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良说,这部戏没有剧烈的冲突,更像是一首含情脉脉的散文诗。
组成木偶的零件有1200多块。
艺术家马良导演的奇幻装置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将于4月21日至5月1日在北京上演,这也是第十七届“相约北京”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在这个大家工作生活都变得匆忙、逐步迈入老龄化的社会中,马良用一对真人模样的木偶让大家停下脚步,想想为了什么忙碌?身边的亲人在哪?
1 故事源自父子对话
在导演《爸爸的时光机》之前,马良的身份是当代艺术家、摄影师。2012年,他的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引起很大反响,用十个月时间走过35个城市,为1600多人免费拍照,他还是艺术畅销书《坦白书》的作者。
马良做装置舞台剧,源自一次泳池旁与父亲的对话。
马良的父亲马科是上海京剧院的著名导演,导演过80多部戏,包括具有开创意义的《曹操与杨修》。那次在游泳池旁,80多岁的父亲反复问马良,“你会游泳吗?”,而马良也一次次地游给父亲看,这触发了他对于父亲记忆退化的审视。在《爸爸的时光机》中,科学家“马古几”发现年迈的父亲逐渐失去记忆,于是他创造了一台时光机希望帮助父亲重拾记忆。
2 所有人关于父亲的记忆
整个团队前前后后有20多个人,在创作中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故事,马良说:“这部戏做到最后,不只是我与父亲了,里面有所有人关于父亲的记忆”。
从戏剧的角度看,这部戏没有激烈的冲突,更像是一首含情脉脉的散文诗,这对于全剧的演出节奏要求很高,马良说:“我老婆是学戏剧的,一开始我们也想加入很多矛盾啊,冲突啊,但是发现整个故事被打乱了,总体说,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看过演出后,平常不怎么夸人的父亲很认真地对马良说,“做得不错,比我想象的好。”
3 能感受到木偶的“呼吸”
看过《爸爸的时光机》的观众,一定会被剧中的木偶震撼到,1200多块材料组成的木偶跟真人一样大小,与人们印象中或动画片中的木偶完全不同。这也是让马良值得骄傲的地方,“我想可能没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了,我们就是照着真人的样子做的,人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木偶在台上就该是什么样子。”在舞台上,你甚至能感受到木偶的“呼吸”,和他们的喜怒哀乐。
“小时候,我朋友的妈妈是木偶剧院看门的,我们就一起溜进去看各种木偶,当时就觉得这些木偶怎么这么吓人,我以后一定要做漂亮的木偶。”如今,马良的愿望达成了,这些木偶制作出来以后,还得有人会操作,马良找到上海戏剧学院木偶表演专业的演员,“后来又根据演员的实际操作进行了调整,比如原来的手臂特别重,我们就换成了轻的木质,又设计了机关,连手指都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观众的故事也感人】
马良的妻子黄天怡是《爸爸时光机》的另一位导演,她对新京报记者讲述了这部戏演出后的故事,“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养老院,老人们特别喜欢小马古几,一位老奶奶拉着小马古几的手对他说,你是个很正的小男孩对吗?”
有次演出前,她和马良在剧场看到一位戴着眼镜、外表高冷的外国中年女性,“看样子像艺术评论家,搞得我们心里也很紧张……可是演出结束后,我看见她抱着小马古几有十多分钟,哭得稀里哗啦的,我们的演员在后面一动也不敢动。”
去年在上海演出,还有一位小女孩看完演出后问爸爸,“爸爸,等我长大后,你也会失忆,对吗?”这位爸爸立马就不行了,紧紧地抱住女儿。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