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金双
如果说张艺谋《红高粱》和《活着》是艺术扛鼎之作的话,我觉得《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枪》则是张艺谋媚俗之作。这种商业上的媚俗,并非张艺谋的消失,而是一个艺术家和电影人的精神退却和商业沦陷。
相比《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黄金乳”,在《三枪》影视文本的背后,能让我们联想到的绝非张艺谋,而是一则类绝于“三枪”内衣的娱乐广告。不是么,姑且以该影片内容不论,张艺谋这部片子传达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小沈阳”式的娱乐符号。
这也隐寓着作为一个艺术家,张艺谋的艺术良心已经消失,留下来的,更是吸引公众暧昧眼球大众世俗狂欢的娱乐游戏。
在艺术和商业的交锋面前,我们理解张艺谋式电影人的集体撒退和精神妥协,但商业妥协并不等同于媚俗。也正因之,在《三枪》娱乐造势和媒体竞逐的背后,该影片留下的更多是小沈阳式的游戏谐虐之语和滑稽的表演: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然,张艺谋大可不必高估大众的智商,也远不必侮辱公众的审美判断力。毕竟,电影本身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商业,必须艺术和商业很好地媾合,才能达到绝佳的传播效应赢得更多的票房收益。否则张艺谋完全可以将《红高粱》拍成“中国野合片”、将《三枪》拍成“三枪”内衣广告一类的娱乐情景剧。当然,进一步说,就娱乐营销方式解析,我觉得,就张艺谋艺术上的媚俗和小沈阳猴子式的“活宝”而言,《三枪》和时下恶俗的商业广告片远无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崔健在《最后一枪》中借摇滚的语气表达了愤怒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相比之下,从《活着》、《红高梁》到《满城尽带黄巾甲》到时下的折腾得很欢的《三枪》,如今的张艺谋已成为一枚影视符号和商业标签,只不过,身为一个艺术电影人,张艺谋已步入偶像的黄昏,在商业冲锋中艺术光环逐渐消失,在艺术隐居中一枪毙命。因之,从艺术情调到商业调情,张艺谋的《三枪》就艺术本质而言,和《一枪》、《两枪》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张艺谋的《三枪》多少有点类似水泊梁山中黑旋风李奎的“三板斧”,三枪命中,前两枚很可能是艺术上的流弹,这一枚则是艺术上的臭弹!
老崔在《无能的力量》中唱道:“你在我的身下,我在你的身上,我让你感觉到无能的力量!”这句话大可以套用在中国电影人的身上。换言之,就《三枪》中的影像表现和镜头的唯美我们姑且不议,就影片内容和商业娱乐造势而言,张艺谋让我们看到更多是一个电影人的沦陷和垮掉,一个艺术人良心疲软背后“无能的力量”。
商业的老谋子,众望所归;艺术的张艺谋,穷得只剩商业!如此而已。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