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泰囧》:胜在简单

2012-12-28 13:54:22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木卫二

   


范冰冰和王宝强

  票房黑马《泰囧》证明,在没有探索到类型片制作的规律模式之前,内地电影对任何一个类型的尝试都可能获得成功。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像《泰囧》这样水准的港产喜剧一年几打都不止。《泰囧》胜在简单,不复杂,但它反过来也说明,内地市场的正常喜剧极为稀缺。

  《失恋33天》火了以后,一拨人高呼,观众需要青春时尚的爱情片;《画皮2》爆了之后,一拨人又高呼,观众需要画面精美的古装大片;于是意料当中,面对此番《泰囧》连破纪录的黑马之势,很多人又要当墙头草,高呼观众需要有趣好笑的喜剧片。显然,中国电影的问题不在市场,也不是需要什么却没什么,片方跟观众在玩一场“饥饿游戏”,一年几百部电影,大多是食不能果腹的劣质品。

  内地电影市场,表面的数字很好看,实际上有严重的虚火跟海量的泡沫存在,除了粗制滥造的片子,很多题材内容都缺,质量合格的尤其稀缺。排除创作者的天分和个人水平,中国电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上有审查、下有奸商,它们一起扼杀了创意。大量电影题材跟社会现实相脱节,同时极度缺乏类型片——尤其是合格的类型片。在没有探索到类型片制作的规律模式之前,任何一个类型的尝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深入喜剧的无人区

  《泰囧》之前,真正有新锐感觉,又能兼具号召力、影响力和现象级的商业喜剧电影就一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基本上,它是媒体跟观众联手促成的一件美事,扶植了新导演,然后还带出了一批拙劣模仿的小片。如今,分析《泰囧》的成功,不难发现,院线方面给出了大力支持,电影头几天就获得绝对优势的排片。这可能跟选择的档期安排有关系,同时,冯小刚和陆川的电影也较为黑暗压抑,导致观众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再深入一步看,其他贺岁档的片子,几乎都是老古董级别,缺乏新意:成龙的动作闹剧,刘伟强、陈可辛和王晶三个人搞不清的历史乱编题材,完全还是香港导演的陈旧一套,不值得期待。

  不过,也有人说,《泰囧》是拿下了《人在囧途》和《落叶归根》的喜剧接力棒,然后腿撒得很开,玩命狂奔。如果以观众接受度来考量且不考虑抄袭的话,当年的《人在囧途》是抄得合格,《落叶归根》甚至有作者导演的人文追求。好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发生在《泰囧》身上,诚然影片也想感动你一把,但感动人心的东西没有变成压轴戏,而是采用一波三折、一笑再笑的高潮叠加,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要。

  从电视剧到电影领域,徐峥的喜剧形象一直塑造得很好。无论以往的《疯狂的石头》、《爱情呼叫转移》还有《人在囧途》,今年的《春娇与志明》跟《搞定岳父大人》,他的自我定位大多是以搞笑为主,再不然接手的电影本身也被归为喜剧片,能正能反。有风声说,黄渤在《西游·降魔篇》里的表演精湛,但在此之前,大家还是更接受他的搞笑形象,同时又能认可他的演技。至于王宝强,虽然演过一次文艺兮兮的树先生,但观众显然更接受他那又傻又倔又土气的形象(不过这也是我对《泰囧》的最大疑虑)。正因如此,《泰囧》的标签前所未有地明确,那就是三个傻瓜大闹泰国的搞笑喜剧。除了他们,其他人基本没啥戏份。这三人的模样不主流,大有谐星丑星的意思,实在无法不让人想起葛优的笑面神话。正宗的“内地土产”也成为吸引观众入场的一大保障,徐峥自创了一个品牌系列。

  同是喜剧,《泰囧》很难不被拿出来作比较。冯小刚作品是段子出彩,有几部片子还紧扣社会热点,但始终缺乏技巧;宁浩电影是山寨再创新,技巧有余,但命不太好,接连遭遇挫折。此番徐峥的尝试似乎更加大胆,他直接套用大量网络上的流行用语跟段子,完全不怕通俗,更不想去讲大道理——尤其是对比冯小刚的生死话题。正因如此,很多人预料到《泰囧》会火,但没有想到,它能这么火。[NextPage]

  然而在我看来,《泰囧》的成功可能只是票房的成功,是数字的突破,但未必预示了整体电影制作的局面突破,也未能有艺术技巧上的突破。平心而论,《泰囧》水准的喜剧,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港产喜剧一年拍上几打都不止,当年有许多导演志在拍摄喜剧片,像陈嘉上、王晶、李力持、刘镇伟、周星驰、高志森甚至是徐克等等。

  正因如此,我认为《泰囧》反倒是胜在简单,不复杂,反过来它也说明了,内地市场的正常喜剧都缺成什么样了,《泰囧》恰好符合了市场规律。

  一些导演喜欢类型片,但在拍摄之前,他们根本不信任类型片,倒要掺入明星等诸多考虑,最后出来便不伦不类。说是喜剧,连个好笑的影子都没有。如果对比《双城计中计》等喜剧小片,不难发现《泰囧》的优势在哪——它的卖点和诉求简直太明确了,即便是为了搞笑而搞笑,那也是理直气壮!

  只需好笑不必炫酷

  如果认真回忆《泰囧》中的笑点,你会发现,不同观众的反应大不一样。有人可以一直笑,笑到结尾的NG花絮还停不下来;有人就是咧了几次嘴角,不太入戏。笑点高低和接受信息的不对等,是客观的存在,就好比网络上的营销微博,它们总发一些十年前的陈年段子,却一样能够有海量转发。《泰囧》的好笑是可以肯定的,但它并非可以再三回味的那种喜剧片,一遍足矣。倘若这么说,很多人不免要责备,冷艳高贵要求多,一部电影,它只需好笑,不必炫酷。

  片中王宝跟徐朗纠缠不清,高博穷追猛打,紧凑的人物关系就像密集出现的笑料。为了工作失心疯的徐朗,他的梦想终将破灭。傻气但心地不错的王宝,就死死跟定徐朗。油霸的命运,异国旅途如何结束,这些开头就冒出来的悬念,能吸引观众一直看下去。《泰囧》的笑料组成上,可以粗略把它分为台词对白、形象设置、肢体动作、盲打误撞的技巧方法等等。

  《泰囧》的笑料,更多是安插在对白上,尤其是王宝的一味卖傻,简直有些太过了。“奇葩”跟“二到无穷大”,宝宝、泰国传奇等称呼,笑点低的人可能就扛不住了;再到人妖、剪刀手拍照之类的,它们分明就是来自网络上的调侃和流行段子;就连一再提及的“什么星座”,到后面简直让人想起《太极》里的“什么情况”,生硬且无聊。

  形象设置上,影片以王宝的乡土青年扮相最为抢眼,它一会儿黄毛泰山,一会儿脑残孙悟空,嘟哝不停的方言腔调,当真是徐朗的噩梦。结尾处,当女神般的范冰冰出现,两人的形象反差达到了极致,生生逆袭了当年《盲井》里的小屁孩。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人牺牲太多,那必然是王宝强。当然,刻薄地说,他形象本是如此,其实也没啥可牺牲的。

  肢体动作上的安排,是《泰囧》让我直接笑场的地方。王宝会拳脚功夫,而且只需一招必杀技。酒店房间接烟灰缸,这个点就埋得极好。《泰囧》的动作戏更接近传统港片,即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加入动作武打,区别无非是大打还是小打。除了脚上功夫,他手上的和面功夫也有两次施展的机会,效果同样极佳,消除了啰嗦对白的疲惫感。

  盲打误撞式的桥段,一直是宁浩还有其他喜剧导演的专长。《泰囧》以偷护照、打乱帮派交易的两场戏最为突出,而且前一场比后一场好。帮派那段,双方都是虚张声势吓唬人,场面混乱,不够有爆发力;偷护照一段,有节奏感又有冲击力,算是一处不小的亮点。

  电影在场面上的安排,自然是突出泰国的风土人情,从集市到丛林,从酒店到寺庙,完全是泰国旅游局最喜欢的路数。电影还有一些老梗,像跨栏时摔倒、男扮女装、被蛇咬用嘴巴吸毒……如果观看过以前的港片,当真会觉得很是熟悉。此外,急功近利的高管和低俗老土的小贩放一起,刚好是电影的搞笑关键(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主人公有一百次甩开包袱的机会,电影都让它错过了。《泰囧》有很多的想当然,像王宝念叨要打泰拳,那么,他的愿望必然会一一实现。与之相反,徐朗的每一步行动都会被他破坏,直至崩溃。很多观众知道这些,但还是愿意看电影怎么搞。很多导演也想做到这一点,但他们还没做到的时候,观众就已经不耐烦了。

  所以,《泰囧》是这样一部电影,编剧导演在很多地方都动了脑子,怎么加笑料、从哪个地方入手、如何简单流畅……即便这些素材会让一些人不尽满意,也阻碍了它更往上走的可能。但是,有这部影片来伺候饥渴的内地观众已经足够了。毕竟,它还是徐峥的第一部长片,而多数观众完全不会想到艺术成就或商业标准的考量,只图进个电影院,乐上一乐罢了。中国的导演,不仅自己想得太多,而且把观众的需求也想得太多。这种情况下,他们得不到梦寐以求的票房,也收不到观众的口碑。而这一次,徐峥做到了。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