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5月18日中国古老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国家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非常重视。根据《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而开办的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于2009年8月又在上海如期开班。这是自2005年昆曲培训班第一次开班以来,连续举行的第五届昆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邀请了全国生、旦、净、丑各行著名的昆曲大师,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剧目。如张静娴、岳美缇的《西楼记·楼会》、林继凡的《西厢记·游殿》、张继青的《烂柯山·痴梦》以及侯少奎的《单刀会·刀会》等。
侯少奎带来的《单刀会·刀会》一剧是北方昆曲的独特剧目,有“活在昆曲舞台上的元曲”之称。侯少奎演《刀会》可谓“独步昆坛”,其饰演的关公威严、凝重,唱与表中将关公的胆气与豪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侯氏一门是昆曲世家,早在清末民初,侯少奎的祖父侯益才、叔祖父侯益太就开始从事昆曲艺术了。侯少奎的祖父和叔祖父在昆曲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祖父侯益才的拿手戏是《猴变》,而叔祖父唱的《雷峰塔·断桥》,在当时更是有“活许仙”之称。
侯少奎的父亲是著名京昆大师侯永奎。侯永奎在10岁的时候走上从艺之路,其15岁在河北保定第一次登台唱《夜奔》,便一炮打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侯永奎拜京剧武生大师尚和玉为师,学习尚派京剧。侯永奎自小学习昆曲,有很好的昆曲基础,在演唱、表演、身段、工架上都打下了扎实的昆曲功底。跟尚和玉学习了尚派京剧后,他又具备了扎实的京剧基础。在日后的表演与学习过程中,侯永奎不断地积累艺术经验。他以尚派京剧武生为基础,并进行发展,将京、昆结合,逐渐形成了以《夜奔》、《单刀会·刀会》、《千里送京娘》为代表剧目,工架稳健、唱腔高亢、唱做并重的“侯派”武生表演艺术风格。
侯少奎是侯永奎的长子,身架、嗓音都像极了父亲。侯少奎于1956年进入当时的北方昆曲代表团,开始了自己的昆曲表演艺术生涯。
1956年,侯少奎已是16岁的年纪。戏曲的学习讲究童子之功,一个16岁的“大龄青年”,在身体骨骼发育基本成形的时候再来练习基本功,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那时候,侯少奎的午休都是边吊着腿边睡觉。几年的苦练,终于练就了他一身扎实的舞台基本功,并得到了不轻易夸人的父亲的好评。
艰苦的训练使侯少奎的艺术水平日益提高。1959年,在一次北方昆曲剧院领导对演员的摸底考察中,侯少奎以一出《夜奔》得到了认可,领导正式安排他开始对《单刀会》、《千里送京娘》、《武松打虎》、《夜巡》等武生剧目的继承。侯少奎在继承“侯派”武生艺术的同时,也在根据自己的生活、舞台经验,不断发展“侯派”艺术。1985年,其凭借《刀会》和《夜奔》两出剧目获第二届戏剧梅花奖。
到今天,侯少奎从事昆曲表演艺术已经50多年了。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欠佳,但其对昆曲事业仍然非常执著,依然在为昆曲武生艺术的传承发展而努力着。2006年,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侯少奎在身体稍作恢复后,就马上赶赴苏州,参加第三届昆曲节,并与香港昆曲演员邓宛霞配戏,演出了全本《义侠记》。2008年末,为了昆曲事业的传承与普及,侯少奎又一次进行了腿部手术。从美国休养归来后,侯少奎奔赴上海,参加此次昆曲培训班,亲授自己的拿手剧目《刀会》。回到北京后,侯少奎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在北昆抓紧时间给学生王峰排演《戏叔别兄》和《夜巡》两出戏。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侯少奎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严格把关年轻演员在人物、动作上的不足之处。已是古稀之年的侯少奎仍在不辞辛劳地致力于昆曲艺术的表演、普及及传承工作。
2008年侯少奎非常激动地接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侯少奎认为自己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也拥有了一份信任。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侯少奎仍在不辞辛苦地甘心为了年轻的演员而发挥自己的余热,争分夺秒地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能够后继有人而努力。
(编辑:黄云 实习生: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