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娃(1927-),原名理召,祖籍陕西临潼。在西安读完小学六年。抗战爆发,为躲敌机轰炸,随家人迁乡间。十二岁时由姐姐、表姐送往延安,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后到二野工作。1948年因病往南京住院医疗,1951年转至北京西山疗养院。1955年入北京大学俄文系求学,期间并选修旁听中文系及西文系部分课程。1961年被分配到“北京编辑社”做文字翻译,后又因病提前离休至今。“文革”前后患精神分裂症,1972年,她在无人知晓,连她自己都身不由己的情形下开始写诗,边写边撕,或藏匿起来。其后,在画家、她未来的丈夫张仃的鼓励下,使写作成为其精神疾患的一种“自我疗法”。著有诗集《山鬼故家》(1997)、《灰娃的诗》(2009),回忆录《我的额头青枝绿叶》(2010)。2000年其诗集获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周年纪念之“专家提名奖”。
灰娃四十五岁开始写诗,没有矢志成为诗人的理想,没有可以成为的榜样,没有一起切磋的同仁群体,也没有受任何媒体或个人的约稿,她的诗歌写作是自发的、本能的,甚至是被迫的。多年后,灰娃在回忆中谈到她一直以来对写作等文艺工作的认识:
是命运带我到诗的森林诗的园子来的。我不是先有做一名诗人的志愿,然后“体验生活”创作。我写,从最初起就不可能有将之发表、出版的念头。另外,我从幼年就过的是组织紧密,纪律严明的集体生活,坚定地认为作家、写作、发表、出版以及一切工作,都只能是组织领导者才有权指派安排,个人应当服从,个人应当遵守纪律,不经组织指定,自己写,把文字公诸于众,那简直是大逆不道。
可以说,她不得不写下这些称之为诗的文字,但她也极其害怕这些文字,她坚持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需要销毁的,所以她一方面自动销毁,一方面偷偷藏匿。
所幸的是,写作之初,也即文革后期她写下的诗歌中,一部分得以保留。更幸运的是,她的写作得到了杰出的艺术家张仃先生的支持与鼓励。她继续写着、藏着,写着,并在写作中神奇地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把自己从精神分裂中解救出来。
读到灰娃回忆自己开始写作的那段时间的文字,也即她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那段时间,我很受震动。当然,事后的回忆,文字写下的过去依然有些隔膜,但我想,灰娃当时面对自己写下的诗歌的恐惧,其实正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恐惧的呈现。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认为:“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触须”,捷克诗人塞弗尔特说过,“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良心”。一个优秀诗人的写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反映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精神症候。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事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人,总是希望在文革那段时间里寻找到一个能代表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的诗人,我们找到了比如昌耀,比如灰娃,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人物,顾准等等,虽然不一定是写诗者。
比较那些进入新时期(即1980年代)专业的当代作家,他们写作的文革题材的诗歌与小说,我能想起来的比如宗璞《泥沼中的头颅》,比如余华、王蒙等的小说,我会认为,灰娃的诗更加具有震撼力。她那首写于1974年的《我额头青枝绿叶……》完全抵得上一部反思文革的长篇小说,虽然这部小说现在还没有诞生。但这首诗中所塑造的那个分裂的,但却顽强地挺住,避免沦丧的主体——“我”,有着鲁迅的精神底蕴,这首诗让我联想到鲁迅《野草》中,那篇《影的告别》。这首诗写道:
我额头青枝绿叶
谁给戴的
谁的手给我套上
这身麻缕长袍
听这音乐缓缓滚涌
如海洋像大气波动
忧郁的萨克斯风
不要把我的痛楚悲伤吹走
清风扬起琴声里
我俯瞰下界血色背景
一排排刑具依然挂在墙上
看看我这伤痕密麻的心吧
满足过你们的窃喜愚昧
年复一年我生命屈辱无望
装饰了你们的心思,成为
你们鸿运醒目的标题
然后发迹,陶醉
你们的心机关扣着机关
齿轮咬住齿轮
但这会儿
清风把这音乐扬起
琴弦悠长萨克斯呜咽
烛火摇曳青枝绿叶轻颤
朴素高贵的葬礼
我再不担心与你们
遭遇陷身那
无法捉摸猜也猜不透的战阵
我算是解脱了
再不能折磨我
令你们得到些许欢乐
我虽然带着往日的创痛
可现在你们还怎么启动
你们反逻辑的锯齿
倒刮我的神经还怎么再
捅一块烧红的铁往我心里
这一切行将结束
终于我望见远处一抹光
拂去我额上的冰凌
我被这音乐光亮救起
彻底剥夺了你们的快意
我们也可以拿那些也是在文革期间开始写作的年轻“地下诗人”的写作和灰娃进行比较,比较后,就会发现,年轻人的诗歌比如《回答》等,显得相当单薄,缺乏灰娃诗歌的历史与个人的悲剧性重量。[NextPage]
让我们试着解读灰娃的两首《无题》诗。
狼群出没的地方
风越发凄厉
呼啸着 疯摇
参天森林 也不知这样猛烈撞击
痛还不痛 声响干涩
这些伟岸的树 没有泪
林中的湖已冰封
走进这些千年老树
满天星星飞扑下来
鹧鸪疾溅起琴键
旋转着在四方熄灭了
我聆听一片忧郁的沉寂
看远方烟云轻霭 血液里那份
粗朴土地的乡情
狠命吞噬蛮荒
诗人以白日梦般的想象,展开了一场在荒野和森林里进行的探索。从一个词语联想到下一个词语,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我们既能找到词语间的关联性,也能够体验到诗人感受的丰富化与变化的特点。阅读这首诗还让我联想到北岛那首著名的《迷途》诗: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天空
小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深蓝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两首诗中有不少相近的意象,比如森林、湖泊、天空,寻找的“我”,但比较而言,灰娃的诗歌显得更为深沉与朴实。灰娃的另一首《无题》诗很短,但同样写出了极其强烈的情绪:
没有谁
敢
擦拭我的眼泪
它那印痕
也
灼热烫人
灰娃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诗人,当然和其丈夫张仃先生的鼓励有关。但是,如果从性别研究的视角加以观察,我又可以说,灰娃成为一名诗人,是和她自己纯粹、执著、友善和严肃的品质分不开的。张仃先生在谈到灰娃的写作时,有两个关键词说得非常准确,这两个词分别出现在两句话里:“民族的诗人”,“自我教育”。 关于灰娃诗歌的民族性上文已有涉及。“自我教育”在我看来是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女性成长的境况。在这一点上,弗吉尼亚?伍尔芙有过讨论,她分析了女性作家晚熟的原因,是因为男权社会没有为她们提供自己的榜样,她们没有自己的传统,所以她们要成长必须经过艰难的自我教育。
也可以换个角度,沿用一个分类性质的词语,将灰娃看成“素人诗人”。“素人”一般修饰艺术家,素人艺术家。素人,日语sirouto,有三个含义,指的是门外汉,爱好者,良家妇女。按字面意思,就如同英文的amateur,是业余者的意思。“素人画家”这个词比较常见,就是那些没有受到过任何专业训练,自发地绘画,并且也不是以此为生的画家。我在这里用这个词是想发挥一下这个词的积极意义,针对我们现在有大量体制内的专职作家和诗人的现实而言,我相信,只有当一个业余者,写作与表达才可能有出路。在体制内做专职诗人,只能写出“羊羔体”。而唯有自觉以素人的态度进入写作,我们才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与牵制因而于不知不觉中丧失表达真实的能力。
(编辑:野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