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与海德格尔的美学诘难

2008-03-07 10:06:24来源:    作者:

   

作者:宋祥瑞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由职业从事者研究的知识学在中国迄今几近百年。在这期间,真正称得上有规模的学科的研究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这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且有几个学院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培养了一批音乐美学硕士和博士。这意味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的成绩主要产生于20世纪后20年。

    我们都知道Aesthetics of Music非中国文化传统之物,而是西方文化所创造。它生根于西方的哲学以及艺术音乐土壤,它之于我们显然是一个舶来品。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对于东方的学者而言,研究Aesthetics of music与其它源于西方的其他学科,如Ethnomusicology,我们都会处在“欧洲中心论”的阴影之下。这已不是我们情愿与否的问题,而是事实:在当代,不管是文化还是学术,West and non-West二元对立格局是一种历史性际会。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与日本人手冢富雄的对话中挑明了这个际会的矛盾。他说:“美学这个名称及其内涵源出于欧洲思想,源出于哲学。所以美学研究对东方思想来说终究是格格不入的。”[1]尽管实情如此,即Aesthetics确实源出于西方哲学,但从我们非西方文化传统及其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言,我们不得不在Aesthetics of music的名称下研究那称为“音乐”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得不面临西方的挑战。因此,如何回应西方哲学家和学术的挑战则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为了回应海德格尔的诘难,我们首先必须明了该诘难所指:我们是用西方的Aesthetics的观念、方法、概念来研究中国的音乐,还是旨在借鉴一种学科的思维方式来规范和启发我们,从我们的传统的研究对象里,并且通过与西方Aesthetics of music的比较抽绎出适宜于中国这非西方的音乐对象的方法和概念体系?显然,海德格尔所言“美学研究对东方思想来说终究是格格不入的”,并非指东方学者研究西方的美学,而是指研究东方的美学。因此,问题才能是:东方有美学吗?我想这恐怕是海德格尔的诘难所在。确实,中国或东方没有过Aesthetics,但有过研究美以及音乐意义(或什么是音乐)的悠久历史。对于非西方的中国研究者来说。我们只不过是借西方的学科及其规范性思维来研究关于中国音乐的提问(即所谓美学)。因此,从这个立场出发,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中国当代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美学,即Aesthetics of Western music和Aesthetics of Chinese music,不存在一个无差别的所谓“音乐美学”。其次,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是我们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即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与研究西方的音乐美学互为前提,并且以研究通透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为优先,以期获得一种方法论参照,特别是其音乐美学形成初期的那些美学家,例如德国浪漫主义器乐形而上学、黑格尔以及汉斯立克。第三,有计划地系列地翻译西方的音乐美学名著文献,否则我们将会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以为是新发现。第四,音乐史研究对于音乐美学具有决定性意义。尤其这种比较研究,因为它已经进入“文化”研究的领域。第五,尽早上因特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大大落后了,我们一直说要走向世界,好像世界在别处很远的地方。实际上,世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脚上,只要迈步,就成世界。不要造成遗憾再去补课。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A].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C]下册.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06.

     原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一期


    (编辑:杨帆)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