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班
“以泪洗面”(Lacrimosa)这支乐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继2006 年的上海、北京、台北、香港四地巡演之后,2009年又来过一次。虽然演出的规模并没有因为大力宣传而扩大,不过只要气氛好,其实来看的人是多是少也并不是太要紧,反正乐队拿的是出场费,到最后,算账算到“以泪洗面”的,也只有主办方而已。
神像的建造就是被用来推倒的。这句话适用于一切成立超过十年、风格一直有变化的乐队。而“以泪洗面”到今年,已经成立20 周年了。就在今年5月初,他们发行了20 周年纪念双CD 大碟《影子戏》(Schattenspiel)。专辑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从乐队草创的1990 年发表的第一首单曲,以及不少后来的成名之作,并穿插了一些过去从未发表过的作品。
CD1 中集合了1990-1996 年间的9 首歌曲,当时,“以泪洗面”还是支据守在德国本土的乐队。不管是《恐惧中的灵魂》(Seele in Not)中那句“我站在河岸边,看到候鸟在河面上滑过的影子,然后听到遥远处,婴儿在哭喊”,或是《胡狼》(Schakal》起首的那句“庙宇正在崩塌”,都相当有画面感。那时候它是不成熟的,有点青春期综合征,但却相当真诚。乐队主脑提罗·沃尔夫(Tilo Wolff)当时还未进入二字头的年纪,天天在工厂打工,以此赚钱维持乐队的活动。
提罗与女主音安妮·努尔蜜(AnneNurmi)的相识促成了这支乐队的成熟。两人在巡演中一拍即合,后者离开了自己的乐队,加入“以泪洗面”,将它带上了更宽广更多元化的舞台。
从1996 年发行的大碟《炼狱》(Inferno)开始,一直到他们最负盛名的大碟《女神爱罗地亚》(ELodia),是这支乐队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围绕着充实的主题,头尾呼应,结构完整,获得德国《Zillo》杂志的大奖也毫不奇怪。不过5 月这张纪念大碟中,却未收录这时期的任何一首歌曲,个中缘由让人不由得产生诸多联想。
在此之后,“以泪洗面”就开始彻底国际化了。他们的歌曲走上了古典乐与金属相结合的最流行路线,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拉美国家,都受到极大的欢迎。《影子戏》的CD2 收录了从2002 年至今的9 首歌曲,但听来感觉风格差别不大。或许这就是所谓国际化的代价,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听得懂的东西,不可能太过深奥复杂。也能感觉到他们在达到了高峰后,想要更进一步时面临的困难与挣扎,不想再重复过去,但如果偏离太远,又会与老歌迷渐行渐远。
在此期间,提罗做了电子乐风格的个人音乐计划,还为少年偶像团体担任过制作人,或许就是想要跳出乐队自身的藩篱。新千年以来,他们出新专辑的速度越来越慢,这张纪念大碟似乎也只是单纯的歌曲罗列,并未指引出乐队将来的方向,恐怕这一矛盾的解决还需假以时日。不过对于老歌迷来说,这张所谓纪念大碟最大的意义,也不过就是看着歌词簿里的旧照片,回忆一下当初那个画着黑色眼线、惨绿愁红的少年罢。
(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