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卫华 许剑铭
京剧是静态保护还是动态保护
京剧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国粹”。但京剧艺术古老的形式和缓慢的节奏已经不太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题材单一和缺乏新意,使得近20年来上演的京剧剧目中,传统题材仍占据主导,“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反映现代生活气息的题材难以见到,许多京剧音乐、场景配置也显得十分单调。京剧的继承和创新也因此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的最大亮点之一即是“创新”,不少剧目甚至融入了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京剧《郑和下西洋》的乐队有指挥的身影,传统京剧伴奏乐队和西洋交响乐队同台演奏,人声合唱团侧立一旁。孟广禄、张克等名家的京剧唱腔,传统伴奏和交响乐的宏大奏鸣,原汁原味的武戏和色彩斑斓的歌舞交织在一起,甚至让不少年轻观众都“大呼过瘾”。
但也有一些观众则认为这个戏走了京剧味儿,充满了茉莉花的“香气”,有些不伦不类。用“现代化”的药方来改造京剧,剧本思想要时代化、哲理化,唱腔要情绪外露化,音乐要交响化,服装要仿古化,舞台美术要豪华立体化……创作人员企图用这些“灵丹妙药”使京剧跟上时代脚步,吸引青年观众。
然而,演员舒桐认为:“京剧离不开传统。现在有一个误区,追求‘新的亮丽的’东西。京剧制作过于追求外在华丽的包装灯光、布景大投入,唱念做打、身段、表演却淡化了。观众是来看演员表演的,布景、灯光、舞美须稍加修饰,但不能喧宾夺主。”
中国艺术院剧作家曲润海说:“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要保持京剧的特色,提高艺术质量,使京剧更像京剧。比如说在舞台上造山盖楼,堆砌木材和钢材,这不是创作,这叫制作,我们经常讲大制作,我们现在把制作当成了创作甚至创新。”
“继承是必须的,创新也是必须的,创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做,如果说我们现在不断地复制我们的传统剧目,甚至还复制不到传统剧目原来的那种水准,就会使京剧逐步地成为‘活化石’。”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京剧姓京,每个时代的京是不一样的,这个京必须是实质性的东西,很多现象都是刻意地求新,甚至到了舞台上出现跑马、溜冰的什么都有。如果把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都弄没了,年轻人并不爱看。”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著名京剧理论家刘连群也主张,在继承和创新问题上,首先要尊重传统,京剧“四功五法”本身就是法则,在继承上我们远远不够,所以创新就缺少资本。如果我们今天仅从包容性出发,不把握这个度,什么东西都往京剧里装,造成消化不良,伤害了本体,影响了四功五法,就会使传统走样。
中国戏曲学院副研究员陈友峰博士说,戏曲艺术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成为现实中为人们所接受的艺术欣赏形式而非“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形式上的突破、内容上的创新。所谓形式的突破,就是在遵循自身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吸收新的、现代的审美元素和艺术观念,尽量拉近与观众的审美距离。如在清朝中后期,男旦演员为了突出女人旧时“裹脚”走路时的“妖冶”和“摇摆姿态”,追求一种弱不禁风的“病态”的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欣赏一种昂扬向上的健康的美。
内容方面,当前京剧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仍是一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之类,而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却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何戏曲艺术不为青年观众所接受的重要原因。因而,要以开放的心态在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中来保护戏曲,不仅能使戏曲永远充满鲜活的东西,而且还能使戏曲永远具有审美观赏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博物馆艺术”和“艺术活化石”所具有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NextPage]
京剧是“人保戏”还是“戏保人”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曾几何时,京剧几乎占据了国人大半部分文化生活。程长庚把京剧带进了京城,梅兰芳把京剧带入了亿万民众的心里……京剧是“角”的艺术。 孟广禄、于魁智、翁国生、刘桂娟……许多不同院团的剧目中都能见到耳熟能详的大腕们在第五届京剧节反复亮相的现象。名角的出场必然伴随着恢弘的场面和大投入、大制作。
“京剧艺术绝对是以演员为中心的。”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认为,京剧艺术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其原因就在于大师的表演,在于流派的树立,在于唱腔的永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声腔艺术,之所以没有出大师,之所以没有出流派,是我们不停地打造新的剧目,不要演员登峰造极风格的极限,演员被极度矮化。”
但事实上,除了忠实的票友来捧场外,很多观众并不关注谁是主演。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龚和德说:“京剧现在是转型时期,被掩盖的群体创作作用凸显了出来,仅仅陶醉于角的艺术,而不热衷于同导演、作家、音乐家的合作,就会跌入理论陷阱。”
中国戏曲学院副研究员陈友峰博士说,“为演员写本子”本质上反映出的是戏曲的精神内容为表演形式服务,成为表演形式的载体。由此而衍生出的必然是许多观众群体的审美偏移——许多观众看戏,并非是为某出戏或某个剧目看戏,而是单纯地去看某某演员的表演,这种表演技艺既包括唱、念、做、打。这种偏移客观上鼓励、促使演员在表演形式和表演技艺上苦下功夫,甚至出现了走向极致的类似于杂技的单纯的技艺表演,忽略了戏曲精神内容的提升。最终导致了形式挤压内容、甚至替代内容的现象。
“到底是戏保人还是人保戏?” 北京戏曲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直呼,“最好是戏保人,因为剧本好了,保留的可能性就好了,有戏可演了。如果剧本不好,那演员的二度创作全部是无效劳动。戏保人,这样大家都能演,这样这个戏就能传播了。” 第五届京剧节上,不仅名角主演满场“飞”,甚至出现了一个导演导13台戏、一个作曲家为11部戏谱曲的现象。
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说:“很欣慰梨园界积淀了一批让大家信得过的、有威信的人才,但重复使用这些人会导致剧目的创作手法雷同、风格相似,不利于戏曲的百花齐放。因此,主创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京剧团是“政府托举”还是“走向市场”
近几年来,国家对各京剧院团的投入扶持和宣传力度空前。从1995年开始,文化部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008年的这届京剧艺术节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演剧目院团最多、汇聚艺术名家最多的一次京剧盛会。
2005年,文化部对全国京剧团评估确定了11家国家级剧团,17家省级重点剧团;2006年5月,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全国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出台,国家5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计划、公益性演出等扶持……
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感慨地说:“我非常羡慕京剧能有这样的氛围和政府扶持力度。当前,戏曲的处境非常艰危,浙江民营剧团在半个月内解散了50%,或者是垮掉了。”
然而,受到如此推崇的京剧,却依然面临观众市场日益萎缩和京剧院团生机乏力的尴尬。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京剧节上,74场“精彩”演出,市场售票不到1%,绝大部分是赠票。内蒙古京剧团、宁夏京剧团的负责人坦言,他们几乎从来没有靠从市场上销售门票挣到过钱。
宁夏京剧团团长阎凤亮认为:“当我们面对现在这样的戏曲困境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生存,然后才考虑发展。” 近年来,戏曲专业人才的主要去向——国有剧团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不仅进入这些院团很困难,即使进去之后其待遇也是很低。阎凤亮介绍说:“1985年中央面向市场进行戏曲市场化改革,减工资只按70%-80%发放。1989年只发60%,从1989年到2004年,员工每月工资500元-600元,剧团面临巨大困难,15年只创作排演了一台半戏。”内蒙古京剧团团长李小林说:“内蒙没有专门培养京剧的人才院校,人才都是招来由政府花钱送到北京培养,培养的人才还不一定回来,演员缺乏系统培养的机制。现在就是依靠事业单位的‘诱惑’,还能招来些年轻演员。” [NextPage]
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唯一一家参演的民营京剧团——上海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已走过了五个年头,它不仅带给观众京剧艺术的享受,而且带来京剧演出市场化运作的惊喜。但作为京剧界第一家民营工作室,它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又折射出中国艺术团体改革的一个无法不面对的现实。这家工作室的负责人周燕萍坦言,如今民营剧团面临政策缺失和市场挤压两大困难。“上海民营剧团不能评职称,人才很难留下;‘进校园’演出没有政府一分钱补贴,没有文化发展基金的支持,也没有专门针对民间职业剧团及其演出市场管理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振兴京剧”喊了20年了,但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呢?中国艺术院剧作家曲润海认为:“一方面,有的戏政治姿态浓厚,人情淡薄。另一个原因,我们缺少一个普及的环节,没有让更多的人看,更多的人学,专家觉得挺好,观众并不知道。”
流传不开的原因在哪里?“戏曲艺术是有泡沫的。”续正泰说,“剧团为了得奖,弄一个剧目扔一个,得了奖以后就封箱了。” 作为本届京剧节评委的孙毓敏认为,京剧艺术节的许多剧目其实“不能承受评奖之重”,都是大制作,而且不少是贷款排戏。如果获奖,就能够得到省、市领导的满意,京剧团的待遇可能就会好一些,评奖成为影响甚至决定到京剧团的生存的关键问题。戏曲要可持续,要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根本是剧目可持续演那些“演得起、传得开、留得下,普通观众看得起的剧目,这才是文艺界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浙江艺术团团长翁国生说:“这两年我们团在演出开拓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每年都要下农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现在通过我们传统剧目质量提高,现在已经达到三万元一场。这两年当中,我们还搞了校园剧,专门针对中学、大学、小学三种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观众来创作演出不同的京剧剧目,可以说这几年当中,我们把浙江省所有的校园都‘占领’了。”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著名京剧理论家刘连群认为,今天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同时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娱乐文化的多元。但是,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各个国家都更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京剧的未来。不只是京剧要适应时代,而是时代需要京剧。只有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才能迎来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年轻观众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热爱,使京剧艺术成为永不褪色的“国粹”。
(实习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