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奥涅格

2013-01-16 11:33:1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法国”六人团“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大卫王》的成功 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 美口味,《大卫王》(1921)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剧 与歌剧的二重特征,音乐带有18世纪古典风格。

  1927午首演于布鲁塞尔的三幕歌剧《安提戈涅》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叙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 涅在新王克瑞翁执政时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爱着她的海蒙前往营救,见安提戈涅已自缢身亡,遂亦 自刎的悲剧故事。人物唱段优美朴实,音乐仿古,也具18世纪巴洛克风格,但有时却加入十二音音乐密集 和声和动力性的节奏因素,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刻画。

  1935年 8月30日,传奇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完成了,此剧据克罗德尔的脚本创作的。这是 20世纪的一部杰作,于1938年5月 10日在巴塞尔以演奏会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剧院以歌剧形式首演 。这部作品叙述了15世纪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受圣灵感召,率军民英勇抗击英军入侵,最后为奸细所陷害, 在火刑堆上壮烈而死的故事。这部带宗教剧形式的清唱剧,并非按故事顺序推进,而只是选取一些场面, 似音画般展开,以火刑台上的贞德的回忆方式进行,时间变化自由而无规则,之间由贞德与修士多米尼克 的朗诵连缀。还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据重要地位。作品规模宏大,用了五个朗诵声部,五个独唱,大 型合唱队、童声合唱和大型乐队,交织起多种音响织体。音乐中运用了中世纪民间旋律和格里高利圣咏以 及风俗性舞曲等材料,与奥涅格个性化的节奏、力度处理相混合,造成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戏剧动力 。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前苏联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直面社会和人生,或热情讴歌,或讽 刺鞭笞,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喜怒爱憎。他的音乐语言与传统密切联系,常取中古调式,喜用降音级以及 主题内部的调式转换。他善于将古代的体裁形式灵活运用于荡逸现代精神的作品,管弦乐配器充满戏剧性 动力,又具深沉的抒情意味。他的创作曾受到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新即物主义影响,但他不拘一格, 勤于探索,形成本人独特的音乐个性。

  幼时被誉为”俄国第一位麒鳞儿“的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学生时代就写下许 多作品,但提升这位作曲界新秀萧斯塔柯维契声誉的,是他的第一交响曲。此曲在音乐院就读时即已着手 作曲,1926年完成,当作”毕业论文“发表,该年5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后在俄国乐坛掀起凌厉的旋风。这 位年轻作曲家立刻受全世界瞩目,被誉为”俄国的第一位麒麟儿“。

  1928年方22岁肖斯塔科维奇,在充分消化过当时的新音乐手法后创作了第一部歌剧《鼻子》这是取材 于果戈理的原作,以荒诞手法将幻想与现实相叠,讽刺社会的官僚市侩恶习。少校军官卡瓦列夫发现自己 鼻子不见了,发出绝望的哀鸣。理发师见鼻子夹在早餐面包里,惟恐遭误会,干脆将鼻子扔进河中。少校 曾在街上看到穿上国会议员服的鼻子,傲然一晃便消失,遂动员全市百姓和大批警察追查鼻子行踪,全无 效果。几经周折终于逮住鼻子,虽经外科医生精心手术,但鼻子却不回原位。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鼻子突 然回位原处。该剧于1930年1月18日在列宁格勒首演,尽管获得热烈称赞,乐谱却一直不曾出版。直至  1970年重新上演,获得好评。《鼻子》在管弦乐配器上颇有特色,虽用室内乐队,但效果奇特,虽然取用 的乐器,每一种只限定一支,却产生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效果。最成功的段落,是表现骑马行动的铜钹与 几种打击乐器的合奏,描写醉鬼打嗝儿的竖琴、小提琴和木管,以及用低音提琴去表示柯瓦利约夫少尉剃 胡子的声音等,可算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1930-1932年间创作的四幕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 。叙述富商之妻卡捷琳娜生活寂寞无聊,与丈夫不和,且常受公公专横管制,后成为男仆谢尔契的姘妇, 又施毒药相继害死公公和丈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谢尔契又寻新欢,卡捷琳娜在悲愤中将情敌溺死后自 尽。这部讽刺性悲剧,含有揭示俄国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深意。1934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发表之初被誉 为第一级杰作。1935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次年也由伦敦BBC广播电台播出。可是1936年,这部歌 剧却受到猛烈攻击,苏联《真理报》发表专论《混乱代替音乐》,批判否定了这部歌剧,此后辍演二十余 年,直至1963年更名为《卡捷琳娜?伊芝玛诺娃》才在列宁格勒重新上演。

  肖斯塔科维奇写有4部歌剧。除了这两部歌剧之外,肖斯塔维科奇35岁时曾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 品《赌徒》写了八场草稿,但没有完成。50岁时写了一部轻歌剧《莫斯科的契列姆斯卡》。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