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对伊朗社会的成功白描

2012-11-12 14:20:4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徐佳

   


《一次别离》剧照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沉寂了数月的中国电影市场即将迎来一次反弹:李安的3D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冯小刚的《温故一九四二》以及陆川解读“鸿门宴”的新作——《王的盛宴》几乎同时上映。不过,在这些动辄上亿的大片来袭前,为贺岁档暖场的是一部仅有30万美元成本的“小制作”——伊朗影片《一次别离》。11月13日,这部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将登陆中国内地大银幕。

  伊朗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政教合一国家,长期以来遭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对于外部和内部的电影检查都尤为严格。但最近十年,伊朗电影却频频在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并涌现了数位如阿巴斯那样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另一部伊朗电影《熊》还获封“金爵奖”,令中国观众更为好奇伊朗电影的整体风貌。

  充满隐喻的日常闹剧

  《一次别离》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自编自导的一部电影,用冷静、客观又充满关切的镜头风格,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级分明的社会现状。

  《一次别离》有着伊朗电影一贯的优点,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用长镜头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最大化地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的是纳德和西敏离婚的故事,其实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传统和现代思想的分离,道德和法律的分离等等。我并不想把‘分离’定义得太清楚,这是留给观众的问题,”导演阿斯哈在接受采访时说。

  阿斯哈承认,在这出“日常闹剧”中,他埋下了多处隐喻,比如“父亲”在词义上与“国家”的对应。西敏的“移民”打算以及纳德的“坚持留下”——两个截然不同的抉择推搡着这个家庭走在了“别离”的十字路口,也推倒了支撑生活的多米诺骨牌。

  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导演始终利用不同阶层的不同角色的性格角力,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来推动叙事的成立。最后的法庭对簿以一种好莱坞式的悬疑推理手法处理,把故事讲得步步揪心,引导了矛盾升级。片尾法院的走廊上,一道破碎的大门横在夫妻俩中间,看似能轻易跨过却实则深如鸿沟。女儿特梅对于父母的选择并未最终交代,当字幕缓缓升起,摄影机却并未停止,继续观照着处在焦虑怀疑矛盾的情绪之中的芸芸大众。

  《一次别离》用手持摄像机拍摄,成本不过区区30万美元。从柏林电影节夺得金熊奖之后,几乎一路横扫美国各个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外语片大奖,最终也包揽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3项国际殊荣。有意思的是,与《一次别离》竞争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金陵十三钗》,烧掉了6亿元人民币,让人感叹大制作并非万能。

  评论认为,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这部电影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白描。该片在全球多家权威媒体的综评分值极高:《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滚石》、《纽约Time Out》等9家媒体清一色打出满分的成绩,参与评分的16家媒体全部是好评。[NextPage]

  突破儿童题材的局限

  《一次别离》的摄影方式,几乎和纪录片如出一辙。这也是伊朗电影在国际影坛独树一帜的秘诀——也许受限于技术和资金,伊朗电影不太讲究视效,却更重视人文关怀。它们的共同特点即:低成本、长镜头、现实主义、自然光效、取材自普通人、户外实景拍摄、非戏剧化叙事……

  作为伊朗第一部获得世界广泛认可的非儿童题材电影作品,《一次别离》的赞誉之声几乎全部来自墙外。在影片获得奥斯卡小金人后,官方不见任何表态,只有一些民众在网上留言表示祝贺。与此同时,一些保守派人士还提出了尖锐批评,认为《一次别离》获奖不是伊朗电影界的光荣,而是耻辱。

  以拍摄宗教题材影视剧闻名的伊朗导演萨拉赫苏尔就明确表示,“一个伊朗女人与她丈夫有分歧,认为美国才是她应该生活的地方”的题材,无论在国际上获多少奖,他都不会接受。 “如果奖励来自敌人,你首先要怀疑自己”,他解释。

  政治时时刻刻笼罩着德黑兰的电影产业。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电影生产在伊朗一度中断,外国电影也遭禁映。但1997年穆罕默德·哈塔米当选伊朗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扶持伊朗电影的发展,此后的八年时间被誉为伊朗电影的“春天”,诞生了《樱桃的滋味》、《小鞋子》等经典影片。到了2005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后,伊朗电影业的审查被再度收紧。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为领军人物的一批伊朗电影人放弃了以诠释宗教或道德戒律为主旨的“伊斯兰电影模式”,而采用一种温和的、疏离政治意识形态的叙述方法,把镜头对准儿童的纯真世界。

  1974年,阿巴斯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剧情片《旅行者》,描绘了一个喜欢足球的执著乡村少年。1987年,他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第一次让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电影作品获得国际电影界的认可。1997年,被誉为“伊朗第三代电影代表人物”的马基德·马基迪拍摄的《小鞋子》在蒙特利尔国际影展上囊括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奖,并代表伊朗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最近十年,伊朗的第三代电影人开始突破儿童题材的局限。除了《一次别离》,《面纱之后》抒发了导演对于女性主义的自我解读;而《无声的旅行》则把镜头对准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与不适。这些节奏相对缓慢的电影处理的手法相当细腻,充满对生活的诗意。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伊朗电影在严酷的环境下仍能够开花结果,就像文化学者解释的那样:“多年来始终未曾放弃的诗意才是伊朗文化的关键。”

  《一次别离》故事梗概

  纳德与西敏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叫特梅。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以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为由坚决反对,两人为此对簿公堂,准备离婚,但是请求却遭法院驳回。西敏赌气回了娘家,剩下纳德分身乏术,于是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照顾父亲。但是,父亲如厕问题始终困扰着瑞茨,依《古兰经》教义,她感到禁忌重重。纳德某次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愤怒的他推倒了瑞茨,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各执一词,然而真相却出人意料……

  故事通过一对夫妻的分歧间接反映了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