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在走“下坡路”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起码从票房表现上来看,确实如此。
不过,在拥挤的中秋档,猫眼评分最高的竟然就是一部青春片——《悲伤逆流成河》。截至9月23日23时,该片猫眼评分达9.1分。
从票房表现来看,在同日上映的几部国产片中,该片票房目前暂列第三位,仅次于《反贪风暴》和《黄金兄弟》。当然,《悲伤逆流成河》目前取得的成绩也离不开光线的操盘,而提起目前国内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几部青春片,背后也必定有光线的身影。
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等成功案例在前,尽管近年青春片的票房表现每况愈下,但光线似乎仍铁了心要深耕这一类型。
聚焦社会议题顺应90后需求,
IP+流量模式退潮回春?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所谓‘青春片’的基本特征,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神话的颠覆。‘青春片’的主旨,就是‘青春残酷物语’。”
青春是否残酷,根据个人经历见仁见智。
不过,国产青春片似乎都离不开对成长的焦虑这一母题。但《悲伤逆流成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这个千篇一律的主题,转而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校园霸凌。
青春片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青春的进行展现,从受众年龄上来说过去大多聚焦在80后。但是,随着90后的成长,这一批观影主力群体也需要带有他们记忆点的青春片,而这一社会议题也顺应了90后对于青春片的需求。
《悲伤逆流成河》根据郭敬明的同名小说改编,与传统的青春片题材有所不同,该片主要聚焦“校园霸凌”问题,讲述了一个并不算美好的青春故事,也就是所谓的“残酷”青春片。
导演落落此前在采访中称,最终敲定以“校园欺凌”作为电影的主旨,一方面是因为在国产电影市场中这个题材几近空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除了主题内核顺应了大批90后群体的需求,《悲伤逆流成河》的优势还在于原著作品积累了大量90后粉丝群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时间的累积,这批粉丝现在已经构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主力军。同时青春片的制作成本与其他大场景、后期特效多的影片相较而言需求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该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并未有流量明星出演,全部启用知名度较低的新人演员,既能控制成本,同时又改变了过去打造青春片惯用的IP+流量明星模式,转而将看点全部集中到影片本身,试图用内容质量和口碑走出一条票房长线。
但如此一来,却各有利弊。
青春片的受众是粉丝经济盛行的群体,虽然明星效应在逐年递减,但不能否认流量明星始终是青春片受众决定是否走进影院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影院排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把演员阵容纳入考虑因素之一。不过,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仅有流量明星已经远远不够了,影片口碑才是影响票房的决定性因素。
而全部启用新人演员的作品,假如内容质量过硬,随着口碑发酵,影片就能在抛弃高片酬的流量明星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收益,同时还能孵化新人明星。
但青春片由于题材类型限制,又很难达到像《我不是药神》或者《西虹市首富》这样的主题深度与票房高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只要是粉丝经济的产物,流量就是不可忽视的票房助力因素,而流量效应目前仍然是青春片走出圈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年七部青春片,
光线的“青春产业链”突破口在哪?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国内的热门青春片背后总能看到光线的身影。
“现在中国观众的平均年龄大概20岁、21岁,他们是天生的青春片观众。从市场上来看,这个人群数量很大,广义一点的青春片受众应该有几亿之多”,多年前,王长田对于未来青春片的市场潜力就有自己的预判,也从很早就开始着手地布局着他的“青春王国”。
比如,投资游戏公司、网络社区、出版等一系列内容公司,成立“青春光线”,将新人管理部门独立等。自打确定要做青春片开始,光线也在同步进行“青春战略”,也确实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果。其后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皆有5亿左右的票房体量,不过,从《左耳》之后,事情发生了改变。
《左耳》之前,光线的青春片一直是由具有粉丝效应的明星担当主演,比如《同桌的你》中的周冬雨、林更新,《匆匆那年》中的彭于晏、倪妮等。从《左耳》之后,主演开始启用新人演员,彼时,《左耳》中的杨洋还未成为四大流量之一,《盗墓笔记》尚未播出,而欧豪在出演《左耳》前也还没有代表作。
而启用苏有朋执导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左耳》取得的成功也许在当时似乎能证明流量明星并不是青春片的必要因素。因此,《左耳》后光线的青春片一直启用新人演员担当主演,意图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培养新鲜面孔,以进行人才储备。但也正是从《左耳》之后,票房开始逐部下跌。
针对青春片市场表现逐年下跌的情况,光线也在做出调整。早在两三年前,王长田就认为青春片和类型片的结合是未来国产片的大趋势。
“接下来往下走的话,观众肯定对现在的这种,跟现实结合相对紧密的青春片,他们会产生疲倦感,新鲜感肯定会减弱。那你要挑战观众的神经,就要结合更多的类型,比如说校园犯罪,我们现在审查制度比过去要好一些,所以也是可以做的。”
无论青春片目前市场表现如何,在以年轻观众作为观影主力人群的当下,青春片仍是国产电影的必备类型。
青春片盛极而衰只用了六年,
市场如何趋于理性?
回溯国产青春片的历史,似乎并不久远。
2012 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和内地都成为一部现象级爆款作品;《致我们中间逝去的青春》于2013年紧随其后上映,票房一路突破7亿元。
对国内来说,《致青春》不仅引爆了国产青春片的投拍热潮,而且从制作、内容、演员,到营销手段等多个方面,定义了接下来几年国产青春片的模式。此后,国内开始了独有的青春片热潮,并且在最开始也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批量生产的青春片在2015年-2016年达到了最高潮,疯抢热门IP,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统统拿来改编成青春片,仿佛所有和“青春”沾边的文化符号,都可以改编成青春片。再来邀请高人气的流量明星出演矫揉造作的剧情,而戏外吸引眼球的话题营销源源不断。
但近几年青春题材影片的票房表现大多平平,很少能形成曾经出现的高热度或高口碑,包括不少流量明星出演的影片。从众人追捧,到市场回归理性,国产青春片用了六年时间就黯然退潮。
和其他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青春片不仅门槛低投资少,而且拍摄周期短,制作难度也比较小,除此之外,前两年它几乎成了明星转型当导演的“试金石”。
在内地,青春片一般主要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大部分都以多年以后回望青春的身份回忆懵懂爱情、青春,通过在中学、大学以及社会的对比中获得怀旧的怅然情感。
单一的题材剧情,就导致该类型同质化严重,近两年国内市场涌现的出众多中低成本、质量参差不齐的国产青春片,不仅制造了青春片的泡沫式繁荣,也加速了观众对这一类型的审美疲劳,网友吐槽 “青春热也该消停点了吧,不是谁的青春都要拍吧?”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 “确实有人说青春片市场特别泛滥、过剩,但其实中国电影票房去年是将近500亿,青春片票房不到20亿,连4%都不到。那么大的类型4%的票房都不到,真的是泛滥和过剩吗?真的不是。对于这个类型来讲,它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因为现在我认为大多数社会上的人,不管是导演也好,还是题材也好,并没有满足更多的人,所以大家觉得雷同,但是雷同不代表它泛滥。”
但从以往的市场表现来看,大体量青春片易“招黑”,小体量青春片又难以打破圈层,从整体而言整个类型还存在着局限。
无论如何,在市场对于青春片已经逐渐趋于理性的当下,该类型迫切需要走出惯有套路。事实证明,单纯靠流量明星吸引观众已经不足以支撑票房,而启用新人演员挑大梁、凭借内容质量在短时间内无法打通圈层。
而在青春片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的状态下,口碑是走出票房长线的决定因素,流量明星则是扩大受众范围打破圈层的重要方式,因此,青春片需要明星卡司+高口碑来打通瓶颈期。
总体来看,由于青春片发展历程较短,除了爱情元素、喜剧元素,青春片在与其他类型元素结合方面尚未出现成功案例,因此,在缺乏经典案例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创作者或许也不敢尝试开拓新的类型,只是稳妥的沿用原有套路。
但是,随着观众观影审美的逐年提升,一味沿用原有套路的青春片已经很难再获得市场欢迎。在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性的情况下,青春片必将经历一段阵痛期,才能在摸索中重新摸准受众和市场的“脉搏”,而理性的市场环境,对青春片的发展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