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立秋
他年仅20岁就在不经意间写出了经久不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经典著作《十万个为什么》,至今发行量过亿。
他21岁时写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成功预言了几十年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小灵通”这种通信方式从书中走进现实,人称“小灵通的爸爸”。
他为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传,比如毛泽东、陈云、胡乔木、傅雷等;还有历史中的反面人物,比如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以及陈伯达等。
他的文集多达50卷,2000多万字,其写作速度之快、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第一次见到叶永烈,是他和夫人来石家庄签售新书《追寻彭加木》。此前,仅知道叶永烈是一位多产的传记作家,曾获得首届“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称号。因为叶永烈写毛泽东、陈云、胡乔木以及蒋介石、“四人帮”、陈伯达等,故想象中的叶永烈应该是一副干练精瘦、目光如炬、风风火火的样子。谁知我那天见到的却是一个稍显富态、温文尔雅、说话时脸上永远带着憨厚笑意的叶永烈。那天,我们的话题从他的新作《追寻彭加木》开始。
追逐彭加木就是追寻一种精神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从事科学考察失踪。消息传出,举国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多次组织大规模搜寻,尽一切可能寻找这位科学家。搜寻不仅空中有直升机,地面还有大批解放军战士。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出后,叶永烈以上海人民出版社特约作者的身份赶到了乌鲁木齐。到那里以后,记者们都告诉叶永烈进不去,因为进罗布泊没有国防科工委的批准是不行的。叶永烈一听就到新疆军区参谋长那里,拨通了钱学森秘书的电话。半小时后答复说,同意叶永烈进去。当天夜里一两点钟,一辆越野车把叶永烈接入空军基地,从那里坐直升机,进到罗布泊的库木库都克,参加搜索彭加木。
叶永烈是唯一获准进入罗布泊搜寻并采访的作家。他进行了艰辛紧张的追踪采访,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完成了17万字的书稿。然而,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这部长篇纪实作品几经审查最终还是胎死腹中。
彭加木失踪26年后,2006年4月13日,新华社有一条消息轰动了全国: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附近发现一具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这条消息出来后还不到10分钟,叶永烈就知道了,他迅速把过去的采访笔记翻出来,这里面既采访了彭加木的哥哥,也有他最亲密的几个朋友,还有当时搜索现场的总指挥,以及给彭加木治病的主治大夫,现在这些人中有很多已经去世了。叶永烈越看越觉得这些采访笔记弥足珍贵,于是他用二十几天的时间修改补充了10多万字,以最快的速度把书稿交给了出版社。
叶永烈说,26年过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具干尸究竟是不是彭加木遗骸,已经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今天追寻彭加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彭加木精神,重新唤起人们对那种献身科学、献身边疆精神的记忆。尤其是在今天开发西部的热潮中,更需要强调彭加木精神。
叶永烈有句名言:“作为一个纪实文学作家,追逐热点、跟踪焦点,是我的职责。”他就像猎豹一样,靠着敏锐的嗅觉,紧盯着猎物一路飞奔追逐。“9·11”事件后,他第一时间前往纽约;小山智丽事件后,他第一时间采访了何智丽;如今,钱学森教授刚刚去世不久,叶永烈的《钱学森画传》很快就要和读者见面了。
从《十万个为什么》到《小灵通漫游未来》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丛书,从出版问世以来,这套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永烈竟然是这套书的主要作者。人们不禁要问:叶永烈是纪实文学作家,怎么忽然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
原来,叶永烈最初是以科普作家的身份走上文坛的。[NextPage]
小时候叶永烈语文成绩不好,他父亲保存的一张成绩单上显示,他小学一年级有两门不及格,一是作文,另一个是阅读,阅读相当于现在的语文。他曾自嘲地说:“我的作家之路,是从‘语文课不及格’开始起步的。”叶永烈的父亲认为,上化学系比写文章好很多,他当时说过一句让叶永烈至今记忆犹新的话:“学化学好,将来不管怎么样,做做肥皂总还是可以的吧,做不了肥皂做雪花膏也不错,总能保住个饭碗。”就这样,叶永烈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1959年暑假,同学们一个个都走了,宿舍里变得空荡荡的。此时,写作成了叶永烈排遣孤独和寂寞的最好寄托,他开始尝试着写一些文学性较强的科普作品。1960年2月,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把处女作《碳的一家》寄往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半年后居然出版了。当时,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叫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的物理化学分册,她十分欣赏叶永烈的文字,便邀请他参加《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的撰稿工作,后来更是将整个化学分册的写作交给了叶永烈。第1版《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170多个“为什么”,叶永烈写了160多个。
叶永烈对记者说,当初写书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后来这么大的影响,没想到这套书的总印数会达到1亿多册,更令他惊喜的是,在几年前的一次上海书市上,他发现竟然有很多人仍然保存着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在科普创作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想象力。21岁时,他又写出了《小灵通漫游未来》,我们现在使用的通信设备“小灵通”这个名字就取自于叶永烈的这部作品。有人因此称叶永烈是“小灵通的爸爸”。叶永烈自豪地说,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1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1亿,这是他丰富的精神财富。
“畅销书作家”是一种荣誉
叶永烈的很多著作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而一版再版,他因此被媒体冠以“畅销书作家”的称号,对此人们褒贬不一。叶永烈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说:“作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自我出发,爱写诗就写诗,爱写小说就写小说,至于印数多少,一概不管;另一类作家则从读者出发,读者需要什么就写什么,他们的写作是为读者服务。我认为自己的写作是属于后者。”
针对有人批评他这样做是“媚俗”的说法,叶永烈反驳说,关键的问题是作家为谁服务,如果是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的话,就应该去写读者最想看的东西。作为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认为,跟踪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是他的职责。什么是热点和焦点?就是广大读者关心的事情。这也是市场经济对作家观念的一种转化,他坚持认为纪实文学应该走市场,“畅销书作家”是一个很光荣的名誉。
叶永烈非常关注出版市场,在每确定一个创作选题的时候,他都要反复考虑是否会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他要了解读者关注的热点。比如,1995年第43届世乒赛要在天津举行,何智丽成了读者关注的人物,他就赶写了《何智丽风波》一书,在世乒赛前夕出版,一下子就在出版市场上掀起一阵波澜,成了畅销书。就在《何智丽风波》付印之际,4月10日传来陈云同志去世的消息,他即着手写《陈云传》,5月10日陈云同志去世一个月的时候出版,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关注。
有人怀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叶永烈是怎么写出这些书来的呢?其实他在这些书写作之前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1987年第39届世乒赛之后就开始采访这位反抗“让球”的“乒乓叛逆”何智丽;早在陈云去世5年前就已着手陈云传记的采访工作,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写出“热点书”。正因为书中有大量“独家新闻”,而不是根据档案资料七拼八凑,所以叶永烈的书才能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
作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叶永烈的纪实文学,是建立在大量采访基础上的。用他的话讲,纪实文学“七分靠跑,三分靠写。”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采访几十人、上百人是常事。他的妻子杨蕙芬就常讲:“叶永烈去一趟北京,就像去一趟上海南京路似的!”[NextPage]
叶永烈写过很多重大历史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比如《红色的起点》、《毛泽东之初》、《毛泽东与蒋介石》、《陈云传》等,还写了包括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的《“四人帮”兴亡》和《陈伯达传》等,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重大政治题材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呢?
叶永烈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更加关注国家和时代的命运。“我绝对不写小风波,我要写,就写大海的波涛。”叶永烈曾经用九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创作:“大题材、高品质、第一手。”叶永烈就是要以自己的写作来抢救历史。
通过叶永烈的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比如,1976年10月6日拘捕“四人帮”,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经过,史书资料上很少,种种传说却很多。叶永烈采访了执行拘捕江青任务的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将军,他谈到的很多细节,像他如何接受任务、如何向江青宣布隔离审查的决定、江青当时的神态、如何押走江青等等,都具有史料价值。同样,孙铭九向叶永烈讲述的在西安拘捕蒋介石的过程,许多细节也是史料中所未曾有过的。他在采访陈伯达时,请他口述自己的童年、青少年时代,请他回忆如何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的13个笔名的含义及来历……这些大都是“文献”中所缺的。另外,当国民党飞机空袭城南庄时,曾有几个人赶去报告毛泽东,其中有陈伯达,但各种回忆录中从未提到过。后来,经过叶永烈再三追问,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叶永烈自称是“旧闻记者”。在历史的缝隙里,采访过各种各样的人,化历史老人头脑中的记忆为口述历史,叶永烈的追寻,就是抢救历史。叶永烈认为,当代人要写当代事,趁着当事人还在采访他们,这样的书就有现代的价值或者说有它的保留价值。比如有人研究陈伯达,但陈伯达已经死了,不可能再去找他谈话了,他可以看《陈伯达传》来了解,这就是它的价值。
几十年来,叶永烈采访了很多重要的人物,有2000多盘磁带。当时磁带还很贵,别人都是一盒一盒的买,而叶永烈是一箱一箱的买,现在这些磁带已经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了。作为采访者和作者,采访录音带所记录的当事人口述,并没有全部写入作品,有的甚至只利用了一小部分。正因为这样,这些录音带还有再利用的价值。特别是被采访者已经去世,他们凝固在录音带上的声音,愈发显得珍贵。
写作是一件寂寞的事情
叶永烈是一个多产作家,《叶永烈文集》50卷,2000多万字。仅2008年叶永烈就完成了18部作品。要知道此时的叶永烈已年近古稀。
叶永烈把外出采访与案头写作,看作是不同工作状态的交替。一年到头,他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样,相对而言,他的创作时间就多一些。另外,叶永烈在长期的写作中,养成了思路通畅,一气呵成的习惯。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有写了一半重新再来。即便是为《人民文学》写的小说,也是一次性写完。叶永烈从1992年起就改用电脑写作,是第一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电脑写作,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写作的劳动强度。
写作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情。一本50万字的书,如果每天能够写5000字的话,也要写很多天。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所以写作是一种非常耐心、非常细致的事。另外,采访要涉及那么多人,要天南地北的跑,这是要跑断腿的。爱热闹的人很少有能坚持写作的。作家确实需要寂寞,要有坐冷板凳的劲头才行。叶永烈说,写作长篇有点像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巴不得要把它甩下来喘口气,可是又不能甩下来,只得背着一直往前走。写完了,甩出手时,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当这口气还没有喘完,新的忙碌又开始了。作家的劳动确实是非常艰苦的。
叶永烈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沉思斋”,顾名思义就是“历史在这里沉思”。[NextPage]
曾有人开玩笑说:“如果跟谁过不去,就叫谁把《叶永烈文集》抄一遍!”因为如果每天抄5000字的话,抄2000万字也得4000天———无假日、无双休日,整整抄11年。抄尚且如此,写作的艰辛也就可想而知了。
采访手记
采访叶永烈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用怎样一个词来形容叶永烈呢?
科普作家。叶永烈写过诸如《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碳的一家》等科普著作,1979年曾获得“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优秀的“科普作家”;
纪实作家。叶永烈写过《沉重的一九五七》、《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追寻彭加木》、《何智丽风波》、《真实的朝鲜》等纪实文学,这些作品都曾引起一时的轰动,他是一个优秀的“纪实作家”;
传记作家。叶永烈写过很多名人传记,有毛泽东、胡乔木、陈云、傅雷等,也有“四人帮”和陈伯达等人,2005年获首届“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称号,他是一个优秀的“传记作家”;
记者作家。叶永烈太像一个记者了:哪里有新闻,哪里有热点,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他会进行大量的采访,有录音,有记录,他出手很快,会在第一时间迅速推出作品。他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作家”。
……
采访结束后,我知道叶永烈是科普作家、纪实作家、传记作家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更准确地说,他还是一个记者作家,而且是一个“焦点访谈”式的作家。
“像你们当记者的一样,哪里有热点,我就到哪里去。跟踪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是我的职责。”叶永烈如是说。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偕夫人前往纽约并写出了50万字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当时,去美国可乘几百人的飞机上仅有我们十来个旅客。我们就在世贸大厦废墟附近的旅馆住下,旅馆里连窗户也不能开,因为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焦味。”
在很多方面,叶永烈都是我们记者学习的榜样。比如他非常注重第一手材料。往往“七分跑、三分写”,把广泛、深入而艰难的采访,视为确保真实性以及“捕捉”丰富细节的不可或缺的创作途径。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全景式纪实长篇《邓小平改变中国》。此外,还有《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受伤的美国》等。曾荣获香港最佳传记文学家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等。
(编辑:李明达)