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陈映真:入狱让我与被掩盖的历史接上

2016-11-24 14:16:33来源:台海杂志    作者:方锐

   
在绿岛关押的政治犯中,陈映真或许不是名气最大的那一位,但一定是最爱国的那一位。

  作者:方锐


  在绿岛关押的政治犯中,陈映真或许不是名气最大的那一位,但一定是最爱国的那一位。事实上,作为台湾文坛重要旗手之一,陈映真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出他始终坚持中国统一的主张。而正是被关押在绿岛山庄的七年时光,使得他的爱国思想得以厚积薄发。


1.jpg

  陈映真:台湾作家,出生于1937年,台北县莺歌镇人。代表作有《铃铛花》、《夜行货车》、《将军族》等。


  在牯岭街旧书店找到创作源泉


  1937年出生的陈映真是台北莺歌人。1957年,陈映真高中毕业后进入淡江文理学院(今淡江大学)外文系深造。大学期间,陈映真的小说处女作《面摊》发表,出道台湾文坛,成为引人瞩目的青年才俊。这一时期的他,因年少易感,家道中落,且深受当时肃杀的台湾政治环境所感染,作品多为表现自传性的主题,既有破败市镇的描绘,也有对故乡弃绝的表达。毕业之后,陈映真先后任职英语教师、药厂经理。


  在陈映真看来,一个民族的文学传承,和国家的文学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传统里,新生代作家得以学习民族叙述的方式及写作的范式,包括创作方法、文学语言、技巧。就他个人的文学启蒙而言,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人。无论是小说语言还是叙述方式,陈映真都从鲁迅的作品中受益匪浅,他早期作品篇幅都很短,也和鲁迅文学的影响有关。


  上世纪60年代,陈映真开始流连于牯岭街的旧书店, 在这里接触到诸如《联共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程》、《大众哲学》、《马列选集》等社会科学书籍, 且不少书页中还有前人的眉批,内心因此受到强烈的震撼,但当时的台湾正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下, 他获得了那些知识却不敢和别人分享。多年之后,陈映真回想起自己与旧书店的接触时谈到,于他而言,每一本书都是活的,而非只是一本破旧的书,每一遍阅读,他都仿佛与前一辈的历史、人物相遇,置身于文人、学生高举红色旗帜奔走相告的环境之中。“具体地说,社会科学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文学的内容,而文学审美形象的世界又使我了解了较枯燥的社会科学真实的内容,也就是人的内容,包括人的解放、自由及充分发展。”环顾四周,陈映真发现当时的台湾有的只是“一片沉寂、荒芜与绝望”,因此只能将汲取的知识演变成思想,再通过笔触形成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而个中门道,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1.jpg

  1994年2月,陈映真在台北市新生画廊策划关于日据台湾五十年主题的《五十年枷锁》照片展,展出珍贵历史照片三百余幅。


  在绿岛山庄找到人生理想


  1964年,陈映真结识了一位名叫浅井基文的日本驻台实习外交官,浅井基文对于马列主义及中国研究素有兴趣,在日本购买左派书籍后,经外交邮包,寄送相关著作至台湾,用作中文研习。于是,陈映真和一众知识分子在浅井基文住处开读书会,除阅读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左派书籍外,也阅读鲁迅等在台被禁作家的作品。后来,他们以读书会为基础,开始进行组织活动,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称为“民主台湾联盟”。


  1968年7月31日,当陈映真接到一个“国际写作计划”邀请准备赴美时,却被台湾当局勒令逮捕,罪名是“组织聚读马列共党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及为共产党宣传等罪名”,同时被捕的还有李作成、吴耀忠、丘延亮等35人,史称“民主台湾联盟案”。因陈映真彼时也是《文学季刊》的编辑委员,季刊相关文人黄春明、尉天骢也遭到牵连,因而这次事件又被称为“文季事件”。


  陈映真因“文季事件”获刑十年,被移送台东县泰源监狱,1970年转移到绿岛山庄——当时台湾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在这里,陈映真说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人生体验。


  “入狱对我的一生来说影响很大,倒不是说因为被关了几年,而是我在绿岛跟一个被掩盖的历史,只存在耳语中的(上世纪)50年代那些因肃清而入狱的人物活生生地见了面,我从亲历者口中听到了那个时代的轰轰烈烈,使我和台湾史缺失的这部分接上头了。”后来写《山路》时,关押在绿岛的生活经历成为了陈映真主要的创作来源,里面绝大部分内容都不是杜撰的,都是他在绿岛山庄听来的故事。“我记录了当时的人的伦理,精神的高度,整整一代人为了他们的理想,燃烧在战斗的原野。在荆棘中烧出一条大路。人的一生只能开花一次的青春,他们就义无反顾献给理想的道路。”多年之后,谈及绿岛那段经历对思想的影响,陈映真表示让自己对走过的道路进行了认真的反省,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开始由一个市镇小知识分子走向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的知识分子”。


  1975年,因蒋介石去世百日祭特赦,陈映真得以提早三年出狱。出狱后的他变得更成熟、更坚强,也更敏锐,重回创作仍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大多带有现实批判意义,视让隐晦、被压迫的历史重见天日为己任,同时因为写作题材的敏感性,可能会再次带来政治上的危险,陈映真在创作时更加注重形象艺术的表现,特别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


  在乡土文学论战中以笔为矛


  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台湾文坛开始有人对台湾文学之写作方向和路线进行探讨,尤其是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间,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史称“乡土文学论战”。表面上,这是一场关于文学之本质应否反映台湾现实社会的文坛论争,但是在实质上,这场论战却是“台湾战后历史中一次政治、经济、社会、文学的总检验”。


  在这场论战中,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成为乡土派以笔为矛的骁将,在论战中先后发表了《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乡土文学的盲点》等数篇文章,反击余光中等人对乡土文学倾向工农兵文学的攻击。可以说陈映真的文学理论是乡土文学论战中乡土派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有人把陈映真在论战中发表的几篇文章归纳梳理,将其乡土文学理论大致总结以下几点:文学源泉来自生活;文学必须启迪人生;文学有自身的规律,不能凭借暴力来左右或消灭;文学应建立自己民族的风格,首要是民族的灵魂;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台湾文学要向中国文学和第三世界文学认同等。


  从1983年起,陈映真开始涉足敏感的政治小说领域,目的是为了“将历史真相公告天下”,代表作有《铃铛花》、《山路》等。1985年11月,陈映真创办了以关怀被遗忘的弱势者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刊物《人间》杂志,他自己形容其为“用全新的视角展望台湾战后急遽发展过程中,人的变化和遭遇,特别从弱小者、没有面貌的这些人的观点来看世界”。虽然《人间》杂志在1989年停刊了,但这本大型报道纪实杂志给了一代台湾文学青年的思想启蒙,甚至还有人以此为课题进行论文研究。陈映真文学思想性之厚重由此可见一斑。


  在陈映真的一生中,他从始至终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两岸和平统一”。1988年,陈映真与胡秋原等人成立“中国统一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1994年2月,陈映真在台北市新生画廊策划关于日据台湾五十年主题的《五十年枷锁》照片展,展出珍贵历史照片三百余幅。1997年7月,他受邀参加香港主权移交大典,并作为策展人让香港殖民时期照片在台北市诚品书店展出;1999年10月和12月,陈映真先后受邀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典和澳门回归大典;他还是首位加入中国作协的台湾作家……以上种种事例无不表明陈映真的拳拳爱国心。


  有人形容陈映真是台湾当代最具思想性,最具政治头脑,最具时代感,同时又最具浪漫情怀的作家,他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台湾社会近几十年来的风云际会。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在陈映真的笔下,你可以做到与台湾素颜相对。


  (本文参考书目:《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山路》 )。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