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背离传统产生的逆向光彩

2013-08-08 10:22:30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他乡笔记》 祝勇著 海豚出版社出版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顺势的写作总容易走进庸常的地域中去,这里所说的顺势既包含对于社会思维和历史思维的维护和依附,也有对艺术上的集体创作惯性的顺从,这样的写作很容易使一个作家失去那种行走在前沿的具有示范功能的信心和勇气,因此重新审视散文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修复散文创作的传统和构建散文创作的新的地理坐标,就成为当下散文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这个角度来重新打量祝勇的散文创作和祝勇散文创作的勇气,审视他对传统的背离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的光彩,无疑会使我们重新捡拾散文创作的信心。

  在创作中,当个人的主体意识只能融进社会集体意识的时候,散文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它自身特有的自由度,其中突出的体现就是支撑散文作品成为一件立体的艺术品的时间和空间,几乎完全和众人的日常时间和空间一致,这就很容易使这个作品在其品性上、模式上失去其主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度。由此,作为作家的个体生命知性、智性的表述,很容易被统一的文化、价值判断所替代。但祝勇的散文创作有他独特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完成这种时间和空间建构的能力和办法,他将自己的散文放置在历史的时空中来完成的同时,也让历史在他的散文时间里变得生动。

  《郑和下西洋:无迹可寻的旅程》是祝勇的长篇散文之一,其中,面对被销毁的几乎全部有关郑和航海的原始文字资料,祝勇将自己在散文中的行走停留在仅有的几个年份中,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顺序取消,将其平铺在一个个独立的空间中,让其慢慢连接,最终形成一张网络。但是,历史时间本身的迷乱使得祝勇的散文时间也是迷幻的,空间由此也变得摇晃,成为面目不清的物体。祝勇在散文中,在破碎的时间和空间的帷幔里四处招摇,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四面的迷茫中,只留下了一个寻觅的背影,这就像文中所写的建文帝,“迫于在国内无处落脚,已经逃往海外浮生。海天茫茫,他到底要去往哪里?”由此本篇散文的方向变得不能预料和不为人所知,祝勇式的时间也在这一刻成就了祝勇式的散文空间。祝勇在时间中的腾挪翻转,使他成为了时间的追踪者,时间的白浪时时淹没着他的行迹,让他显现或者隐没,他在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内不时登岸,找寻时间内的空间遗迹,于是祝勇所面对的时间背后的空间,空间储存的时间,最终也成为一段不可追寻的旅程。但这正是散文的隐秘所在,苦苦追寻,只能靠近,不可能抵达,散文在这样的层面上发射出别样的一种光彩。而空间在时间的逼迫下最终也只能压缩成一两样标志性的物件,被祝勇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揣摩加以塑造或者标示。

  可以说,祝勇将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做了自己的甄别,嵌入了自己的文字之中,让它们成为自己散文支撑的基石。《他乡笔记》中的地理方位让祝勇的散文呈现一种膨胀的力量,北方与南方的对立和呼应成为祝勇散文格局的基本架构。南方的水印象,让祝勇的散文空间里充满透明、轻巧、恍惚之感,“南方的河道,方向是隐晦的,婉转迂回,不像北方平原上的河流那样一目了然;水上皱褶无疑又增加了河的变数,让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北方的大陆,比如北京,是帝都,是历史的永恒之城,深沉、丰厚、强壮、有力、庄严、瑰丽、不动声色,有“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成为众多英雄的勇气、意志与胆识的试金石。南方,“楠溪江的水,以它巨大的体量,弥漫我的记忆,使我的记忆异常汹涌”;而北方,比如北京站,老谋深算的街道和喜怒无常的命运经常让人们感到不知所措,那里“有许多种彼此不同的命签在火车站迎候着人们,等待人们抽取”等等。可以说祝勇散文中的空间是长满时间草木的空间,而他散文中的时间是被空间封闭和锁住的时间,其中的时间是立体的时间,空间是流淌的空间,这使得祝勇的散文有了自己特有的祝勇式的时间和空间。

  祝勇总是能在事件的缝隙和背后发现什么,在《他乡笔记》中《泰州·桃花扇》一文中,他如同孔尚任一样,能够穿透现世的浮华看穿它溃烂的核心;在《古道上的沙溪》中,当自己“眺望那条奄奄一息的道路”的时候,那些姿态优雅、醉眼迷离、红光满面地表达出的现代人的幸福和滋润的感觉,总会被自己时时地颠覆;在《家族密码》中,面对一份“字迹还像从前精细,纸页还是从前那种颤动的微黄”的“伪装的家谱”,面对这本家谱的纸页上只留有的那些“横横竖竖,写在纸页上”的名字,祝勇更是觉出历史仿佛只是一场填字游戏,它们“像大地上的田垄,排列整齐”,却始终空洞无物,没有血肉,因此在他看来,这样的家谱是让人疑惑的,它是历史的另外一种阴谋,就像作者所进入的那个院落,秩序齐整,方位明确,但总是迷失。而要发现这些,祝勇是必须有一种坚定的思想作为背景和后盾,有一种艺术化的处理这种题材、表达这种思想的能力,有一种用文字的“阴谋”对抗历史或文化阴谋的力量。于是祝勇的散文给我们一种认知和写作的困境,当不少散文家还在依赖于一种既定的文学传统、文学观念、文学手法、文学意识的时候,祝勇写作对于散文迷宫的探寻,即使没有答案,也是有着其重要的意义的。

  (实习编辑:李万欣)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