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年8月,罗西尼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歌剧院公演。引起了轰动,连续上演了65场。这部取材席勒同名戏剧的歌剧宣扬了民族解放斗争精神。是一部公开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的正歌剧。它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激昂的爱国精神,立即引起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罗西尼在其中一反他的华彩作风,音调写得简朴有力。剧中有气势宏伟的群众合唱,有动力充沛的重唱,特别是它的序曲,形象鲜明,意境隽永,因而这部歌剧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正当他的声誉蒸蒸日上之时,37岁的罗西尼终止了歌剧写作。其中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大约在1832年出访巴黎期间,罗西尼遇到了奥兰普·佩利西耶,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和她在一起消磨时光。1837年罗西尼和科尔布兰定了分居协议,便开始与奥兰普?佩利西耶同居, 1854年科尔布兰去世后与其结婚。
罗西尼辍笔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尽情地享受生活,他成了一个美食家,曾开过一家名为“走向美食家的天堂”的餐厅。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是这儿不好就是那儿出毛病,罗西尼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他还在旅途中染上了梅毒。
1868年11月13日,罗西尼在巴黎的寓所逝世。9年后,他的遗骸运回佛罗伦萨,他的故乡人为他的迁葬举行了极其隆重的仪式。
在罗西尼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8部歌剧。最杰出和最具代表性的有六部作品:《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贼鹊》《塞米拉德米》和《威廉·退尔》。他的创作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中间环节,他结束了前一阶段僵化危机的时期, “最后一位古典主义者”——这就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在他巴黎平静的生活中,给他写信或拜访他的不再是那些他的追求者,而是瓦格纳或者一些文化人,于是他们就畅所欲言了:音乐什么也不会描述,即使是暴风雨刚刚过去,音乐也只是一种“精神氛围”,一种由这样或那样的语言,这样或那样的人物,严肃或可笑的情节,来显示并美化那敏感的、捉摸不定的感受方式。而罗西尼则是古典主义者。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