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地方戏的灯塔在哪里?

2011-08-01 14:41:2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金 舟

   

    同样是戏剧,现代戏剧和传统地方戏剧却有着冷暖两种境遇。在今年举办的“九艺节”期间,话剧、音乐剧等现代戏剧往往高朋满座,而赣剧、花灯剧等传统地方戏剧却少有人问津。据称,演出期间,剧场外不时闪现一些人以5元钱兜售500元一张的赣剧剧票。前段时间,知名演员孙海英曾疾呼“话剧已死”。现在看来,话剧至少还“活”着,倒是传统地方戏剧危在旦夕。

    据媒体披露,有100年历史的庐剧,早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同样遭遇空前的困境。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有史料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身份出访欧美。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宴。在宴会上,德皇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尚无国歌,中堂大人灵机一动,当场演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 代替国歌, 蒙混过关。可见庐剧在当时的流行。

    与此相类似的地方戏剧生存状态堪忧并不在少数。目前,以安徽为例,除黄梅戏受到较多扶持、传承状态尚可外,其他地域性非常强的小戏种多数处境不佳,主要表现为经费严重不足、人才青黄不接等。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流传了百年乃至千年、数千年的传统戏剧已进入省级甚或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其状态怎么仍然危如累卵,其命运还是险象环生?从大的时代背景说,市场经济的大潮卷走了很多人淡定、优雅的文化心态,拜金主义的观念甚嚣尘上,使得现代驱逐了传统,功利隔绝了文化,没有了粉丝、听不到喝彩的传统地方戏剧,就像看不见灯塔的小舟随波逐流,无所归依。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传统戏剧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的共同困惑。

    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每一项非遗也面对着“破”与“立”的艰难选择,这首先要求观念和体制的创新。近年来,在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围绕非遗尤其是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效果非常明显。像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之一张继钢为京剧《草船借箭》进行的舞美创新就大获成功。日前河南登封少林寺与香港有关方面合组公司之举,也被很多网民和业内人士视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此外,有些非遗传承人特别是地方小戏演出团体因地制宜,“看菜吃饭”,也为自己打拼出一番新天地。

    当然,从非遗的现状和有些地方的成功做法来看,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扶持,不能只是将某种传统文化列入非遗名单就了事,或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旅游噱头偶然提及,而是应该有具体的政策倾斜,对非遗项目进行必要的资金、场地、人才扶持。

    (实习编辑:高雪莹)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