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传统戏曲的改革

2013-12-17 14:17:4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身着传统戏服的昆曲演员背后,齐刷刷地站着西式合唱团;听到耳朵里的虽然是昆曲的词,却几乎听不到伴奏的乐器声;和声、复调及混声合唱、小组唱等,成了诠释古典名着《桃花扇》的主要方式。以这种形式亮相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1699·桃花扇》,让不少原本奔着昆曲去的观众“傻了眼”——这样的戏也能叫昆曲?

  “我们这部戏采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严格地讲应该叫做无伴奏合唱昆曲清唱剧。如果观众用惯常的眼光和以往的审美观念来看,可能会觉得不适应、不满足,甚至有点格格不入,但这是我们推陈出新的一个重要尝试。” 《1699·桃花扇》的作曲廖乃雄说。

  虽然没有《1699·桃花扇》这么大胆,但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的诸多戏曲剧目,或多或少都在尝试改良和创新,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有的尝试改变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有的追求音乐上的中西合璧,有的在舞美设计方面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有的在唱词中加入了一些流行语和网络词汇。对于传统戏曲的这种“现代表达”,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有人认为不伦不类,背离了艺术本体和戏曲内涵。

  “戏曲艺术的传承跟博物馆的收藏是不一样的。昆曲不是文物,不能像文物那样收藏在博物馆里。我们今天听到的昆曲,同600年前的昆曲相比,不说差了十万八千里,恐怕也得差上八百里。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又要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保持艺术原来的精神面貌而不是躯壳,既不能迎合过去,也不能迎合现在。”廖乃雄说,“当然,创新效果如何,有待时间和群众来检验,但不管怎么说,创新始终是必要的。”

  “《1699·桃花扇》是我们剧院的第八个版本,可以说是一个‘不插电’的版本,能给观众营造出更大的审美空间。”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王斌说,“创新固然要慎重,但发展是必然的,不可能总是原汁原味、一成不变。昆曲也不能永远都是单声部、水磨腔,否则长此以往,昆剧就会变成‘困剧’。我们要赋予昆剧新的精神、新的面貌,让一切现代手段为我所用。”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大树西迁》编剧陈彦看来,传统戏曲的改革虽然处于“蠕动”的状态,但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也在尝试对秦腔进行改革,以适应今天观众的需求,但这个步子是十分艰难的。我们得小心翼翼,在保护源头的同时进行改革,而不是连根拔起;既要保留秦腔的基本要素,也力图植入一些现代元素和表现手法,这样老观众能接受,年轻观众听着也悦耳;我们甚至还会吸收国外剧目的一些元素,只要这些元素有助于剧情展开和人物心理的刻画。”陈彦说。

  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大量运用了交响乐的表现手法。“考虑到秦腔是西北的地方戏,在全国影响比较小,所以我们在创作时,也照顾了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因为只有让他们接受、喜欢,才能把秦腔传承下去。”《大树西迁》作曲王激说。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在第八次修改时引入了歌舞表演,包括革命志士群舞、特务群舞等。30多名广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登上粤剧舞台,以舞蹈表现角色的感情意向,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刑场上的婚礼》监制、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勇说:“在粤剧中加入舞蹈元素,是剧组的一次大胆尝试。只有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粤剧这门艺术才能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川剧《李亚仙》被称为“古典又现代的时尚川剧”。该剧在充分发挥川剧帮、打、唱特色的同时,融入了越剧、昆剧、弋阳剧等诸多剧种的精华,并在舞美及服装设计上加入了不少创新元素。

  “所有的艺术都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可能发展。今天的传统其实就是以前创新的成果,梅兰芳当年演《霸王别姬》里的虞姬就是创新,而我们现在演就成了传统。那么,我们有没有勇气去创造另一个虞姬呢?”着名导演陈薪伊说,“创新当然会有失败,但不创新、只演传统经典剧目就一定能成功吗?我看不然。”

  陈薪伊认为,创新不应该受到谴责,创新的好坏与创作者的水准是直接有关系的,这种水准包含审美理念、文化水平以及艺术气质等。“创新不是问题,水准高低才是问题。水准不高,就算是移植别人的你也弄不好。”国家话剧院演出策划中心主任刘铁钢则认为,创新一定要把握一个度,遵循艺术规律,而且要建立在了解传统的基础上。“如果连传统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却嚷嚷着要创新,这不让人笑话吗?”

  武汉京剧院的现代京剧《生活秀》里也有不少创新。作曲李连璧说:“创新并不意味着去京剧化。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留京剧的根。”他坦言,如今的一些剧目只强调创新,却忽视了继承,而且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如果丢掉了京剧最本质的内容,主体被拿掉了,韵味消失了,糅进去的都是一些‘四不像’的东西,京剧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种创新无疑是片面的。”李连璧说,“我认为还是要抱着热爱京剧的心态去创新,不能以丢失老观众为代价,而要通过用心的创作来争取新的、年轻的观众。”

  (编辑:谭啸)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