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止到2009年,我国已有26个项目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有些入选项目存在人才断档、经费不足等难题,生存状况堪忧,需要加以重点保护。
陶思炎说,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我国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但是,“申遗”并不是目的,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遗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些已经进入名录的项目,其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拿南京云锦来说,既要研究恢复原来的技艺,又要结合发展进行创新,面临研究经费不足、人才断档、有关保护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
据陶思炎介绍,有的“非遗”项目申请成功后,要么就弃之不管,要么就出现过度商业化炒作、仿冒伪劣、无序竞争等问题,有损“名录”形象,不利于项目保护。
为此,陶思炎建议对进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加以重点保护,针对各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程度地加大经费扶持,以确保研究、传承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陶思炎说,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一方面要加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工作,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合理利用“非遗”项目,发展文化产业,同时也要杜绝无序竞争、侵权造假和粗制滥造等有害“非遗”的现象。
陶思炎建议,还应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传承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水平。可用培训、带徒、办学等方式,使各重要项目后继有人。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试点由国家、省(区)、市联办专业院校,如古琴学校、云锦学院、昆曲学院等,以使进入名录的文化项目不断有高水平的后备人员来充实,从而保持相关项目在世界上的品牌优势,并为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编辑:黄云 实习生: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