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风云变幻一甲子,广州城市生活崛起。照片把生活瞬间定格为历史,见证广州城市嬗变发展。本报自9月推出征集照片活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活动截止时共收到近千张照片。除了此前“非科班”出身的市民讲述60年来“大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详见本报10月15日A2版《本报请你“图说”广州城》),今期有摄影“专业户”,用“新闻”的眼光和镜头漫游广州城,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
此外,“传奇广州60事”的评选活动也在紧张进行中,由广州7位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已经于日前对候选事件进行了评审,最终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海珠桥:“世界第九奇观”10年间消失
1988年,一张名为《上班时间的交通》的照片在传遍全球。照片里,黑压压的自行车大军挤在海珠桥上。这张“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照片,入选第14届国际新闻图片展览和年鉴,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王国的绝版之作以及世界自行车史的经典之作,更被外媒誉为“世界第九奇观”。照片刊出后不久,筹建地铁的有关部门就主动联系照片拍摄者,“地面如此紧张,发展地铁成当务之急。”
照片拍摄者,是广东省十大摄影家之一的周晓辉,当时他是《广东公安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出生于1952年的周晓辉笑谈道:“我与《广州日报》同龄,可说有缘!”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广州市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1988年10月26日清晨,周晓辉来到海珠桥南端的一幢楼的楼顶,架好相机用定焦镜拍下了《上班时间的交通》的经典瞬间;还用变焦镜头“拉长”拍下了《八十年代海珠桥上自行车如潮》。照片中海珠桥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推自行车的“上班一族”,连人行道也被自行车潮“淹没”。“好似观景一样好睇!当时每天早晨8点前的20分钟最为壮观。据当年交警部门统计此处高峰期每小时的自行车流量达8万辆之多。”周晓辉说。
10年一瞬间,1998年,当周晓辉来到当年同一位置上拍摄海珠桥上景观时,眼前再也看不到当年汹涌的自行车潮了。照片中,自行车明显减少。1998年广州市的摩托车已达80.3万辆,比10年前的13.4万辆增加了近5倍。“自行车时代衰落之日,正是摩托车时代兴旺之时。穿梭在机动车道上的摩托车手,大都是以前的骑自行车者。”周晓辉感慨道。
2008年10月,周晓辉带着相机重临故地。20年前海珠桥上的自行车潮被川流不息的汽车流所取代,摩托车从2007年退出了历史舞台,排队过桥的公交车、私家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1年起,广州的公交车就从2000多辆激增到5500辆,每天客运量达450万人次。
“作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上世纪30年代落成的海珠桥,不仅见证了珠江两岸改革开放的发展,也成为见证广州交通30多年变迁的一面镜子。”看着这组照片,周晓辉感慨地说。
广九直通车:驶往香港当时大家很紧张
穗港两地联系自晚清有之。“驰名省港澳”是清末民国商家宣传的口号;香港和广州的“城市之音”几无差别。1979年首列广九直通车在流花路广州火车站开行,成为粤港、穗港关系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今天,“广九直通车”已成为广州和香港两地妇孺皆知的名词。
一张名为《一尘不染》的照片刊登在1983年7月第4期《希望》杂志封二上,照片中广九直通车女乘务员正干劲十足地用抹布擦拭车身。拍摄这张照片的人,是现年72岁的专业摄影记者李蕾,她曾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机构任摄影记者。1979年4月,广九直通车开通,李蕾到直通车组进行采访。“‘一尘不染’,一语双关,当时列车驶往香港大家很紧张。除了搞好卫生干净整洁,社会主义社会还要免受资本主义的感染。”李蕾说。
[NextPage]
体育中心:荒地上崛起的“一流建筑”
上世纪50年代,广州市长叶剑英提出扩建越秀山大操场的倡议,掀起了广州兴建体育场地的热潮。为了迎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州从1984年起再次掀起兴建体育场馆高潮,投资3.1亿元兴建天河体育中心。此外,六运会还让广州的地图第一次出现了天河区的名字。
天河体育中心是在天河机场原址上兴建起来的。本报资深摄影记者、广东老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黄汝广,1986年初在高空航拍了体育中心在一片农田中加紧建设的历史瞬间。和如今体育中心周围高楼林立境况相比,“当年周边一片荒凉,没有任何高楼建筑。”
其时要以俯瞰角度拍摄体育中心,实属不易。现年77岁的黄汝广回忆说,当时他在一架双翼运输机上,飞机在天河岑村机场上低空飞行。“航拍要求飞机飞行时具备适合的速度和高度,在低空中小范围转弯,拍摄者常有呕吐难受之感。”黄汝广绑着绳子,站在被拆掉机舱门的一侧进行航拍。
黄汝广认为,在一片荒地中拔地而起的体育中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大型综合体育设施,“实属难得”。场馆内的设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被认为具有“一流速度、一流建筑、一流设备”的体育场馆。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