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罗伯特.佛拉哈迪供起来让人膜拜,仰望他世界纪录片之父的神殿,后辈只当是他眼皮底下授以技艺的凡人奥德修斯。那么,在我看来胖君迈克尔.摩尔便是秉承老佛爷衣钵,追随其风格遗志,做美国现代纪录片代名词的最好人选。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让这位胖君独食此隅的荣耀,于我,他的深入人心,毫不损伤格雷戈.麦吉里弗雷,列昂.格斯特,彼得.博格达诺维奇,罗伯.爱泼斯坦等等专攻抑或兼拍纪录片所享誉世界的美名。
而我看迈克尔.摩尔的视角,的确有意度量出了我探视的角度,也植入了我很多的主观感受。就他的姓氏,Moore,典型的凯尔特爱尔兰古姓氏,寓有庄严崇高之意,与胖斗士的精神匹配,又不辱其始祖血液里的光辉,喜欢。说白了,我喜欢爱尔兰这个民族,这是个从欧罗巴先河里提灌精华,于偷安旦夕的岁月,未失缥缃之气的艺术族群。
《动物世界》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挺美的,只觉那个属于“联合国出品”的片子是我童年时期,看过的最好看的电视连续剧。十几年前偶读《野兽之美》,被文字复活自然的美所征服,想知道书作者,之后了解了纳塔利.安吉尔三十刚出头就以科学作家身份拿下普利策奖桂冠,是意料中的嘉纳。我还会浅浅地联想,“记录”本身就是艺术,无需添加任何作料,只要认可被摄者自由的灵魂。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之前,天朝还是有很多好纪录片的,只是缺失了光照又没有稳定的生存空间,所以多数都“被见不得人”了。
一个导演能把纪录片拍得好看,我想,他便能够驾驭文艺片或恐怖片,成为一个不错的类型片导演。反向,却不见得能成立,因为这里有个叫“勇气”的东西,它往往源自某种痛苦的体验,抑或能够感同身受的大慈大悲之心。据说迈克尔摩尔中学时期便做过有关环境污染的幻灯片,并获得大奖,这或许就是他扛着镜头走人生的萌芽。而自幼生活在通用汽车完全渗透的小镇,看着如他父辈的乡亲,一生服务于通用汽车公司,结果落得老无所依,被失业被遗弃。这种破败给予他的痛,定是划开迈克尔.摩尔处女作《罗杰和我》的利刃。
这部拍摄于1989年的作品,质问以通用汽车老板罗杰为代表的大企业主,希冀一种尽可能理想化、人性化的生存状态,主题是十分明确的,但节奏与风格都是实验性的,能察觉到迈克尔摩尔探索个人风格的痕迹。画面游走在迈克尔熟悉的街角人群中,有时集中犀利,有时游离放空,迟迟不见的“罗杰”牵引着迈克尔的摄像机,以小映大的目标越来越飘渺。而那位抱着兔子笑谈的女人的确成了最特别的亮点,剥兔子皮的过程让人瞥见到了捉摸不定的“人性”,“弱肉强食、卸磨杀驴”的生存法则是这个世界真实的脸。 也许,迈克尔.摩尔与罗杰这番未能直面的对决缺了点什么。幸运的是迈克尔成功了,七百七十多万的票房,让他一夜成名。然而时光流逝,物是人非。09年通用汽车的破产重组,底特律城的崩塌,当年胖君的自言自语,不知预知了怎样的一出未来剧目了。
未果不代表完结,随后迈克尔.摩尔的炮口便时时对准了财阀大亨、政治环境、社会诟病,在美国本土范围内制造他的影响力,涉足电视节目《可怕的真相》,咬住那些只在乎钱袋子的大佬。这种蛰伏积蓄了他再次上路打仗的能力,美国科伦拜中学枪击事件激起了迈克尔.摩尔的斗志,2002年交出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探讨了校园暴力事件延伸至自由美国背后的利益链条,拷问暴力的成长环境与自我毁灭间黑暗的制衡,从那时,迈克尔.摩尔已经开始了对枪支管制的高度关注。他折中的论调也是一种方式,时间再次证明,这是苦熬的漫长的过程,即便在他放出“厌倦了一个人战斗”的无奈之语,依然可见他在个人主页上竭尽全力的呐喊。
毫无疑问,迈克尔摩尔是个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的电影人。向来支持民主党的迈克尔,2004年用《华氏911》给美国的大选投了一枚炸弹,直击布什家族,虽然没使出致命的杀伤力,却挥出了臭鼬的独门攻击利器,与总统同在,一纠缠便是要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激情四射下一个三百年了。实惠的是,这片子让胖君彻底花枝招展了,票房破亿刀,胖君的思想高地再次被聚光。至于因触及老虎须,不得不提心吊胆的烫手山芋身境,不提也罢,毕竟他的人生继续着。
而911的梦魇,说白了,记录到胖君的镜头里,除了悲恸,全然是个有“基情”的豪门恩怨。不谈出身哪门哪世,布什、本拉登、萨达姆这三个小伙子开始不是互为倾慕爱护的吗。只因三角恋滋生太多问题,加之关乎利益,终究要为那个以爱的名义而歇斯底里的欲望,走上决裂厮杀。结果自然是要扮上先生、二奶、小三的角色,斗狠,玩罗生门的游戏,邀请看客欣赏销魂的政治脱衣舞表演,悲摧的萨达姆也注定了要成为本拉登的遮羞布,而非防弹衣。毫无悬念的是,时间也这样告诉了我们。
不管谁先出局,胖君倒没过分表达自己的同情心,所以这片子还是在记录的轨道上。如果对他体恤普通老百姓的态度看不惯,把他反战的倡议看成矫情的卖点,觉得他在贩卖“工人阶级”及底层人的血泪,这个成为有悖客观的论据,那就是笑柄了。总之,胖君的作用是,不管拆穿谎言能否净化社会大环境?他都给美国历史留了一份具有文献价值的风情画,这勇气源自骑士精神的支流。布什家族可以选择遗忘,皇帝的新装,走起!但老百姓会时常记起,并感慨,“在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可是,为什么为此牺牲利益乃至生命的都是贫民百姓呢?还有“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等神化的公民权利竟然在“万恶的美帝”存在着,这就是《华氏911》的余味。
说来,很有趣。别人拍摄纪录片是为了尽可能还原自然、事件、人物的本真,迈克尔不是,他是有了他的认识,在启动真实深入的挖掘机时,他会绘制出施工的工程图,活怎么干,他来发号司令。这必然使他的纪录片呈现一种武断的感性认识,还好这只是他的态度,他所要论证的始终是“以人为本”的“真善美”。所以,这反倒提升了他的纪录片的价值,镜头内外皆有故事。
而论及胖君的纪录片,他自身也就成为永无休止的话题。左派?右派?迈克尔摩尔是个自由派,他宣传“Dog eat Dog Films”的原则昭示了他随性而为的做派。这也恰好满足了胖君作为好莱坞很有市场的艺术工作者的条件,进而绕开了当子弹被利用的政治漩涡。至于2008年力挺奥巴马,剑指同为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还是遵循了他的内心。他始终在为他的医疗改革《医疗内幕》找婆家,奥巴马个人对此有心,碰撞于非常的竞选时期,结秦晋之好也是自然的事。之后,空头支票要如何兑付,应该是另一个话题了。
事实上,迈克尔.摩尔的《医疗内幕》比较《华氏911》,是真正的英雄之作。即便给了“美国梦”一瓢冷水,其意义却是为了美国梦更值得做。背着被美国政府起诉的大麻烦,这个实惠是给全美老百姓的,算是胖君半个世纪所追求的最能恩泽及人的好事。这好事有没有好结果已不重要,瞧热闹的我们已经在异常亢奋的各种情绪中回归麻木。胖君敢抖落美国医疗保健行业黑幕的袋子,某个神奇的国度里悲摧的人们呢,最多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了。
至于胖君拍摄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这算一次全面的总括,即便权钱苟合的内幕是个无底洞,至少在他的视野范围内他旋转了三百六十度。虽带着一丝同情心,唏嘘被全球金融泡沫打翻的钞票人生。但对迈克尔.摩尔来说,他要说的故事还很多,所以没时间悲伤。他若不说,也会助力他人。今年,他极力推荐《五台破相机》勇闯85奥斯卡,他说Emad是他的朋友。敌人?朋友?总要有个态度。这便是我所看到的,拿着摄像机做“游吟诗人”的艺术家,感性的并不完美的勇敢的斗士。
总之,“勇气”这个东西已经是罕见的奢侈品了,不管那是为自己争取的,还是为了时代终将遗忘的崇高理想。不要说只有宽松的环境能成就某个人,这是无能的借口。一个吃喝拉撒睡都不愁的人,他要为别人争取公正的待遇,并时刻准备着为此牺牲,这种“极端”是有价值的。看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要超脱淡定,里面的一草一木,一悲一泣,绝不要易主,不要置换成你遭遇的伤痛。总之,要无视他的勇气,无视他所处的创作环境,无视他为所欲为的思想,否则,那痛苦如滔滔江水将你吞噬。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