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戏剧中的悲剧

2013-11-26 11:44:3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中的冠冕。

  从审美对象上讲,悲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的悲剧,是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可以具有的一种审美素质(性格),属于美学的范畴。它指的是在具体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悲怆、沉郁、激慨的悲剧性气氛和情素,习惯上称之为悲剧性。

  狭义上的悲剧,指的是戏剧中的悲剧。属于戏剧理论中的种类(或体裁和样式)概念,是由剧作的题材内容、处理手法、结构方式、矛盾冲突以及风格特征等因素决定的。

  悲剧一词,在希腊文中叫特拉戈狄亚(tragoidia),意谓山羊之歌。它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古希腊人在祈年的祭祀中,把自己装扮成林神萨蒂儿(Satyrs)或半人半羊神,唱《酒神颂》来赞美和膜拜他们所尊奉的酒神狄奥尼苏斯。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仅仅是阐述了悲剧的社会内容(悲剧冲突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不是悲剧的艺术特征。

  蒋观云《中国之演剧界》:“我国(中国)之剧,乃独后人而为他国之所笑,事稍小,亦可耻也。且夫我国之剧界中,其最大之缺憾,诚如訾者所谓无悲剧。曾见有一剧焉,能委曲百折,慷慨悱侧,写贞臣孝子仁人志士,困顿流离,泣风雨动鬼神之精诚者乎?”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而中国人却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

  “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西方悲剧这种文学‘体裁’几乎是中国所没有的”

  法国学者杜赫德早在18世纪就认为:“在中国,戏剧跟小说没有多少差别,悲剧跟喜剧也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初日本报界更刊载文章说:“中国之演剧也,有喜剧,无悲剧,每有男女相慕悦一出,其博人之喝彩多在此,是尤可谓卑陋恶俗者也。”

  谢欧顿·契尼认为:“老实说,中国的戏剧文学从来不曾发展到西方的索发克里斯或莎士比亚那么了不起。连中国人自己也不以他们的戏剧文学为荣……所以西方人求诸悲剧的要素,诸如紧凑的结构,悬疑,心理描写,不是全被忽略,就是稀薄异常。”

  王国维指出:

  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 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在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其主人公的意志,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为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其二为家庭悲剧。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著名的悲剧有许多,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等等。

  著名的悲剧作家无计其数,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斯特林堡等等。

  总之,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戏剧的一种。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简单来说,悲剧主人公经历的一系列偶然发生的事件,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必然的联系导致的结果是毁灭,主人公无力改变,这是命运的强制力量。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悲剧给人以震撼的力量。《窦娥冤》、《赵氏孤儿》不过是“冤”剧,通常是主人公有原因(并非命运使然)的遭遇不幸,经历一番起落,含冤,上诉等等,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那《梁祝》是不是例外呢?否,它结尾是以化蝶的形式,仍然是一种幻想的完整。这只是让我们产生了道德上的满足,而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关于悲剧的详细研究,参见“悲”从何来?——就悲剧之“悲”对中、西文学人文趣向的一个比较。

  (编辑:谭啸)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