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来说,《云图》这部影片和它背后的好莱坞特质并无不同,更像是一场不高明的游戏。
我们不得不承认,沃卓斯基从《黑客帝国》开始所表现出来的,对电影技术娴熟的运用是会触动观影神经的。《黑客帝国》三部曲毫无疑问是科幻题材影片中最具野心的作品。沃卓斯基打算用一种我们无法确定的形式来阐述一个玄妙的主题(不管这个主题是不是被过度解析),这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至少从《云图》上映前沸沸扬扬的期待就可得知。只是,我们所期待的真的是在影院上一堂哲学课,还是骨子里不愿意承认的对电影特效的媚俗心态?
《云图》集合了沃卓斯基二人和汤姆·提克威,这个阵容恐怕对中国观众来说更具吸引力。我们对《V字仇杀队》价值与意义的过分渲染,甚至达到了将其硬生生地扣在了沃卓斯基二人名下。而影片对暴力革命的赞扬,更像是对雅各宾派的招魂,电影一旦具备了这种煽动性,那与将其作为宣传工具的性质并无不同。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也一直是各大榜单的必看片目,而这些榜单则都是用中文写的。我们像是被尘封了百年的观众,看到颇具形式感的影片就欢天喜地,又人为地让它经久不衰,伴随着每一个人带进了新的坟墓。《云图》恰好把这三个对形式追求远大于自身探讨的导演集合在了一起。他们通过影片证明了,在形式追求面前,欧洲人与美国人可以保持一致意见。
2004年,大卫·米切尔把《云图》带到公众面前,将自己的野心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大卫·米切尔在小说的形式上下足工夫,作品所涵盖的内容也是一般小说所无法企及的。在故事类型层面也展示了丰富的技巧。而在这前一年,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多凭借《21克》一鸣惊人,被好莱坞广泛关注。此后,伊纳里多拍摄了人们更为熟知的《通天塔》。这些作品之间也许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毫无争议的是,电影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对多线索多人物的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作品可以像《撞车》一样产生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像《通天塔》和《云图》一般隐晦和磅礴。近十年的时间,我们看到了大量相类似的作品,《云图》想为此做一个终结,只可惜退场不那么光鲜夺目。
沃卓斯基和汤姆·提克威各执导三个故事。三位导演并没有在情节上做过多的改编,大卫·米切尔精心雕琢的小说也的确无法提供导演更加宽松的创作空间。在形式上,大卫·米切尔用六种问题来书写小说,电影则是在类型上做更为详细的划分。影片涵盖情感、悬疑、轻喜剧、科幻等多种类型元素。它们被应用在同一部影片里,面对六个不同的故事,又分别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这对创作和观看来说都是有难度的。面对这样的课题,汤姆·提克威把拍摄《香水》时所犯的错误毫无保留地延续在《云图》中,而沃卓斯基对电影特效所带来的奇观效应也大大地抹杀了原作的批判性。叙事上都显得不可掌握,冗长却又松散。
他们选择了一个最难改编的作品,却用了最轻浮的方式。他们妄图创造神话,却将野心变得不可控制,最终沦落为一部包着复杂外衣的通俗剧,展示着不高明的说教手段。从本质上来说,《云图》这部影片和它背后的好莱坞特质并无不同,更像是一场不高明的游戏。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