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一种辅助的语言。与文字语言不同,它能立刻触及瞬间的情感。照片除了记录真相,还可以帮助我们直接理解现实。”
——托马斯·穆尼塔
狱中的黑帮首领,圣萨尔瓦多,2012
智利摄影师托马斯·穆尼塔(Tomás Munita)对社会和环境问题有着独到而尖锐的视角。他的足迹遍布古巴、阿富汗、叙利亚、克什米尔等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他的镜头聚焦战火席卷之处,关注狼烟背后饱受苦痛的人群、失落的文明、濒危的民族。
屠宰公牛后短暂的休息,智利,2013
瓦拉纳西,印度,2008
穆尼塔的摄影作品屡次收获国际奖项,其中作品集《变革边缘的古巴》(Cuba on the Edge of Change)获得了2017年“荷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一等奖,这组照片真实而细腻地反映了古巴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后,群众对他的怀念和哀悼。
卡斯特罗的灵车经过后,一辆卡车把学生载回家,拉斯图纳斯省,2016
在过去六年间,穆尼塔曾多次来到古巴,但是这一次,他想更多地融入当地生活的节奏、更深入地解读古巴的文化,所以他和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在这里住了两个月。与家人的旅行和以往的单独工作完全不同。一个人的时候,摄影师只是专注于拍照,追逐图像和瞬间。但是和家人一起,特别是和孩子一起时,就会通过他们遇见不同的人,与更多人建立关系。
卡马圭省,2016
街头的新娘,圣地亚哥,2016
一群人兴奋地围观斗鸡,维尼亚莱斯,2016
古巴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重要时刻,然而变化并不总是好的。比如新兴的旅游业带来金钱和机会,也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平衡。传统的建筑被旅馆和餐厅取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现在成为了的士司机。虽然环境改变了,街头玩耍的孩子们依旧嬉笑打闹。新旧交织的世界让人思绪万千。
哈瓦那市区,2016
当地农民想带外国游客观光,维尼亚莱斯,2016
哈瓦那,2016
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去世带给古巴人沉重的哀思,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送别他的灵柩。穆尼塔惊讶于民众对卡斯特罗的爱戴和钦佩,这位老人不仅是时代的象征,也是人民的国父。
理发店里挂着卡斯特罗的肖像,哈瓦那,2016
沉痛追悼卡斯特罗,圣克拉拉,2016
一个女子回看灵车经过,圣地亚哥,2016
悲伤、恐惧等强烈的情感常常吸引穆尼塔的目光,他擅长在冲突中抓住情绪的波动。获得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的作品集《喀布尔:逃离阴影》(Kabul:Leaving the Shadows),真实地展示了战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状态。
Khakeran山谷,扎布尔省,阿富汗,2005
喀布尔,阿富汗,2005
贾拉拉巴德,阿富汗,2005
穆尼塔于2011-2012年完成的《萨尔瓦多黑帮》(El Salvador Gangs)系列带给人们极大的冲击。透过穆尼塔的镜头,观众仿佛亲身感受到残酷血腥的搏斗和紧张危险的空气,还有生命被死亡凝固住的瞬间。
反黑帮警察,圣萨尔瓦多,2012
萨尔多瓦的暴力活动十分猖獗,黑帮常年盘踞于此。他们配备了包括突击步枪、手榴弹在内的武器,实质上就形同军队,拥有影响整个地区安全的力量,黑帮火拼和杀戮令当地民众痛不欲生。
被收押的“18街”黑帮成员,圣萨尔瓦多,2012
“野蛮萨尔瓦多人”黑帮首领在狱中,圣萨尔瓦多,2012
托马斯·穆尼塔在萨尔多瓦全面记录了普通人和黑帮团伙的处境。他擅于捕捉炮火轰鸣中的人性光辉,在狼烟的背后,人们真切的感情纽带与断壁残垣形成鲜明对比。
反黑帮警察搜查黑帮成员,圣萨尔瓦多,2012
黑帮成员在狱中理发,圣萨尔瓦多,2012
对于生活在和平当中的人们来说,枪声和炮火似乎那么陌生和遥远。而面对穆尼塔的作品时,观众好像猛然被强行拉进了战争的漩涡:幸存者惊魂未定的眼神、鲜血淋漓的伤口,惨不忍睹的年轻尸体,失去孩子的母亲无声的恸哭……窒息感迎面而来。
一名黑帮成员的尸体,圣萨尔瓦多,2012
认领儿子尸体的母亲悲痛欲绝,圣萨尔瓦多,2012
黑帮袭击的幸存者,哥斯达黎加,2011
情感的共鸣,让观众也能够体会这种在遭受了重大刺激和伤痛后无所适从、无从排解的感觉。遭遇暴力和创伤,我们可以为自己绑上重重绷带,但是伤口却永远无法真正康复,痛楚也无法真正从脑海里抹去。正是出于对痛苦的共同感知,才知道平静的生活越发难能可贵。
圣佩德罗苏拉,洪都拉斯,2011
黑帮成员在狱中踢球,圣萨尔瓦多,2012
穆尼塔的作品具有动态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画面漾出一种难以状述的空间感,将人物与环境紧紧连接在一起。
“对我来说,摄影是一种辅助的语言,”托马斯·穆尼塔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与文字语言不同,它可以立刻触及瞬间的情感。照片除了记录真相,还可以帮助我们直接理解现实。”
摄影师网址:https://www.tomasmunita.com/
本文转自:泛摄影兴趣群落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