧应该站在距离大众不远的地方轻轻召唤着越来越多的人安静下来,关心自己,关心外界,关心社会和更广泛的生活意义。这是戏剧本应有的功能,剧场的宗教感也正是这样诞生的。

    当然被隐藏在幕后的真正高手是体制。体制是政治的语汇,表达了统治集团的立场和思想。千百年来在对待戏剧这个事物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产物,比如禁戏,这是皇权时代;比如评奖,这是和谐社会。体制需要一种东西来充当精神工具,而开明的政治又不需要完全麻痹大众的精神,于是艺术成为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枷锁”。

    小剧场戏剧从上世纪80年代探索以来,一直占据着戏剧市场的半壁江山,有力影响着戏剧发展。大剧场一向以主旋律思想的现实主义题材为生力军,大话题,大戏,大制作。无论是哪一边,如今都不得不面对冰冷的票房。一张票所包含的水分让所有人兴叹,一场演出的最低票价为学生票40元,但仍令很多想看戏的学生止步不前;最高购买力来自于所谓的白领和高收入人群,但是票务公司的票提、每场预留的赠票席、主办方投资方拿走的场次和票子等等,分摊在了每一张对外销售的演出票当中。一出戏在一个剧场票房火爆,放在另外一个剧场就惨淡收场;放在北京演出场场爆满,放在上海就是门可罗雀。这是戏剧进行商业运作不能拒绝的环节,然而这些环节有力影响着有意义的戏剧实践。当闹剧、搞笑剧、口水剧充斥整个市场时,林兆华负责任地说出只有好的原创作品才能拯救戏剧。

    事实上,戏剧本身离大众确实很远,大众所能接受的仅仅是那些站在生活中间给予他们情感释放的机会,因为他们在试图尽力地扮演一个观众。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严重受到威胁的环境,戏剧的高贵属性难以保全。戏剧是革命的,是激情的,不左也不右,只是作为精神领域的一项长征,现在需要新的力量来让这场跋涉走得更远。、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