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的水军混战,当然不是才有的风景。若《王的盛宴》果真遭“黑”,可以确知的是,它不仅不是第一个被坑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新片厮杀,你来我往、杀心正浓,总不免祭出些“邪招”。对一些国产电影而言,雇人刷分、打压对手,似乎已经成为口碑营销的保留节目。在此背景下,有人无奈认栽、甘吞苦果,也有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李静所言,似为“受害者”的他们,最终也竟求助水军,美其名曰“口碑维护”而已。
怎样枉死,就怎样回生?一旦“大片”拼杀陷入无序之乱局,也许真就是“老实人吃亏”。基于此,《王的盛宴》用灌水迎击“黑水”,便多了一份“能被理解”的特质。然而细想开去,此般做法又是何其悲哀:它,终究是“以邪制邪”的悲观格局……
水军!成之败之,皆假尔名。《王的盛宴》票房走势平平,导演责难“水军作怪”不无道理。突出表现是,针对该片的跟帖中,“大批重复的话,被不同的新账号发出来”。至于“恶意水军”的身世,观察者普遍认为是“竞争者”雇佣捣乱——但诡谲的是,与《王的盛宴》同档期的另一国产片,也惨遭“黑水”。其实,从李静团队雇水军“口碑维护”一事中,公众大可猜测另一种可能。水军公司主动拉低某片评分,继而受雇于片方为之刷高分,自己获利!
水军,是片方之恨,更是观影者之敌。在摸清电影水军的生存逻辑之前,盲目地与之合作,大有饮鸩止渴、杀身饲虎的风险。从此角度看,《王的盛宴》团队雇佣水军,何尝不是对此一阴暗行业的鼓励?某种程度上,这恰是“你伤害了我,我拥你入怀”式的神经错乱。其实,无论是为赢竞争,抑或是口碑维护,诉诸水军都注定是“养虎为患”的短视做法。若长此以往,不仅豆瓣等网站公信不再,更会拖累公众对中国电影业的整体评价,可谓覆巢之下无完卵!
电影水军横行,终是根植于这个电影时代:无绝对的大师、无一贯的靠谱,同一导演、同一公司,在极短时间内,既能拍出“不朽之作”也能拍出“绝对烂片”。由此,无法准确预判的观众,便只能参照“已看者”的评价。只可惜,这种求妥、求稳的观影心理,竟也被水军窥见、利用。理想状态下,迎击“黑水”,片方与观众本当缪力同心,无奈,现实非如你我所愿。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