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培
张惠妹、孙燕姿和蔡依林都在事业下坡路时,才获得金曲奖肯定。但反过来,它也肯定过外形不被人看好的顺子,肯定过从小女孩转型为个性歌手的范晓萱,肯定过叛逆得最初不为人识的陈珊妮。
突然发现台湾金曲奖在内地的受关注度,近几年内急剧飙升,大陆收不到电视直播,数百万的网友利用网络电视来观看对岸的一场娱乐盛典,各派粉丝引开骂战,乐此不疲。
这是金曲奖值得玩味的现象。如果把两岸三地的娱乐评奖放在一起比比,背后揭示的是文化影响力的问题。
这几年,两岸三地的娱乐格局在微妙变化:一方面,内地充分开放后,各种娱乐奖项应运而生,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与港台娱乐颁奖比肩的可能,但背后的娱乐工业机制太薄弱,除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系列选秀外几乎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音乐品牌,颁奖的竞争力自然有限;另一方面,香港娱乐工业急剧衰落,流行音乐许多指标显得肤浅、局促,评奖机制高度垄断,获奖的歌手大多以本地和粤语圈为主,几乎丧失了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发言权。反倒是在台湾,无论是音乐的金曲奖、电影的金马奖还是电视的金钟奖,都越来越显示出辐射两岸三地的胃口和能力。
我愿意把每年观看金曲奖、金马奖的那几个钟头,当成了解既在身边又有隔膜的祖国宝岛内社会人文的途径。比如上一届金曲奖引发大陆网友们讨论最多的不是某某歌星,而是台湾新闻局的美女局长史亚平。她一袭白色晚装优雅亮相时,引得诸多大陆网友惊叹,原来对岸官员如此漂亮,混入明星堆里也挑不出来。还有一次,那英首次代表内地歌手问鼎金曲奖最佳女歌手时说,自己来一趟台湾真的不容易,随即满场台湾音乐人和观众起立鼓掌和呐喊,让人百感交集。
这些场面同样出现在台湾的金马奖上,去年内地演员张涵予凭借《集结号》问鼎影帝,还有前年的汤唯,备受台湾民众和媒体呵护,她在颁奖台上哽咽地说“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的那句话,也浓缩百味。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以为金曲奖就像华语音乐界的格莱美,金马奖就像华语电影界的奥斯卡,这是一个奖项文化上的包容力、开阔度的彰显,两岸三地的文化人、娱乐人士在台湾进行某种微妙的沟通。
这几年,金曲奖出现了一些摇摆,比如本土原住民表演在金曲奖上成了必备桥断,这让整个颁奖典礼略显局促,不过,从更大的格局上看,金曲奖总算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气度,比如肯定了新加坡来的孙燕姿,连续两届最佳专辑都奖给了香港歌手,金曲奖仍是站在华语文化圈的大视野评判和取舍,气度仍然是最大的。
越来越多的大陆网友在批评金曲奖评审的保守,比如金曲奖就像是一种对歌手的盖棺定论,对许多大牌歌手,它的颁奖都显得滞后,未走红的时候它不颁奖,最走红的时候也不颁奖,往往是有点过气的时候才颁奖,比如张惠妹、孙燕姿和蔡依林都在事业下坡路时,才获得金曲奖肯定。但反过来,这恰恰说明了金曲奖的某种坚持,这么多年来,它肯定过外型不被人看好的顺子,肯定过从小女孩转型为个性歌手的范晓萱,肯定过叛逆得最初不为人识的陈珊妮,近几年,从陈绮贞、张悬、苏打绿、王若琳,包括这次刚刚获得新人奖的卢广仲,也无不从金曲奖中被发掘出来。
坚持了20年,现在的台湾金曲奖开始引发了大陆歌迷的争吵,这很有意思,起码这不意味着隔膜,而是接近。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