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家辉、古天乐、陈小春成为了“贪玩蓝月三巨头“时,很难想象曾经带给华语电影无限荣光的香港电影经历了什么。与此同时,重回香港黄金年代也不只是一个鸡汤型口号就能达成,所面临的困难远超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港人北上,这在香港电影史上绝对是颠覆性的历史节点。
从初期的阵痛,再到互相融合,关于重回香港黄金年代的呐喊就从来没有停过。之所以渴望重回香港黄金年代,源于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里商业属性最为完善的典型代表,而对于大众院线来说,这是取之不尽的瑰宝。
观众对于香港类型电影的喜爱,从来没有因为港片发展的更迭而出现锐减。无论是林超贤这两年在国内的如鱼得水,还是徐克的独霸一方,香港电影在内地影迷心里不仅仅是情怀的代表,而是院线电影与大众建立连接的一种最佳呈现方式。
“懂观众”是香港电影的特点。只是在后期的发展中,香港电影自认为的创新不足和观众对于香港电影元素需求未满存在着天然的错位。在目前的环境下,内地电影市场体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其实也给香港电影新的契机,能否把握住在于其是否能够精准切中内地电影的新命脉。
拒绝贩卖情怀,但港片情结的爆发依然会是“隐形炸弹”?
情怀,这个被电影市场广泛使用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节点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
在“情怀至上”的2013年,凡是打着‘情怀“二字的都是电影所向无敌的致胜法宝。在”情怀至下“的2017年,但凡遇到”情怀“二字的都会本能性的激起观众的自我保护欲。
当“贩卖情怀”等同于“践踏情怀”,市场的反应程度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过激。过快的断崖式跌落,让电影会承受极大的压力。但当“情怀营销”被合理运用,电影的口碑发酵要远比想象的乐观。
观众从来没有也从来不会拒绝情怀,拒绝的只是假借情怀之名。在诸多的“好莱坞情怀”、“青春情怀”云云之中,港片情怀或许是最无敌也最泛滥的存在。由于港片兴盛内地初期,绝大多数影迷都只能通过DVD和VCD的方式大量观影,缺乏影院消费的合理输出渠道。
所以,当港片打出“情怀”营销牌时,观众会恬然形成一种“还票”心理,这是任何电影所不具备的营销优势。早前的大话西游使然,后来的周星驰使然。
但这两年,港片主打“情怀”风的电影变得十分稀少。来源在于以往小量级“情怀电影”所取得的实际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也在于一线核心电影人面临创作的间歇期和转型。
在中秋档上映的《黄金兄弟》是今年为数不多,有浓重“港片情怀”的电影之一。从片名本身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标签。但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等名字出现时,观众几乎都可以把它与《古惑仔》产生天然的联想。
这就是《黄金兄弟》的优势,不需要过分的标签,只需要几个名字的勾勒,就可以让许多观众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古惑仔》。今年,恰逢《古惑仔》系列电影推出的20周年,虽然片方并没有过分渲染重聚合体,但定档中秋本身就具备了足够的说服力。
热血青春的集体回忆,是《黄金兄弟》受众的基础,但能否克制合理的利用“情怀”,是《黄金兄弟》能否突围的关键。起码在中秋档,《黄金兄弟》本身的潜在情感共鸣,是电影拥有的“隐形炸弹”。
其实在大鹏执导的《煎饼侠》中,当“古惑仔”聚首,引发的情感共鸣是得到充足验证的。而随后一年,《黄金兄弟》开拍,3年已过观众对于“古惑仔”的热情并不会消散,只是需要检验的是电影本身如何打开观众的情感闸口。
对于港片来说,谈“情怀”并不可耻。正因为市场本身有情怀需求,才诞生了情怀营销。与其他地区的电影相比,港片本身的优势所剩无几,情怀是港片能够与内地电影市场所迫切渴望的情感共鸣所对接的一个重要轴心。
港式动作片的没落,重回经典的关键在于重塑经典
一直以来,关于港片没落存在着许多误解。绝大多数人将港片没落,归结于港片不懂创新甚至无视创新。
但内地观众对于港片的渴望难道是打破记忆的突破吗?港片没落的最大原因,在于其坚守优势的不坚定,在于内地长期磨合的过程中,对于港片基因的破坏性重组,打破了观众的固有认知。
对于警匪片来说,是如此;对于动作片来说,也是如此。多少港片在内地陷入口碑泥潭,在于电影本身的“陌生感“。港片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通过实际行动验证了它的商业属性。对于观众心理的捕捉,观众需求的满足是港片的优势所在。
但好莱坞特效文化对于世界电影的冲击,让港式动作片对自身产生了动摇,随之而来的是在提高预算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冰冷的CGI来触碰观众炽热的期待。
所以,港片重回黄金年代,需要做的更应该是重塑经典。小范围的创新来源于对于观众审美习惯改变的满足,但已经验证过的优势条件也是观众买票的基础。
意外的是,在早前举办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成龙亲自为《黄金兄弟》站台。这来源于耀莱是电影的出品方,成龙担任电影的出品人。但更为重要的是,电影的导演钱嘉乐本身就是“成家班”的主力成员。
从1983年,担任成龙动作电影《A计划》武师出道到如今执导《黄金兄弟》,钱嘉乐的身上本身就是港式动作片的一种血脉继承。
据悉,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钱嘉乐多次亲自示范动作,并且要求电影采用大量实拍。从负重感真枪设备打斗到枪战场面的升级,钱嘉乐本身让电影恪守了“港片原则”。而虽然拍摄期间,主演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但这也可以看到《黄金兄弟》在动作场面的处理上,更符合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本能期待。
逼向精品化的电影市场,耗资2.2亿的《黄金兄弟》贵对地方了吗?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电影市场不断的朝着精品化的趋势发展。更加注重口碑的驱动力,更加看重电影的情感共鸣,但与此同时更加注重电影呈现的整体精致感。
只不过,观众对于精致的理解,不再只是强行灌输“豪华”的场面和浓烈的电脑特技。观众对于精致的理解,在于电影情、景、人的三位一体。
例如5月的票房黑马《超时空同居》,作为一部小量级电影之所以可以完成逆袭,在于电影本身满足了观众的精品化需求。有浓烈的情感,有眼前一亮的故事架构,有在线的表演呈现,最后还有一些让人感到新颖奇特的特效,这些元素的组合让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好感加强。
但对于动作片来说,它的考核需要在另一个维度上。近两年,港式动作片在视觉场面上的提升显而易见,香港导演对于画面的呈现能力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彰显。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林超贤对于港式动作片的视觉呈现成为了一个典范。
这是内地资本与港片基因结合,呈现效果最好的表现之一。让人有些意外的是《黄金兄弟》网传成本达到了2.2亿元,其中电影本身的“贵”体现在哪就让人感到十分好奇。
这一次,导演甚至把故事背景“搬离”了铜锣湾,影片辗转日本、匈牙利、黑山、中国台湾、内蒙古等多地区取景拍摄。除了打破观众对于“古惑仔”的固有认知外,对于电影本身的格局提升也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据悉,电影在匈牙利用2天时间搭出了一座警察局来配合电影拍摄。也花费重金请来LNP3专业级赛车保证影片飞车戏份的拍摄。
这些外在的、显性的的视觉冲击元素本身可能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它更多需要电影在情怀、故事、人物本身给观众带来满足的同时来尽可能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这也是提升电影品质的最后一道关口。
重回港片经典,说容易也容易,它的优势很明显,缺点能补足;但说难也难,观众对于港片本身的认知在随着不断的变化而变化,精准把握观众心理让许多尝试变得不可控。但港片,它从来不会被内地观众遗忘反而更需要一个情感窗口,让压抑许久的记忆得到一个充足的释放。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