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野兽献花》海报
尽管还未到年关,国产电影已达六百部,票房早早就超过一百亿,如此强势的数字统计带来不了欢欣,反倒是说不出口的痛楚,因为其畸形样态让人担忧。题材的狭窄,现实主义的没落,类型走向的偏激,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缺陷在中小成本的电影中尤其明显,比如这部《给野兽献花》。本来是一个不错的警匪故事,因受限于检查门槛,只好穿越到上海滩的屋檐下去藏躲,结果便呈现出一派貌似黄泥巴与咖啡混合调制的乱象,既模糊了脸面,又脏了鞋底。
犯罪片本来是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因为它最方便营造正邪之间的戏剧冲突,将人物命运置于激烈的环境里,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满足观众暴力宣泄的心态。但是犯罪片一遇到中国的现实,就成为死路一条,被套上笼子,举步维艰地前进。所以,一旦遇到这类题材,创作者就赶紧跑回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去寻找隐身衣。但问题是,这种时代的跨越容易造成布景和美术的困难,如果不了解当初的时代面貌,就很容易闹笑话。《给野兽献花》一开始就用字幕交代这是1946年的上海,但是人物穿的格子衬衫、女人的筒靴、贴罚单的警察、歌舞厅里一口京腔的老板等细节,明显就是我们当下的城市景象。这种环境的错乱造成了陌生化效果,就像穿着西装唱京剧一样,总有别扭的感觉。
如果说这是一部无厘头电影,那么任何的真假反串都可被认为是艺术手段。但事实上,《给野兽献花》只不过是带有一些无厘头色彩的犯罪片,而不是纯正的喜剧片。这也是现在很多商业电影的套路,生怕观众感到无聊,不管什么样的故事,都要在其中塞入一些搞笑桥段。殊不知,没有挠到痒处的献媚反而会引起厌恶。《给野兽献花》中出现了“外貌协会”等时髦话语,用“无间道”指代卧底,女孩的名字叫YOYO,上厕所时大吃冰淇淋,这些情节虽营造了幽默效果,但游离于整个故事的严肃氛围之外,给人以粗制滥造的印象。
在叙事上,电影以一个卧底警察为主角,实际上讲述的是黑帮组织内部的生存故事,警与匪之间的对戏并不强烈。如果说开头是讲一个富二代青年的独立自强,那么随着他潜入黑帮内部,电影就开始从他的视角来展现香草堂堂主李光辉(陈宝辕饰)的人格魅力。他的善良、自律、隐忍与高傲混合在一起,在关键时刻又爆发出枭雄的阴狠。这种亦正亦邪的形象富有质感,反而盖过了房祖名饰演的警察刘美力。
如果去掉影像细节上的粗糙,单纯从故事本身来看,《给野兽献花》其实是非常精彩的。电影铺展了两条斗智线索,一条是警察与黑帮的“卧底与反卧底”的斗争,一条是堂主与夺权者的“利用与反利用”的斗争。这样便形成了三股势力,李光辉既要面对警察的调查,同时还要面对熊五(高捷饰)的算计。由于电影对警察形象进行了很大的丑化和戏谑,他们既呆傻又胆怯,所以李光辉最大的敌人其实是熊五以及想要夺位的胜虎。这样的故事架构非常有意思,如果再进行一些细腻加工,增强复杂性,就能成为一部完整的剧情片。但这毕竟是一个新导演的作品,气势和手段还不成熟。
电影中最精彩的地方是李光辉在香堂大会上手刃胜虎,嚣张者在瞬间成为死尸,大佬的威严彰显得淋漓尽致。其所营造的血腥肃杀气氛,一扫之前的无厘头欢闹,将喜剧变为正剧。但接着,电影又走向疲沓,最后的高潮戏过于沉闷,人物对话太多,枪战场面毫无张力,及时赶来的女主角成为“最后一刻营救”的英雄,使堂主活下来。最后,影片又在结局里制造了惊喜,原来整个事件只不过是警察与堂主联合起来布的局,这算是对黑道人物形象的又一次翻案。
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电影的严肃性完全被解构,是创作者跟着市场走,而不是作品引领市场前进,但越是这样越容易被大众抛弃。《给野兽献花》有一个很个性的名字,但除此之外,它的内容陷入玩弄情色和大搞无厘头的俗套中,我们看不出主题和灵魂是什么。在花里胡哨的包装下,叙事与人物完全被使劲挤出的笑声糟蹋了,这也就是目前国产电影的现状。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