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梨园戏就是对流行于福建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在发展进程中又分为大梨园(成人班)和小梨园(孩儿班)。
梨园戏的行当早期只有生、旦、净、丑、贴、外、末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大梨园则多了老贴和二旦,但一般不超过七人,因角色少,通常要兼扮,所以只能演文戏。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严谨的程式,如“举手到眉毛,分手到肚脐,拱手到下颏”等,称为十八步科母。
梨园戏的唱腔以南曲为主,在唱念方面,要求“明句读”,讲究“喜怒衰乐,吞吐浮沉”。音韵上保留了许多古语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分与地方色彩。常见剧目有《陈三五娘》、《李亚仙》、《胭脂记》、《苏秦还乡记》、《王魁负桂英》、《吕蒙正》、《朱文太平钱》、《刺桐舟》、《燕南飞》等。
(编辑∶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