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侯孝贤以一部充满了中国东方审美画面感的武侠片,夺得了最佳导演奖。而一向以批判当代中国成名的贾樟柯却颗粒无收。
如果不明白世界永远只会看着新方向,那么老生常谈只能是,一群被世界遗忘的人们,埋怨全世界为何不再看着他们。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通过《红高粱》等题材冲击世界影坛。那时候国外,看我们如同我们现在看非洲某些国家。受尽苦难的远东旧国,刚刚走出封闭与蒙昧。这里的人们需要呐喊,这里的人们充满苦难。而且,这里的电影是在共产主义统治之下的,那么反对专政应该是最值得支持的题材。
汗珠落在小麦色赤裸的男人身上,女人穿着大红袄,倒在庄稼地,多么原始;由于政治原因,文革中的人们互相指责与摧残;地主性无能了还要娶姨太太,大红灯笼挂了一个又一个。从旧世界里冲出来的这些,新鲜又有力量。这种创新,不仅符合国际审美,又暗合了中国八十年代的文艺大潮。批判,是最有价值的。这种大潮,持续到贾樟柯。一个从农村走入城市的导演,所能看出的,俱是毁灭性的罪恶。在这个潮流里,阳光是无聊的,审美是无聊的,自信是无聊的,从历史中、从现实中、从政治中、从经济中,恶是最大的创新,批判是文艺根本。
成功有时候会让人忘记了潮流的作用。
时势总是需要最新的英雄。
中国的发展,让全世界大吃一惊。慢慢地,他们开始有了回忆,中国人自己也开始去回忆。我们是有历史的,我们的历史曾经辉煌。这不再是教科书里无力的字符,这是一个国家到一个民众,建设自信之需要。与此同时,中国之外的世界与我们一起,经历了经济的退潮与动荡。他们不断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是一个新方向。在这里,他们忽然发现了,也许裹脚布在美国唐人街还能找到,而北京上海,早就是另一个纽约。这个国家,它是东方曾经的代表。它过去拥有,也许就是未来可寻的。短暂的近代史,只是一小段时间。值得研究与发展的,是延长至古代历史直到今天,通向未来之路。
没有必要再去批判什么。大家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你可以看到我的不好,也需要看到我的好。同理,我看到你的好,我也看到你的不好。
中国与中国自信心建设之路,其中一个要点即是,我们不再需要西方的肯定。你说我好或者不好,那仅限于你的观点。如果你需要用一个观点得到我的赞同,那么,你不能是片面的,至少是大行家。
风向标之转换,从来不是一天的。但有一天,它会直接放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中国,是具有高度东方审美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对当代全面之分析,对未来有准确预言价值的。而不再是,某一个导演,对旧世界的痛心与批判。
而在这个当中,人性最普遍的东西,才可能产生最大范围的理解。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性,世界已经不感兴趣。世界要看的,是妈妈既爱孩子又不爱孩子,是所谓正义之上的人心里的感情。是感情,不是道德批判。
也可以这么说,当这样的中国电影开始出现之际,中国在中国电影当中,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公平的批判。放之于艺术与文学也是一样。
八十年代早已远去。世界只会看着新方向。因为,发展是世界的原动力。固步自封不仅守着旧,也在阻挡着新。
是围炉夜话之际了。老生们都可常在,常谈中却需要常新。
(实习编辑:葛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