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承受的人文之重
“真的没有人文,我们不配谈人文,我们和割麦子的人、打工的人一模一样。我们凭什么去对人家进行人文关怀?这样说太可耻了。”《舌尖上的中国》两季总导演陈晓卿针对《舌尖2》“故事大于美食”的质疑如此回答。
但这显然并不能堵住观众的嘴巴。
“我就想看看面条整体上是怎么抻出来的,3米有多长。”,网络红人和菜头在看完《舌尖2·心传》中挂面爷爷制作空心挂面之后,郁闷地表示,“一闪,老头起了。一闪,老头睡了。再一闪,老头绕面了。又一闪,面条挂起来了!”
如果说《舌尖1》在两年前留给观众的是一幕幕令人欲罢不能的中国美食群像,令人回味至今,那今天的《舌尖2》却在万众瞩目中变了味儿,那些曾在深夜挑逗观众味蕾的美食画面被悄然替换,变成了少年的眼睛,割麦人的叹息,渔民夫妻的陪伴,留守女孩的泪水。
《舌尖1》是用美食串出故事,而《舌尖2》在编排上,则是用故事串起美食。说没有人文,显然是骗人的。
“舌尖是轻盈的,中国是沉重的。”作家沈宏非说。
于是,中国观众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坐在电视机前,不仅要为美食哈喇子流一地,还要因为故事而泪流满面,真是没有在深夜看过《舌尖2》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舌尖2》想要的也许太多了,故事在剧集的有限时间内显得拥挤而零散。粗略地计算一下,仅在第一集《脚步》中出现的故事就多达7个,平均每7分钟要讲完一个故事,并展现故事背后的美食。这里有为了送给弟弟一份特殊礼物而爬到40米高树上采集蜂蜜的藏族小伙子白马占堆的故事;有在美国生活40年后,因眷恋故土而选择回国的华侨程世坤的故事;还有呢,竟然用5分钟来表现养蜂人老谭夫妇打情骂俏的故事,难道是因为想表现养蜂是一项甜蜜的事业?
而当“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的画外音响起时,简直有一种穿越到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观感。据介绍,本季还将涵盖教育、富士康、单亲家庭等主题。
这些故事的主题或表现大爱主旋律,或反映严峻的社会问题,把它们糅进一档美食纪录片里,显得突兀而造作,以至于很多观众感觉《舌尖2》变成了一档爱国主义教育片和乡村民俗文化集锦。
并不是说宣扬主旋律有什么不好,中国当下的确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议题,但这绝非一档美食纪录片能够或者说应该担得起的重量。一日三餐本是人的生理必需,吃顿饭何必如此沉重。这也是中国当下流行文化的一种通病,但凡搞出点名堂的东西,总爱居高临下地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比如春晚,比如抗日神剧。《舌尖》之所以迷人,在于它能在深夜慰藉劳苦大众的味蕾,增益灵魂,添加太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只会变得索然无味,成为程式化的表演和各地政府宣扬政绩的面子工程。
“既然观众觉得人的故事不好玩儿,那我们就多加一些美食。”陈晓卿根据观看反馈,对第三集《时节》进行了紧急调整,《时节》也成为三集中展现美食最为集中的一集,只在结尾部分有抒情的成分。[NextPage]
侧重食材采集 或成“锄头上的中国”
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舌尖2》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
在中国美食类电视节目中,长期存在着一个万能高频词——入口即化。榴莲班戟入口即化,油炸糕入口即化,就连驴肉火烧都能入口即化。
《舌尖2》虽然没有“入口即化”,却有一个同样频率颇高、异曲同工的说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
于是,片子用极大篇幅展现了在我国大江南北挖竹笋、采蘑菇、割麦子、捉跳跳鱼的故事。单拿竹笋来说,在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中已经详尽描述了冬笋和大头田笋两个品种,并展现了找笋、做笋的过程,而在《舌尖2》的《时节》中,笋又回来了。虽然这次表现的是雷笋和黄泥拱,但无论是找笋还是将笋与咸肉搭配,几乎都与第一季如出一辙。
用大量的时长记录食材的采集,选取的食材重复而单一,使做好的美食送达舌尖的过程变得浅尝辄止,大量美食迎面扑来,却缺少了思考与回味的余地。以至于流着哈喇子蹲守到深夜的观众大呼不过瘾,忍不住感慨:我国地大物博,明明可以集集不重样,单从这一集看,略显物薄了,还希望之后能多一些食材出现啊!
虽然舌尖团队的制作初衷是为了表现人与食物的关系,细致解剖食物从自然到口中迁移的整个过程,但进化了几千万年最终爬到食物链顶端,并学会使用工具与火种的人类显然并不是为了只吃最原味的食材。与过度表现人文的毛病一样,《舌尖2》显然不应该为了表现人与自然的相处和谐,而压缩味蕾之上的美妙体验,否则大可更名为“锄头上的中国”、“镰刀上的中国”。[NextPage]
《面条之路》的人文启示
在协调美食与人文的关系上,向来美食匮乏的韩国在2008年推出的纪录片《面条之路》,似乎能给《舌尖》一些启示。
《面条》是有人文的,拍摄组穿越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十几个亚欧国家,不仅展现了各地的美味面条,还勾连出这一古老食物3000年所走过的奇妙时空之旅。
《面条》也讲了很多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故事的主人公都没有名字。因为导演深谙讲述的力量是可怕的,所有故事都具有侵略性。只用人文撑起美食,而非主题先行,通过讲故事介绍美食,才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专注于美食。这也是《面条》能给《舌尖》最大的启示。
比如第五集《人类的第一份快餐》中,故事在日本永平寺小沙弥一天的晨扫中展开,这个禅宗主导的寺庙恪守着清规戒律,僧侣们不能吃荤,吃饭时也不能发出声响,但吃面除外。画外音结束,画面给了9个对坐的小沙弥,他们每人端起一碗细面条,在清幽的寺庙里发出自由而放肆的声响,让人看得口舌生津,在回味面条美味的同时,还能自然感受到美食带给人的快乐。
这样的故事是糅进美食里的,因此不会使人感到生硬或突兀。
当然,虽然《舌尖2》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无疑仍是当下中国制作水平较高的美食纪录片,其500天的拍摄时长,1000小时的素材,高达150:1的吓人剪辑比足以使我们感受到舌尖团队的制作诚意。随着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诞生,美食类纪录片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如何处理好美食与人文的微妙关系,为深夜蹲守的观众送上更加纯粹的美食大餐,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