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摄影师总会将那值得人们铭记的一刻用照片的形式留下来,而每张照片的背后也都会有一个故事,亦悲伤,亦欢喜,亦或有与众不同的意义。今天小编就会为大家讲述一些经典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生命的诞生 Lennart Nilsson 摄
大家曾经在教科书上看过这张照片吗?这张照片清晰拍摄到18周大的胎儿在胎盘内的模样。拥有科学家背景的Lennart Nilsson被誉为瑞典第一位的现代摄影师,他作品揭示了人类生命中看不见的一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Lennart Nilsson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摄影技术,去拍摄放大率极高的特写照片。他用了非常幼细的内窥镜,使他可以拍摄到活生生的人体内的血管和体腔。
他在1965年开始声名大噪,拍摄胚胎的作品刊登于美国《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封面和16页内页。同时亦有刊登于德国《明星周刊》(Stern),《巴黎竞赛报》(Paris Match),《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及其他杂志。这些的照片后来于A Child is Born中出版成书,并在出版后头4天售出8百万本。他们形容这张18周大的胎儿照片是“前所未有的摄影技术”。
纵使《生活杂志》声称这是活胎的照片,事实上Nilsson是拍摄法律上合法流产出来的胚胎。使用死胎拍摄可以控制拍摄的灯光,背景及胎儿的动作,如将胎儿的手指放在嘴唇附近。然而他没有想过精心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在医学界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他的照片出现于争取生存权利的活动上,及收录于旅行者金唱片中。[NextPage]
Windows XP的预设桌面背景 Charles ORear 摄
Windows XP的默认桌面是Bliss,照片拍摄于199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锁诺玛县,锁诺玛山谷的南部靠近Clover Stornetta(一家乳品公司)公司旧址。Bliss的名字来自这个地方连绵起伏的绿色小山丘,蓝天,层状和卷状的白云,这张图片被微软用作XP中luna主题的桌面壁纸。
照片是职业摄影师Charles O’Rear,(纳帕县圣海伦那市人)为数字设计公司HighTurn拍摄的。O’Rear也曾为比尔盖茨的西雅图私人图片储藏公司科比斯工作,1979年五月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的纳帕专题的纳帕山谷照片Valley of the Vine也是出自其手。原本O’Rear的主要精力是用在拍摄纳帕山谷制酒业的相关照片拍摄上的,但在那时候,90年代后期bliss山丘上还没有长出葡萄藤,这副照片是他当时使用一架手持式大画幅相机在拍摄在12/121高速公路边上拍摄的。O’ Rear 的摄影作品激发了微软XP操作系统的耗资2亿美元的广告活动的灵感。这个活动叫“是的,你能行”,它由纽约市圣弗朗西斯科地区的广告公司McCann Erickson操办。这项活动由ABC电视台发起,时间夹在ABC电视台的体育节目“周一足球之夜”中。这个电台的盈利包括了麦当娜的“Ray of Light”,这首歌的电视台版权花费了微软公司1400万美金。据每日邮报报道,这曾是世界第二贵的照片,也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照片(约10亿人认识这张照片)。
子弹穿过苹果 Harold Edgerton 摄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这一张照片,或至少,看过很多很多相类似的作品。这张名为“Bullet through Apple”的照片拍摄于1964年,由Harold Edgerton(1903-1990)以特制的频闪,在100万份之一秒的闪烁下拍摄,当时子弹的速度为每秒2,800尺,效果相当具震撼力。
Harold Edgerton本身其实是一位电子工程教授,却成为了这类高速摄影的先驱,还曾用惊人的工具Rapatronic camera拍摄过核爆的瞬间(之前的介绍)。所以他也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颁授铜奖,及获得其他科学奖项,真是个有趣的人呢。
不过这张“子弹穿苹果”的照片有什么用呢?教授用它在麻省理工一节名叫“怎样制作苹果酱”的课上,展现给同学看,超音速的子弹在进入及离开时是同样具爆炸性的。[NextPage]
玛丽莲梦露经典白裙
玛丽莲梦露经典白裙 George S. Zimbel 摄
提到玛丽莲梦露,大家一定会先想起她和飘逸白色长裙的性感造型。这个经典造型是来自她的代表作《七年之痒》:饰演Richard Sherman的男主角Tom Ewell邻居的玛丽莲梦露,在纽约地铁站的通风口经过,裙子扬起至腰间。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叫乔治辛波(George S. Zimbel)。这张照片至今已有55年了。
1954年9月11日晚,大家都聚集在纽约列克星敦大道上等待梦露和电影《七年之痒》的大导演比利怀尔德。梦露到达现场后便摆姿势,这时,不小心的她被风吹起其裙子,围观者露出微笑。这时,辛波马上为玛丽莲梦露拍照。
当晚共有20个好莱坞摄影师为她拍照,外围有1000多人观看。梦露这件洋装原本是女演员戴比·雷诺兹(Debbie Reynolds)收藏超过40年的电影纪念珍品之一。后来,梦露这件经典洋装在某拍卖会上以460万美元售出。[NextPage]
愤怒的丘吉尔 Yousuf Karsh 摄
1941年,摄影师卡什被请去为领导英国军民誓死抗击德国法西斯,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象征性人物英国首相丘吉尔拍照。开始,拍摄按正常方式进行,丘吉尔以常见的英国绅士气派优雅地抽着雪茄,卡什数次调焦取景,但镜头中的形象与他心目中的反法西斯领袖的形象相去甚远,缺少那种基于正义的威严和气度,卡什一时冲动,不顾礼节,冲到丘吉尔身边,冷不防一下子扯下他嘴里的雪茄。丘吉尔被这种无礼的冒犯激怒,怒目直逼卡什,欲言未发,左手自然掐到腰际,整个身躯被正义的震怒所充满,卡什立即按动快门,《愤怒的丘吉尔》,一代人像名作就这样诞生了,不但丘吉尔本人对这幅照片爱不释手,更成为全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象征。
加拿大摄影家尤素福·卡殊(Yousuf Karsh)是世界公认的人像摄影大师,曾为很多20世纪的世界伟人留下肖像照片。《愤怒的邱吉尔》是卡殊在二战时期拍摄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的艺术肖像,这幅照片被《镜头》杂志称为摄影史上采用率最高的一幅摄影作品。
自焚僧人 Malcolm Browne 摄
照片中自焚的僧人名叫释广德(Thich Quang Duc),73岁,他坐在西贡闹巿的街道上,非常平静,另一名僧侣在他身上浇汽油,然后释广德自己划起火柴自焚,整个过程里他纹丝不动,寂静地完成整个自焚过程,与周遭悲哀哭闹的围观群众形成强烈对比。在这次自焚之前,释广德用了数个星期向教徒、政府等详述其动机,自焚并不是自杀,不是那种对生命毫无希望、逃避生存责任的行为,他能够如此安静地自焚,不发一丝呻吟,恰恰是自焚正为了唤醒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对政治逼害的抗议、对正义的申诉。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3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与感染力的作品之一,其摄影师Malcolm Browne曾于美联社担任摄影记者,并在越战期间前往拍摄,更因此获得普立兹奖及世界新闻摄影奖。而此作品更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南越政策,也间接改变了当时南越的政局。[NextPage]
胜利之吻 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 摄
雕塑
1945年8月14日,在纽约时代广场,一位年轻的美国水兵在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一路上他拥抱所遇到的每一位成年女性,不管她有多老、多胖、多瘦、多高、多矮,随后又当场拥抱住一个陌生的漂亮女人痛吻,那个女人也居然毫不反感,欣然配合。也是事有凑巧,他们相拥接吻的场面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从此,这张照片名扬全球且名留青史,成为庆祝二战胜利的一个最为感人至深的场面。
接吻在这个事件中有着特别的喜庆意义。作为象征亲昵和伴侣之爱的一个特殊动作,接吻更增加了那一瞬间的喜庆色彩,同时也加强了喜庆的震撼力。遥想当年种种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那些漫天的焰火,那些浩荡的游行队伍和威武的军人方阵,跟这个接吻的场面相比,都显得太简单太直白了。这个接吻的场面表达出的是层次更为丰富的内容,传达出的是更为精微的情感。当年被吻的那个妩媚女护士在60年后回忆那个吻,说当时她紧闭着双眼,那个水兵把她放在臂弯里,就像跳着优雅的探戈舞步那般吻她。那个吻悠长而恣意,年轻的女护士欣然接受了它。87岁的伊迪丝在60年后说:“他将我揽在怀中的方式像是踩着舞步,那一刻我们忘我沉醉有六七秒之久。我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让他亲吻我,是因为他曾在战场上为我而战、为这个国家而战。”她说,真遗憾她当初居然没有跟他谈话,问他姓甚名谁。
这个著名的胜利之吻把一场世界大战所给人类带来的情感狂澜揭示得如此贴切和透彻。和平的喜悦在两个彼此陌生的异性的嘴唇之间交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浓缩在激情的嘴唇之上。只是一个吻而已,但是这个吻已经超出了吻的寻常意义,从生物层面升华到了精神层面,从两性间的亲昵表达演化为了一种人类的喜悦宣泄。[NextPage]
越难战争中幸存的女孩 穿越四十年的伤痕 Huynh Cong Ut 摄
金芙童年的记忆中充满了战火和硝烟
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的照片,对我们俩说,同年是美好温馨的回忆,充满幸福。但是有几个人能明白,对于当年的越战女孩金芙(Kim Phuc)来说,翻看每一张童年的照片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金芙因为在战争中受到汽油弹的灼伤,使得自己身体的皮肤严重烧伤,成为她童年中至今无法抹去的痛苦回忆。有人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是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冲去战争的梦魇,冲去身体30%烧伤的疤痕所带来的心灵的创伤?
今日的金芙已经是个中年妇人,定居加拿大,育有两子,生活似乎摆脱了旧日子带来的痛苦。当年拍摄这张金芙童年照片的美联社摄影师黄公葳(Huynh Cong Ut)直到今日还与金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战争中正是他将烧伤的金芙送往医院就医。
(编辑:刘颖娜)
本文系北京文艺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