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甄嬛传》将进军美国主流电视台
观点:从76集篇幅被压缩至6个电视电影,对其效果我们有理由存疑
《甄嬛传》将被重新剪辑为6个电视电影进军美国主流电视台遭到广泛质疑。不可译性在翻译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特将不可译性归纳为两大类别“语言的和文化的”,仅从这两方面看“甄嬛旅美”,就已值得深思。
就语言讲,《甄嬛传》半文半白、从容温婉的台词,确是彰显中国语言的劲道。无论源于对现实生活行将消逝的文言语辞的祭奠,还是有些许红楼情结作祟,当下与传统文学日渐疏离的青年群体,都很容易对这种充满陌生感却似曾相识的弹性语言莫名亲切。这也是“甄嬛体”之所以横空出世、风靡流行的原因所在。沉潜在人们心底的传统文化因子被这样的语言不时地撩拨着,难免一朝被掳获。
然而这样的语言译作英文而不失其韵,恐实难如愿。语言的不可译性,不仅包括译语找不到与原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更源于许多译语与原语内涵的不对称性。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距离是难以逾越的。《环珠格格》走出国门闹出的一路笑话可见一斑。《甄嬛传》异国之旅,即便不见得会如网友调侃的被误解为“一群女子争夺交配权”般露骨粗俗,也保不齐能被理性的西方人解读成一群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情感故事。
文化上,文艺作品生成于民族根源与时代精神的土壤,面对《甄嬛传》,在已有的中国文化熏陶与认知下,我们可以宏观地为那个时代解码,也可微观地领略风韵。沐浴在自有的文化中,我们可以自由切换自己的视角。而对于无法化解语言障碍的西方人,剥落精良考究的服饰、华贵富丽的陈设,以及中国文化盲点可能屏蔽掉的文化内涵之后,除了无处不在的毒药、不堪一击的爱情、乏善可陈的友情、欲望对人性的摧残和权力对情感的肢解,《甄嬛传》还能给外国人留下些什么?我们能借此输出些什么价值观?留下哪些文化符号?
正如电影《红高粱》,假如外国观众不能从中国民族整体视野中读解其内蕴,就只能让多少西方人将目光落在“我爷爷”赤条条对着酒坛子里撒的那泡尿,只在记忆里残存野合的狂荡和“剥皮”的惨烈。幸好莫言的诺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醒西方人重新解读曾经定格的目光,然而又有几个莫言能去代我们清理沉淀在异国思想中的中国文化残渣?
可以说,甄嬛能携众“小主”进军美国,本是极好的,只是怎得让这般理性的外国人看得懂?真真叫人担忧个紧。并非说文学不能译介,电视剧移去国外,成功的案例也是有的,但从原来的76集篇幅被压缩至6个电视电影,对其效果我们有理由存疑。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